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學術社群的藝術性與主體性

 

 

版權所有copyright.gif (70 bytes)劉紀蕙

原發表於國科會科技與人文對談網路論壇系列第七場

《文學、藝術與 科學:電腦科技對台灣人文藝術生態的影響》

1997年七月12日



  

 

一、 對於文學藝術陷入科技陷阱的憂心忡忡!

二、 人性內涵與主體性的居所何在?

三、 藝術能夠脫離形式或是經驗而獨存嗎?

四、 身處科技環境的人文工作者要回歸到純真年代的樂園嗎?

五、 網際空間的藝術性與前衛性!

六、 參考資料
 
 


一、 對於文學藝術陷入科技陷阱的憂心忡忡!
 

數位化科技時代的來臨以及隨之而來的表達形式與溝通模式的巨變,引發身處科學 領域卻有人文關懷的學者如彭明輝教授者對於未來的深深焦慮,擔心「人性內涵」將被遺 忘,而一再警告「人性內涵」或是「美感經驗」會被「數位濾波系統」篩選而無法保存, 人們對「人性深層內涵」將會「徹底遺忘」,並且質問:「未來我們這個族群的成員主要 是吃網路的奶水長大,他們對人性的內涵能有什麼樣的認識與經驗?」
 

彭教授憂慮的起點是擔心數位化的資訊會取代人對於現實的體驗,而使得學童不再 認識放山雞或是飼料雞,而只認識電子雞。從此處出發,彭教授對於文學與藝術的發展也 甚為悲觀的斷言:繪畫、雕刻、音樂、文學都已「嚴重地掉到形式風格的追求,而欠缺深 厚的人文關懷」,以致於我們將失去真實的美術史,失去現場音樂,未來世界中文學與藝 術會變成「失根的蘭花」,只能在技巧和形式上翻新而導致「美感的鈍化」。彭教授再度 嚴厲地質問:「在這基礎上,他們的文學與藝術將是人欲橫流?低俗鄙薄?既深且廣?」 以及「科技的發展是否註定要以人類精神文明的崩頹做為代價?」
 

大哉問!
 

而針對他的憂心,彭教授在文章開頭便強調:「除非政府有深謀遠慮,否則網路上 的資訊勢必徹底與資本主義運作邏輯相結合。」
我此處要銜接的問題是:何謂人性內涵?何謂真實的藝術以及被鈍化的美感?何種 藝術是「人欲橫流?低俗鄙薄?」以及何種藝術能夠脫離「形式風格」的遊戲?更嚴重的 問題是:政府的「深謀遠慮」如何能抗拒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最後,我要提出的看法是 :人文界對於科技的抗拒,或是宣揚人文主義者要保護人文藝術的純真而不被科技污染, 正使得商業與政治勢力得以壟斷此發言與溝通的管道。我認為,要發展科技時代人文工作 者的主體性,便應以積極而個人化的方式介入,使用數位化科技象徵系統的同時,抗拒此 系統背後政府或是資本體系的運作邏輯,以便使此一科技時代能延伸人文思惟與藝術想像 ,發展出真正自由發言的公共領域,甚至達到藝術層次的溝通模式。
 


 

二、 人性內涵與主體性的居所何在?
 

所謂「人性內涵」並不是抽象、超越而永恆不變的內在存在狀態。我們生活在重重 交疊而持續更換的語言系統之中,而我們也被這些不同的語言系統所組成。科技正是最深 入鑲嵌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語言系統。
 

正如Marshall McLuhan所言,科技世界並不是客觀的外在存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是一個被處理/料理過的世界;我們的感官、我們的視覺經驗、我們的表達以及我們與外 界溝通而發展的自我存在狀態的定義,都受到科技發展的決定而改變。我們不再擁有中世 紀的宇宙觀,甚至不再承接文藝復興時期的透視立足點。外界空間的透視點以及層級化的 主客遠近關係,或是內在如絕緣體般的人性內涵與精神層面,都是誤導我們自我觀念的視 覺模式;網際空間的向度以及其中無數鏡像界面反覆折射,重重鑲嵌,無數意象起滅,成 為了理解自我最好的暗喻。因此,McLuhan甚至說科技是生物學biology的延伸,電子媒體 的展延擴張了我們的神經系統。我們在數位化的網際空間中重新發現我們自己的影子,自 我延伸的領土版圖。Norbert Weiner的hypernectics便是一種新發展的科學,研究認知與現 象之間的變動。而Arthur Kroker and Michael Weinstein亦藉著無線的超文件身體(Wireless bodies, hyper-texted bodies)來稱呼這個高度理論化與政治化的場域,一個科技星雲帝國建 構的移動基地。
 

然而,主體性何在?如同法國學者克莉絲特娃所言,主體性不存在於沈默無語之中 ,也不獨立於此身所棲的各種系統結構,而存在於對應於既定語言系統,以詩與藝術的辨 證革命方式,所展開的種種逸離翻轉而前衛式的發言。
 


 

三、 藝術能夠脫離形式或是經驗而獨存嗎?
 

科技介入生活,構成經驗的內涵,並影響藝術形式的改變,並不是此時此刻才發生 。所謂藝術,正是以高度的技術來操作工具與素材,以完成溝通與表達的目的,並同時在 形式上不斷翻新,不斷遊戲。從壁畫到畫布,從顏料到膠片,從笙簫到電子音樂,無一不 是依技術與材質的改變而發展的藝術形式變革。甚至火車的發明影響了詩人對於速度的描 寫;量子力學對於無調性音樂的啟發;超現實藝術家Man Ray利用火燒法或是組合曬印而 發展的前衛攝影技術;顧爾德放棄了巡迴現場演出,而進入錄音室,製作廣播紀錄片《孤 獨三部曲》,利用高科技剪輯技術以及對位作曲方式,將不同的錄音帶分段剪開,重新組 合黏貼,造成幾組不同音質、不同談話內容的人聲同時進行,此起彼落,而發展出的一種 新的藝術形式;格林那威利用電腦科技製造層層堆疊、相互鑲嵌的影像,呈現二十世紀末 視覺經驗的形式,並且同時發展出他的文化互文理論。
 

形式的翻新與遊戲才是藝術家主體性的起點:在被給定的語言系統與材料中,抗拒 既定的形式規則,以各種逸離與叛逆的方式作一次發言的表演。
 


 

四、 身處科技環境的人文工作者要回到純真年代的樂園嗎?
 

科技的發展也改變了人文工作者的工作方式。身處二十世紀末的時刻,我們驚訝地 發現整個中世紀僧院的圖書館,或是地中海地區的考古資料,或是梵蒂岡的宗教畫與檔案 ,或是烏托邦文學史,或是網際空間理論,或是精神分析討論站台,都可自指尖與鍵盤之 間流串而出。傳統學術研討會受到時間的限制,二十分鐘,或是五分鐘,而無法發揮、無 法聚焦、無法討論的經驗,都可被網路研討會或是電子期刊中隨時進行的討論補足。我們 與其在此處爭論人文與科技孰優孰劣的老問題,或是要求人文學者回到未被科技污染的純 真年代,或許更應該討論為什麼我們的台灣人文生態還未發展出更為自由、更為暢達、更 有個性的網路學術社群?
 

所謂學術社群,學會,或是國際研討會,已經因為網路的連結,而改變了其傳統的 面貌。學術研究資源網站,透過超文件的連結,可提供經過整理、可自由擷取的各種學術 電子資訊,例如線上書目、論文電子文本、討論站台、電子期刊、系所及學會之機構網站 、線上教室、課程設計彙編或是學術活動公告等範疇。甚至,各種跨國合作計畫,例如網 際界面的哲學理論(Principia Cybernetica project )的跨科際合作計畫,亦已在發展中。國 界不再是國界;而學術社群亦在網際空間中發生突變。透過網路,似乎每一個人都可以連 結到世界各地的資訊庫或是其他學者。專門研究領域之學者容易在線上聚集,發展各種專 題之討論社群、電子期刊或是線上會議,而使得人文工作者在圖書資料庫中擷取資訊,透 過討論激發研究意念,交換成果,發展新的切入點與理論架構的工作,隨時發生,也隨時 過時。
 

然而,數位化的意義更在於其虛擬的本質,符號與界面只是表象,內在運作的衝動 以分子化而流動的方式不斷變換,或是被某種具有目的性的邏輯所固定。如何檢討數位化 符號背面的語言法則與象徵系統,則是人文工作者必須具備的批判立場。此外,正如多數 學者所指出,網際空間的烏托邦性質是不容忽視的;也就是說,網際空間有其可發展的向 度,有其被裡想化的傾向,卻也同樣有其陷阱。網際空間給人一種自由而公眾空間的保證 ,人人可以上網,也可以將資訊在網路上公開,造成言論更為自由的假象。但是,網路空 間發展出的帝國面貌卻有其內在的危機:一則網路資訊濫竽充數,使得要找尋真正須要的 資訊障礙重重;再則網路上的資訊還未發展完備,使得網路上的資訊傳輸較為短小,少嚴 肅談論而多具娛樂性質;三則網路發展愈形複雜,而使得大型公司進入而主宰網路管理。 無怪乎Stallabrass會提出警告:網際空間即將成為資本體系極權壟斷的最佳模式(72)。也 因此,政府的「深謀遠慮」或許正是除了資本體系之外我們須要謹慎面對的壟斷模式之一 。
 


 

五、 網際空間的藝術性與前衛性
 

我要再度強調:人文界對於科技的抗拒,或是宣揚人文主義者要保護人文藝術的純 真而不被科技污染,正是使得商業與政治勢力得以壟斷此發言與溝通管道的主因。因此, 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在數位化科技的必然發展之下,我們如何以人文的思惟與想像主動 介入,掌握網際空間的形貌,拓展人文藝術學科之間的對談空間。或許,我們可以將數位 化傳輸模式當成介入式的書寫工具,藉著人文的前衛想像充分利用科技所提供的可能形式 ,發展更屬於人文需求的網際空間與人文環境?我認為,唯一的方式便是以藝術家的主體 性介入,也就是說,以個人化的方式積極地將個人的癖性帶進網際空間,呈現個人的關切 ,個人的切入點,個人的品味,個人的思考問題。或許基於這個起點,我們日後可能可以 開始在網路上成立討論站或是電子期刊,持續討論Shoenberg的星雲組曲與道家概念,討 論中國古典十二音律與現代無調性音樂及量子力學之間的關連,討論莊子與達達的對話, 討論台灣超現實文學的東洋脈絡,或是台灣前衛藝術與劇場中的性別議題等等。學術研究 的切入點越為獨特,就越能展現此學術經驗的深刻,而網路的自由性格正可以容許個人化 的學術發言。如此,我們在網路上所面對的,不會只是商品化邏輯下發展的電子雞或是政 府宣導式的營運中心基地,而是每一個有個性的個人之主體性發言,以及參與人文書寫而 具有藝術形式的表達與溝通。
 


參考資料

Gotshalk, D.W. Art and the Social Order. 1947; rpt. New York: Dover, 1962.
 

Kroker, Arthur. "Digital Humanism: The Processed World of Marshall McLuhan" (5 July 95). http://www.ctheory.com/
 

Pfohl, Stephen. "The Cybernetic Delirium of Norbert Wiene" (30 January 97). http://www.ctheory.com/
 

Stallabrass, Julian. "Empowering Technology," in gargantua: manufactured mass culture. London, New York: Verso, 1996. 40-83.
 

Wiener, Norbert. 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 Cybernetics and Society.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