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

 

出版社:立緒出版社

出版日期:二○○○年

 

主編:劉紀蕙

 

issue2.jpg (13927 bytes)

 

 

 

簡介:本書以藝術文類的不同框架轉換為編輯原則,收錄四個部份的論文:第一部份「圖書與文字的並置閱讀」,第二部份「詩文再現繪畫的詮釋空間」,第三部份「音樂與文字的符號對話」,第四部份「電影影像的異質書寫」。各篇文章從不同藝術文類切入,探討「框架內外」所揭露的符號疆界的重新劃定,以及藝術史/歷史詮釋權的爭奪,提供讀者深入精闢而創意迭起的跨藝術研究成果,為台灣的藝術學研究展開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目次:
 

1 圖書與文字的並置閱讀

許綺玲 「令我著迷的是,後頭,那女僕。」──觀閱《巴特自述》一書的圖像想像
吳雅鳳 由田園主題的變遷談透那的英國風景

 

2 詩文再現繪畫的詮釋空間

古添洪 論「藝詩」的詩學基礎及其中英傳統──以中國題畫詩及英詩中以空間藝術為原型的詩篇為典範
周樹華 戴維斯的頌讚詩與依莉莎白女王一世的肖像
楊麗敏 艾略特的《聖賽巴斯丁之戀歌》中的狂歡戲擬:詩與繪畫之後設對話
蕭笛雷Raphael J. Schulte

 

法蘭克.奧哈拉與賴瑞.瑞佛斯:重繪「完美的歷史」

3 音樂與文字的符號對話

張漢良 符號學的興起與人文教育:重讀拉丁文學《神凡配》
梅樂亙Jurgen Maehder 德國浪漫文學與音樂中音響色澤的詩文化
張黎文 仲夏夜夢的變奏:從「催眠曲」看蒲瑟爾、孟德爾頌、布列頓對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的音樂詮釋與改寫
羅基敏 以文述樂:白居易的《琵琶行》與劉鶚《老殘遊記》的〈明湖居聽書〉

 

4 電影影像的異質書寫

齊隆壬 事物的結構:愛森斯坦論電影與繪畫
蕭瑞莆 從「中界軀體」看後設電影之文化論述策略:以德瑞克.賈曼之《浮世繪》及彼得.格林那威之《建築師之腹》為例
蔡淑玲

 

莒哈絲時空異質的影像書寫:《情人》的五減一套閱讀觀點
〈編後語〉框架之外的天地/劉紀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