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派期刊到女性作家都市文學

楊如英 整理

壹、吳福輝。〈作為文學(商品)生產的海派期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4年1期,1-15。

海派作家本質上是一種報刊作家。自鴛鴦蝴蝶派起,海派小說與新聞及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包笑天為《時報》記者,周瘦鵑為《禮拜六》雜誌編輯)。海派文人以文學維生,把小說賣給報刊先行發表,或自編刊物推銷作品,是很自然的事(如張資平的《樂群》、蘇青的《天地》雜誌)。報刊可以大規模的培植小說家(2)。

一、海派期刊發展史

  1. 第一階段新舊過渡期
    代表期刊:《真美善》(1927-1931)、《金屋月刊》(1929-1930)、《新時代》(1931-1934, 1937)、《文藝茶話》(1932-1934)
    期刊特色:介紹西洋文學不遺餘力,以「都市男女」及描寫人性為主題(3-4)
  2. 第二階段新型態時期
    代表期刊:施蟄存主編之《現代》(1932.5-?)、葉靈鳳、穆時英主編之《文藝畫報》(1934-1935)、梁得所擔任編輯時之《良友》畫報
    期刊特色:刊登海派新作、造就現代派(4-5)
  3. 第三階段新舊合流
    代表期刊:《雜誌》(1938.6-1945)、《萬象》(1941.7-?)
    期刊特色:鴛蝴作者與新市民小說作者合流;張愛玲、蘇青、予且在此成為流行作家(5-6)

二、海派期刊編輯方針、技巧受商業運作牽制(以新潮為首要條件),主要可分為兩大類:

  1. 第一類以《現代》為代表,屬於綜合文化模式(走創新路線),舉凡最新文論、國內文藝論戰、國外最新潮流、照片、插圖資料、等皆包括在其中。這份雜誌偏向引導式閱讀,是純文學雜誌,較不以迎合市場為目的。(9)
  2. 第二類佔大部分,以《小說》為代表,企圖把新潮推廣到普及的層面,製造出一種大眾色彩(走普及路線)。e.g. 《小說》封底的廣告畫(10)

*兩項值得注意的發展:a. 小說與時事的關係(題材的複製),
                                            b. 圖象與文字的互文關係

三、這些類型變化中隱含著兩種運動方向(兩者皆受消費文化左右)

a. 一是不斷將先鋒文學推及到通俗的層面
b. 二是反向的作用,由於海派大眾文化普及面日甚一日,文藝性期刊失去原來的特性(13)

貳、楊義。〈女性小說的興起及其文化契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1993。 97-113。

一、中國女性小說家正式出現是在五四時期,這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反封建倫理文化上的重大勝利。(97-99)

二、五四時期
女性小說家可分為三組:

1. 帶有啟蒙主義問題小說傾向者如陳衡哲和謝冰心
2. 有強烈自傳色彩與主觀抒情,由自己身世透視舊禮教的殘酷和黑暗,從而產生真率強烈的感傷和反抗社會的情緒,富有叛逆性;如黃廬隱、馮沅君、石評梅
3. 講究藝術性,寫溫飽人家或高門大戶的女性之苦悶和憂愁;如凌叔華和蘇雪林(100)

創作特點

1. 緊扣時代思潮 (100-101)
2. 充分表現個人性,揭露自己的追求、苦悶和愛情(102-103)
3. 關懷社會(103)

過渡型態的女性小說的性別認同

1. 喜愛寫婦女、兒童題材
2. 偏向溫柔婉約,是對傳統女性文學一種順向的繼承,e.g. 「冰心體」(106-108)
走向開闊的歷史趨勢,向社會文學與男性文學靠攏【作者的預設立場?】(109)

三、新文學第二代女作家(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

女性文學的特性逐漸消散,男女之間的文學性度差異減弱(111)
謝冰瑩《女兵日記》、《女兵自傳》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莎菲─時髦女郎的形象,在我行我素中含有都市的病態感傷(112)

參、葉靈鳳、徐霞村與黑嬰

1. 《時代姑娘》(1932)與上海、香港報刊的互文關係
       a. 敘述框架內新聞報導與故事情節的互動
       《南華日報》(鄭國有情殺案 p.476)、《海鷗小報》(514-515)、《時事 新報》
       b. 敘述框架外報刊《時事新報》、《青光》編輯、讀者與作者間的互動
2. 對於都市輪廓的描寫、都市物質文明的細節
    《時代姑娘》531, 539, 566;"Modern Girl" 30
3. 對於「時代姑娘」的定義?

肆、蘇青《結婚十年》、《續結婚十年》

1. 寧波─南京─上海
2. 空間刻畫
     a. 花轎 (4-5)
     b. 紅房 (55)
     c. 上海小家庭 (124, 133-134)
     d. 「自己的房間」(II: 41, 50)
3. 空間的延伸討論
     a. 女性對於自己身體空間的缺乏自主權
     b. 上海孤島時期的封閉空間,提供女性話語發展的契機
4. 對女性的刻畫(挖苦、輕蔑、貶抑):母親、婆婆、小姑杏英、嫂嫂瑞仙、胡麗英、《婦友》編輯秋韻聲、左翼女記者湯明健、僕婦

參考書目


網頁更新維護:楊如英

最近更新日期:1999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