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學研究的再省思

 

劉紀蕙

 

引言稿【台灣的英美文學研究: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與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合辦

二○○○年十二月三十、三十一日。

 

 

此次兩天的論文提報者讓我們回顧了過去四、五十年台灣地區英美文學研究的概況,貢獻匪淺。不過,這兩天會場中的討論也讓我們再次注意到英美文學研究可能面對的內外孤立狀態:對內,或許會被質疑「傭兵」、「買辦」、「餘孽」、「怪胎」,與本地文化學術無法接軌;對外,則難以進入國際英美文學研究的學界,研究成果少有被引用、被討論的價值。

 

我們需要再次檢討如何刺激本地英美文學研究領域的專業化,以及如何建立本地學術圈的對話環境。

 

我要以此次論文所共同呈現的兩個矛盾軸來開始討論此問題。這兩個矛盾軸是:(外文研究)學科領域的專業VS(本地)知識體系的發生與累積;學術體制(的彈性結合)VS課程規劃(的組合)。

 

1.          (外文研究)學科領域的專業VS(本地)知識體系的發生與累積

 

在此次研討會中,不同場次的報告人反覆涉及的一個重要面向是指出英美文學應有的客觀知識架構,以及根據此架構所展現目前各校規劃的課程與人才的分布不均。陳國榮指出二十世紀美國文學與英國文學佔國內碩士論文分布的二分之一,加上非英美文學類的26%,則其他時期的研究僅佔四分之一。這是個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此此分布問題,其實從此次研討會邀請學者的學域分布便已經看得出來。

我們或許要問︰何謂客觀的「外文學門」知識架構?其實,若要從頭開始,我們所欠缺的,豈止是某一個斷代或是某幾個作家而已?此外,除了架構問題之外,我們更要面對歷史脈絡化,歷史語言學,版本考據,環繞英美文學的政治社會文化背景,文化史/思想史,周邊文化體系的關連(中古、文藝復興、浪漫、現代),理論性思維的建構等等要求。但是,我們也同時必須提出質疑:以此地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以及文化史的差異,我們能夠或是必須如實地全面複製西方文化中的完整客觀架構嗎?而且,如果這些學術無法紮根,雖然邀請到某個細部領域十分專業的外籍學者,除非有許多其它的配套支援,例如可以順暢利用的研究環境,例如圖書、版本與對話發表空間,立即學成的中文訓練,使此學者可以較為長期地定居此處。不然,這些外籍學者短期之後就會離去,不然也會逐漸失去研究力。

相對於此客觀架構的欠缺,另一個面向的反省則是在台灣的英美文學研究者的主體性如何定位,中文研究環境之脈絡下英美文學研究的發展史,以及此發展史所探索與累積的知識系統等問題。不過,這些論文除了少數研究者參照國際間該領域的發展,檢討分析台灣的發展取向之外,其餘多數研究者沒有分析台灣該領域的研究特性,以及是否被國際學界引用參考,甚至國內學者是否彼此引用對話。因此,雖然在書目整理之後,可以鉤畫出一個發展史,我們卻看不出此間累積對話的方法論與理論建樹。

 

面對以上相對的思考軸向,我們便需要繼續問︰是否有純粹的客觀知識?或是沒有被脈絡化的檔案與架構?知識都具有詮釋性,也都是奠基於面對「發生中」或是「冒現中」的問題,並且根據此提問展開的探索與對話。此「冒現中」的問題或許便牽連了「冒現」中的學科與專業領域,而這些學科與專業領域,有一些具有其內在的必然性,有一些則是被體制化所牽動。反省台灣英美文學研究的生態,我們注意到華美文學、新英文文學、文學理論或是本土研究等範疇的興起,我們一則思考到台灣研究者的主觀選擇,再則也必須指出其「冒現」的脈絡與體制。馮品佳指出她所從事的非裔加勒比海女作家研究會使她面對其它學門研究者所提出「什麼樣的國際認可」的質疑。我們要如何如何在客觀架構、主觀選擇、體制脈絡以及文化累積之間,確定自己身為研究者的位置,繼續發展而不受其限制,便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因此,我們也必須回到研究者的身分。網路資訊的便捷,漸漸的會使各種研究材料的取得越來越方便。然而,研究材料本身不會提出問題。面對歷史,或是知識架構,我們都有重頭開始提出問題的責任。文本本身不具備問題性,如何從客觀文本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便是研究者的工作;如何從既有架構或是典律中,發掘新的材料,也是研究者的責任。

至於什麼是研究者的問題,什麼範疇的專業領域會在此地發生,這便不是我們可以在此討論或是分配的問題。研究者的問題發生在每一個研究者的思考歷程之中。我們所承接的文化知識體系與我們對話的對象在何處?我們所回應的問題是什麼?面對學術規範與西方觀點,我們要如何以創造性的思考發展本地的學術對話?如何處理本地社會、思想史與文化史的問題?如何展開理論性的累積?以何種方式參與世界文化與思想史的發展?這種反省,不必然也不應該令研究者陷入所謂「本土研究」或是「當代議題」,卻會令研究者面對其思考與傳遞知識時所承擔的歷史累積與道德責任。

 

2          學術體制(的彈性結合)VS課程規劃(的組合)

 

以上的反省使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如何刺激本地英美文學研究領域的專業化,以及如何建立本地學術圈的對話環境。以下是我針對這個方向所提出的幾點建議:

 

2.1         學術體制應該容許更有彈性的知識系統結合

我認為,將來大學部的發展應該會容許更多的彈性。學生在大學的環境中,可以透過主修與副修,自行安排畢業學分的組合。任何系都不會規劃學生的全部修課安排。因此,英文系所提供的,可能是幾種不同組合的學程。研究所則朝向更為專業化的發展。例如某校的英美文學系可以提供「現代主義」、「中世紀研究」、「文藝復興」等碩士學位,另外一個學校的英美文學系則提供「浪漫主義」、「文學理論」、「電影研究」、「性別研究」等碩士學位。「現代主義」組可以有三、四為具有研究專長的研究者提供一系列課程,也可以邀請相關領域(例如歷史、哲學)提供現代主義課程。如此發展,各校各系的師資將是幾種專業領域的聚集,也會有發展研究群或是合作研究計畫的可能性。

 

2.2         學術社群的建立與專業化發展

根據目前已經較有突出表現的領域,透過英美文學學會的支援,建立研究群。這些研究群可以透過網路,發展討論群,也可以在網路上建立專業研究網站,呈現各校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以及聯合網路課程。透過網路上的資訊以及聯繫,這些研究群或是討論群必然可以刺激並促成本地學術圈內的對話與合作。

這個工作必須有各校英文系或是外文系的支持,由各系協助提供該校的課程網路資訊、碩士論文、教師研究成果,甚至全文上網。因此,英美文學學會可以鼓勵各校英文系與外文系以團體會員的身分加入學會,以便加強聯繫工作。

 

2.3         專業領域教學工作坊

透過已經成立的研究群,以及英美文學學會的組織,在暑假期間舉辦專業領域教學工作坊,提供各校教師交換心得與彼此觀摩的機會。

 

2.4         成立研究生研討會

無論是碩士班或是博士班的研究生,都需要有更多的對話空間,以免其研究過程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完成。因此,跨校研究生研討會是個提供對話的不錯的場所。如果英美文學學會可以結合各校英文系或是外文系,協助研究生成立學會中的研究生組織,或許可以促成此對話空間的發展基礎。

 

2.5         鼓勵理論性作品的翻譯

台灣對於外國理論的翻譯工作,仍舊處於遲緩的狀態。重要的理論性著作不能只透過雜誌的介紹,或是文章中的引用,而需要全文的忠實翻譯,以便對此地不同領域的學術界提供思考刺激。英美文學與外文學門的學者應該擔當起此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