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學(史)課程的重新規劃與實施

  劉紀蕙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 

版權所有copyright.gif (70 bytes)劉紀蕙


英美文學教學研討會引言,高雄:中山大學,一九九六年四月29日。


   

讓我們先思考一個很基本的問題:那就是「在學院裡規劃課程」代表的是什麼意義 ?就我而言,學院中的課程規劃代表了在此學術圈中的同仁對此學科定義的共識,而具體 實踐於課程設計中。此共識隨著其中成員思考上的成長以及不同訓練背景的新成員加入, 會有大幅度的改變,因而課程的規劃亦需要適時調整。如此,大學內的課程規劃照理來說 應該會流動地反映當地文化與思想的發展與轉變。


但是,一個體系有其內在的惰性與自我約束的強制力。體系越龐大,牽涉的機構越 眾多,也就越難在不同立場間尋求共同點,而更難採取一致的內部自我修正。結果是,既 然如法妥協,就只好犧牲掉各種個性的差異,而以這個體系最原始的面貌來充當結論。這 就是為什麼目前各大學的課程規劃實際上多半仍舊依照教育部頒訂的共同必修科目設計, 數十年如一日,更動緩慢。


身處90年代末期的台灣,英美文學學者要如何界定英美文學的教育目的,如何為 台灣的學子規劃課程呢?我們此刻的處境,與三、四十年前在台灣各大學初設外文系或英 文系的環境大為不同,更與此間多數英美文學學者求學期間待過的美國各大學英文系不同 。首先,英文在台灣是外國語,自然不能模仿美國的「國文系」模式;更不用說,所謂「 美國各大學英文系」在近十年內的巨大改變,英美文學的典律一再被質疑,而使得「英文 系」也必須一再重新界定,或是納入美國原住民文學及其他英語國家文學,或是包含任何 文本,例如電影、藝術、通俗文化等,而成為文本研究系。


至於我們身在台灣的英美文學學者,要如何在本地形成一種自我反省、溝通與調整 的論述場域?要如何以創意來為台灣的大學設計英文系?要站在什麼立場處理英美文學? 以文學史的觀點?還是以斷代、文類、專題?選定文學史所依據的原則是否能考慮性別、 族群、階級的多元立場,例如女性作家或是移民文學?是否能容納其他文類,例如浪漫文 學與藝術?而文類與專題的選擇如何能應和我們對文學、對教育、對社會的理念。也就是 說,教育對我們的意義何在?我們是站在哪一點上教授英美文學?我們如何與眼前的學生 溝通及討論我們覺得重要的議題?我們如何協助學生採取互為主體的對談方式來面對西方 文學與文化,從而反身檢視本土文化?這就是我們今天共同要思索的問題。


本人曾於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三年間負責輔仁大學英文系的系務,在任期間便曾對 以上問題思索良久,亦收集國內國外各大學的英文系與第二語言學系如法文系等的課程規 劃,而在系上開始課程修訂的討論與制定。當時的修正重點有三個方向:一、廢除英史一 與英史二的強制必修,改以斷代、文類與專題的方式設計課程,容許學生以個人的興趣及 需要選擇必修的學分(英國文學12學分,美國文學6學分)(見附表一、二);二、 加設文化、跨學科與比較文學課程,如文學與藝術,文學與歌劇,電影理論與比較文學等 課程,並要求自由選修八學分,期望學生在接受西方文化時,同時能接觸不同的人文藝術 表達形式,以及採用跨文化的角度檢視本土與外來文化的交際(見附表三);三、增加語 言訓練課程的種類,例如高級班的高級口語訓練,口譯,戲劇創作,小說創作,電腦輔助 教材設計,商業英文,中英雙向翻譯,新聞寫作等,希望學生能以不同管道增強自己的英 文能力(見附表四、五)。


當時的設計有幾點背景動機:


第一,我個人在任教的單位常年觀察之後發現,一班六十至七十名學生當中,有意 深造,繼續攻讀英美文學的人大約不出十分之一。但是,當時系上的課程設計以英美文學 為重點,英美文學史為必修,並且要求學生從二年級開始念貝爾沃夫,如此不僅忽視其他 同學的志趣發展,並且由於文學史課程的高密度選材與缺少議題特色,而可能抹煞一般同 學的文學興趣。因此,與其強制地規定一種必修的方式,我認為不如放寬彈性,提供較多 的課程設計方式,由學生自行選擇,而培養出閱讀文學的興趣;有意深造者亦可靠著多修 而接觸更多的文學課程。


其次,我發現,台灣的大學生在中學時期多半沒有接受良好的藝術閱讀的訓練。學 生們可以畫畫,聽音樂,卻不知如何詮釋繪畫與音樂。外文系的學生主修的是外國語言、 文學與文化,我認為,自然更應該了解如何閱讀與討論文化史中的各種人文問題。而且, 要談論英國文學中的浪漫時期,實在不應該不觸及浪漫繪畫與音樂,或是介紹美國後現代 文學時,便應援引後現代藝術與建築的例子與深究其中概念。我尤其認為,比較文學與跨 學科的觀點能夠拓展學生的人文視角,尊重異己,也尊重本土。


最後,在提供許多文學與跨學科的選修課程之同時,我還是清楚的體認到學生日後 發展的多元化,從中學教師到商業界文化界的秘書、公關,或是新聞從業人員,藝術行政 ,雜誌編輯,甚至政治、企管、人類學、藝術史、電影研究等,無一不可。因此,除了減 少系內原定之文學必修學分,增設文化藝術課程之外,我們也同時加強各種形式的高級語 言訓練,並積極鼓勵學生配合其志向發展,選修雙學位,如企管,資訊等都是在本系相當 熱門的雙學位學科(見附表六)。


沒有任何設計是完美的,也因此每一種課程設計都應該每隔三、四年重新檢討修正 一次。當年在輔大英文系的課程改革在今日看來可能已經失去其革新意義,而且,最近一 兩年來各校英文系課程改革呼聲日漸升高,亦有許多十分個性化的發展。本人自英文系卸 任之後,轉任比較文學研究所,而輔大英文系去年也才完成了新的課程規劃(見附表七) 。

根據我的觀察,此次的課程規劃反應出一些當時設計的缺點,也延續了當時的一些特色 。例如,當時的設計大量擴展選擇的彈性,自然會造成課程膨脹而導致校方的注意,經費 壓力隨之而來。因此,現在的英文系必須在十分有節制的開課時數之內調節課程種類,這 是現實上無法迴避的難題。但是,許多藝術類的課程因此而遭刪減,就我看來,這是十分 可惜的事。同時,當時的設計強調學生自由選擇,因此可能有學生畢業時完全沒接觸過中 世紀的文學,對文學史也沒有完整的概念。現在輔大英文系的內部共識是完整的文學史概 念仍舊十分重要,而將文學史一、二仍舊定為必修,且在一年之內分上下學期(各三學分 )修完。這個觀念見仁見智,可能要看教授此課的老師如何處理材料而見其成敗。另外, 當時對於語言學方面的課程設計十分有限,目前的修正則補強了此一弱點。


新的課程設計也呈現許多新鮮的理念,例如增設英美以外的英語國家文學,增設世 界文化史,以及分設文學組,語言學組,與文學語言學兼併組。同時,輔大一向具有的奇 特課程設計模式仍舊存在,例如美國文學與爵士樂,英詩與視覺藝術,美國小說與大眾文 化等(見附表八a、八b)。


延續我個人過去的思考與這些年來的觀察,我認為,英美文學(史)的課程規劃與 教學目前有以下三個方向可讓我們思考:


第一、 英美文學(史)課程的設計若突破傳統文學史的編年框架,仍有十分 大的彈性空間,而且大可充分凸顯各系成員的特色以及教師對當今各種文化議題的探討方 式。教師每一次安排課程,都可藉由課程標題設計、教材選擇、多種媒體配合,來達成一 次個人論述的發展。我們如何充分發展對於議題的掌握,如何製造與英美文學對話的立場 與觀點,如何選擇材料來展開論述,而使課程的設計具有個性,就要看每一位教師的自覺 與自我要求了。以自覺的起點選擇對話的立場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若沒有這一層的思考 ,材料就會凌駕於使用材料的人,而取代各人的發言空間。


第二、 無論是如何新鮮的課程設計,或是極具創意的課程規劃,真正發生的 效應仍舊是在課堂中,在老師與學生之間。每位授課教師仍舊需要在每一次處理材料與帶 領討論時,拉近個人的理念與課程設計間的距離。這或許是一種教學的存在難題,需要每 一次面對學生時認真地去克服。


第三、 由於課程規劃仍然必須在機構與體制之內發展,因此,如何能以寬廣 的心態接納不同的意見,如何能在彼此尊重信任的空間中完成溝通討論與修正,如何能鼓 勵個別教師根據興趣,甚至癖性,發展專長,就要看各系內部成員思考的開放與彈性而定 了。課程定期重新規劃是健康而必要的,透過重新規劃階段的意見交換,各系內部可以更 了解所有成員的看法,增加共識,納所有成員的特色為該單位之特色。如此,或許大學內 的課程規劃與設計就真正能夠流動地反映本地學術思潮的脈動,並能展現此地文化的反省 、更新與創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