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與交換邏輯 : 當代問題
Materialist Dialectic and the Logic of Exchange

2013

劉紀蕙
Office Hours:
Office: FR104C
Phone: 03-5731611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星期四下午1:30-4:30
教室:人社二館 FR106


課程宗旨
Course Purpose
課程進度表
Course Calendar
參考書目與連結
Reference and Links
作業要求
Assignment Requirements
相關議題討論區
Related Issues
劉紀蕙個人網頁
Joyce, C.H. Liu, Homepage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SRCS, NCTU

版權所有: 劉紀蕙

網頁維護: 劉紀蕙

更新日期: 2013/01/28
 


 

宗 旨

這門課將延續阿岡本與洪席耶專題所展開的議題,以及我過去多年的研究思路,繼續探討生命與「物」的關係、「物」的使用與交換邏輯、物質轉化的辯證運動,以及唯物辯證概念所具有的批判力量。我們將透過當代思想家柄谷行人以及阿岡本重新思考經濟交換的問題出發,回到馬克思《資本論》所揭示的交換、商品、資本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討論阿圖塞與巴里巴的《重讀資本論》與他們後期政治性思想的關聯,以及斯賓諾莎、佛洛依德、巴岱伊、方以智所揭示的不同交換邏輯。

相對於二元論以及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線性史觀,這門課所探討的唯物辯證邏輯著重於心物一體以及物質創生的能力,以及以「無」為核心的運動樞紐。在唯物辯證的脈絡下,「無」或是「空」的概念既是是抵制二元對立的主客交涉空間,也是物質生成的動態過程。這門課所採取的物質辯證運動的取徑,來自於斯賓諾莎、黑格爾、佛洛依德、海德格、巴岱伊、拉岡、阿圖塞、洪席耶、巴迪烏以及阿岡本等人的啟發,也來自於老莊、章太炎、王國維等人從「無」或是「空」所展開的政治性思想。由這個取徑出發,「物」的交換概念也將有不同的意義。

除了疏理唯物辯證以及交換邏輯的不同理論思考之外,這門課也將設計為方法論的課程:我們將從經濟交換、政治交換、藝術交換以及精神分析的拓樸交換等角度探討幾個案例,以便提供修課同學進入當代問題的研究方法。

 

本門課歡迎同學帶著自己的研究計畫參與;課程設計可以視修課同學的研究計劃而調整部分課程的規劃重點。

 

參考資料──

 

劉紀蕙課程網站:

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mworks/major-works6.htm

 

「現代性東亞批判理論」專題網站:

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PEA/asiaweb/homepa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