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美學 : 洪席耶與阿岡本專題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 A Seminar on Ranci
ère and Agamben
2012

劉紀蕙
Office Hours:
Office: FR104C
Phone: 03-5731611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星期四下午1:30-4:30
教室:人社二館 FR106



課程宗旨
Course Purpose
課程進度表
Course Calendar
參考書目與連結
Reference and Links
作業要求
Assignment Requirements
相關議題討論區
Related Issues
劉紀蕙個人網頁
Joyce, C.H. Liu, Homepage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SRCS, NCTU

版權所有: 劉紀蕙

網頁維護: 劉紀蕙

更新日期: 2012/08/06
 


 

宗 旨

這門課的規劃,旨在帶領同學一起閱讀當代重要的美學理論家洪席耶以及阿岡本所思考的生命形式所涉及的政治與美學之問題。設計這門課的宗旨並不僅在於進入洪席耶與阿岡本的理論,而在於透過他們所揭示的問題,參考他們的發問起點以及探問路徑,重新回到我們所面對的歷史與文化。因此,我們將依循幾個關鍵概念的脈絡,逐一討論洪席耶與阿岡本所提出關於政治與美學的詮釋角度,同時也面對我們所關切的文化議題,思考我們各自的研究計畫所介入的問題意識。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我希望能夠透過特定的美學形式以及關於生命美學的思想著作,將台灣、中國與東亞的現代性議題帶到我們的視野中,也將中文脈絡的思考資源以及語彙帶到我們的討論中。

我們探討的關鍵概念包括:(一)感受性共享機制與時代範式,(二)生命與法的悖論,(三)生命的潛力,語言的內在分裂與負面空間,(四)美學的政治性。這些關鍵概念的背後,有一系列的問題意識:一個世代為何不可避免地共享了某種時代性的表達形式?一個時代的藝術或是文學作品如何留下了署名痕跡?或者,換一種問法:生命如何透過時代性的符號法則獲得了出現的形式,或者,生命如何被此法則所介入而剝奪其自在自為的空間?因此,根本的問題便是,語言如何必然是生命形式的原型,而語言為何必然有其內在分裂?我們如何閱讀生命被語言所劃割的負面空間以及其內在潛力?如何思考生命與法的辯證時刻?最後,文學與藝術如何帶來解放?美學的政治性要如何被定義?

這些問題意識既貫串了洪席耶與阿岡本涉及美學與政治的思想,呈現了斯賓諾莎、黑格爾、佛洛依德、海德格、班雅明、傅柯、德勒茲以及其他當代歐陸思想的脈絡,也銜接了我們各自的研究計畫。但是,我們的討論除了梳理洪席耶與阿岡本的論點之外,不會進入上述歐陸思想的複雜脈絡;相反的,我將採取平行思考的方式,帶領同學閱讀晚清民初思想家章太炎的部分文字,尤其是涉及歷史形式、生命與法之悖論以及語言內在分裂等議題之文本,以便活化中文脈絡的思考資源與語彙。我希望每位同學能夠在這個課程的討論過程中,透過上述思想資源,展開各自的問題意識,建立自己的方法論,確立研究對象,完成一個小型的研究計畫。

 

 

歡迎對此門課程有興趣的同學以電子郵件與我討論。

電子郵件信箱:JoyceLiu@mail.nc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