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主義在電影形式中的呈現方式




要討論超現實電影,我們要先回顧一下超現實畫派的幾點特色: 


    結構原則
        無理性拼貼與矛盾的並置
    風格
        夢境般的非真實處境
        違反基本物理原則而造成的荒謬感與幽默感
    批判功能
        批判戰爭
        批判理性認知與日常生活的習慣性思維
                嘲諷中產階級的道德觀與宗教

在畫布的平面空間中呈現的超現實式的結構原則,轉換為電影語言後, 便成為畫面構圖的矛盾拼貼,與前後事件的無理性蒙太奇跳接。前一畫面與 後一畫面可能毫無關連,拼湊起來的效果可能是怪異錯謬,或是如同夢境般 的虛幻,或是荒誕得可笑。
但是,在這些荒誕怪異的表面之下,我們時常可以看到超現實主義者對 心理複雜狀態的探討、對中產社會人性的批判、對宗教的質疑,以及對人類 理性的嘲弄。
人們所謂三大超現實電影就是指
《安達魯之犬》《黃金年代》《詩人之血》
我們也可以看看以超現實風格拍成的其他幾部電影
《奧菲爾的遺言》《八又二分之一》《野草莓》


【在二十世紀現代繪畫中的表現風格】 【在電影形式中的呈現方式】 【在台灣移植的多重影響源與本土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