布紐爾與達利合作拍成的電影 《安達魯之犬》 是典型的超現實主義電影。 其中片頭一景 是劇中男主角抬頭望向天空時,
看到夜空中一朵烏雲橫過月亮, 下一個鏡頭跳接到一人 手持剃鬍刀橫向割裂一女子的眼球,
鏡頭上是眼球破裂的特寫。 超現實主義強調不合理的拼貼, 將兩個毫不相關的物體拉扯在一起,
此處擴大為蒙太奇跳接的原則。
此二景與劇情毫無關係, 彼此之間亦毫不相關, 但是, 畫面意象底層卻大有深義:
烏雲橫過月亮的形狀 令劇中男主角聯想到 剃刀刀片橫切眼球的意象。 而此切割眼球的意象是一種暗喻,
影射男主角心理所經驗到的閹割威脅: 自己的慾望受到各種宗教道德的約束 而無法得到適當的發洩,
使得他覺得能力被否定、 被閹割。
這種以極稀薄的關連帶出 兩個極不相同的事物之超現實手法在 《安達魯之犬》 中處處可見。
另一例是片中男子手掌中 冒出螞蟻的鏡頭 融入一男子腋窩汗毛一景,
再融入沙地上佈滿針狀物球體的海膽。 這種超現實的鏡頭轉接象徵地影射 此男子的心理幻想及慾望:
手心冒出的慾望聯想到體毛, 及同時具有體毛狀的針狀物與子宮狀的球體。
除了對心理狀態的呈現之外, 《安達魯之犬》 中對宗教的批判亦十分明顯。
有一景是一男子走向他要追求的女子, 身後扛著沈重的包袱: 兩塊石板所刻印的十誡,
兩個牧師, 一台鋼琴, 上面一頭犧牲用的牛。 這些物件以超現實的方式拼湊,
同時象徵地指出人的慾念 被沈重的宗教誡令與文明禮教所捆綁壓抑。
人類無以名狀 的矛盾與壓抑 在此以具像的影像陳列, 毫無邏輯可言, 但是,
這種荒謬的拼貼卻有強大的批判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