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Activities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The Sixth Fuel Factory Documenta 2025|Behind-the-Scenes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Flora & Fauna: Domestic Nature and Private Collecting in Reform Era Beijing

more

Article Published: Young Scholars' Forum Critical Theories and Local Societies: How do philosophy, theories and concepts travel?

2016-06-03 - 2016-06-04

文化研究國際中心於2016年 6月 3-4日舉辦之「批判理論和地方社會:哲學、理論和觀念之行旅 —青年學者工作坊」其中關於哲學和理論之行旅的三篇文章,在《文化研究季刊》159期刊出了!
線上閱讀:https://csat.org.tw/Journal.aspx?ek=120


編者/Alain Brossat(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教授)
譯者/林士鈞(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西方(歐洲)哲學、理論與概念能否從西方旅行到東方或其他文化區域,而不以某種精密複雜的方式去支配,甚至不加修飾的去殖民他們的接收者及對話者?如果在這些「進口」知識產品的國家或文化區域中,是由當地人來傳遞、傳播或輸送這些知識「產品」的話,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新的思維何時出現?又如何產生?

這些問題帶出我們在台灣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中共同關懷的議題,而這些我們覺得很重要的議題有:如何從某種文化「翻譯」到另一種文化 (在文化之間翻譯/traduire entre les cultures ),如何與殖民模式及商業模式(進/出口)的知識與思考傳播保持距離 ?如何介入當地社會,以及如何處理生命政治、邊界、公民身分、移民、奴隸制度,和其他型態的新殖民主義的問題?

因此,我們邀請屬於我們文化區域(東亞),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學者和老師們來與我們討論這個議題。他們的共同點是 :在回「家」以前,他們都在西歐攻讀博士學位,他們鑽研的作者都是出了名的「概念發明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艾提安‧巴利巴爾(Etienne Balibar)、愛德華‧格里桑(Edouard Glissant)、喬治‧阿岡本(Giorgio Agamben) 等等——這些作者的名聲及影響力早已超越了歐洲領土。而這些學者都有近場優勢來檢視這個問題:如何從各自的國家或位置(日本、中國、南韓、台灣、香港、新加坡……)出發,來處理這些作者(或者其他人),但不變成(或不單只是)文化或哲學貨物的進口商,或者知識的「商人」? 如何不僅止於去估算這些思想家在當代(當地)局勢中的「影響」,毫無疑問更重要的是,去審思他們如何翻轉我們思考當下或「時代」的方式?


【專題】「克里奧化是過去,也是現在,更是未來。」
松井裕史

【專題】傅柯的哲學如何行旅?
藤田公二郎

【專題】歐洲作為一個消失的中介:艾提安‧巴利巴爾(Etienne Balibar)哲學的勇氣
太田悠介


近期活動 Recent Activities


Domenico Napolitano 2025 訪台講座:Organizational Studies and Disability: Identity Work, Accommodations, Accessibility

2025-05-26 - 2025-09-30

more

2025六燃文件展:洄游六燃,洄游頭前溪

2025-05-26 - 2025-09-30

陽明交大 交大校區藝文空間

more

Film Screening & Discussion|The Ethics of Human and Artistic Resistance II: THE MAN WHO COULD NOT REMAIN SILENT

2025-05-27 - 2025-09-30

Room 106A, HA Building II, Hsinchu Guangfu Campus, NYCU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