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Activities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5六燃文件展:洄游六燃,洄游頭前溪|展場花絮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Flora & Fauna: Domestic Nature and Private Collecting in Reform Era Beijing

more

書法讚.是!《以身為行》

2016-07-06 - 2016-09-11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7號

展覽簡介:

《以身為行》以「此身」與「科技」開展一個對話的空間,以共戲的模式,讓觀者以其呼吸、心跳、動態身體開啓互動機制,體驗肉身書寫的過程。觀者的藝術感知與感官經驗,透過反覆旋進,於空間、舞蹈、書法的多層交織中,展開身體與作品的關係。展覽的第一層理念是「以身為行」,此「行」亦能解釋為「形」,「行」為一種動覺,而「形」為一種統覺。展演由主動參與的觀者所共創,不再全然是由藝術家所預設,因而建立「作品身體」的概念,觀者能夠旋進自身的內在性,身體、世界、空間皆朝向一種未定域的感知場域;而第二層的理念從「開放性文本」的觀點切入,由觀者演繹出對作品的觀點,推敲關於觀者與作品之間的存有,進而產生交叉互文的對話。藉由舞者與影像、觀者與感知、聲音與動態之間兩兩浸潤、侵越與相互裹纏的對話中,詮釋世界中的各種關係,並邀請觀者一起進入「由形造行,由行遇形,再由形歸行」的探索過程。
當跨域藝術能夠賦予作品新的訊息,就作品本身而言,就已經跨越單一維度的主體論,書法能夠「活現」在觀者的身體裡,給予當下即時的感官經驗,打破原有的空間限制,呈現出觀者的時空軌跡,將書法與身體的關聯性,以有別於以往的訊息模式給出。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跨領域藝術團隊的多位跨域藝術家,與清華大學電機系感知應用研發團隊合作,給予經典的書藝更多的想像空間與可能性,在此同時,將新的觀點融入書法藝術中,讓書法在其精神、視覺與身體感知上,指向更豐富的域外。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協辦單位: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藝術團隊
贊助單位:國立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中華文化總會、建億橡膠、郭錫瑠、財團法人華研文化基金會、奧圖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臨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交通大學藝文中心

策展人|林書民
藝術家|林書民、曹心明、李佩玲、陳宜惠、王郁勳、陳昱榮、巫超凡、陳映儒
聲音設計|趙碩銘
書法藝術家|施伯松、劉冠意(含文宣標題)
藝術指導|賴雯淑、謝啟民 教授
技術指導|董昭民、馬席彬、謝啟民、許峻誠 教授
舞者:許程崴、林憶圻、方逸松、潘柏伶、程偉彥
程式設計師|劉芳廷、王詠婷
呼吸感測器|陳易萱
燈光投影技術師|徐仲驊、陳威廷
平面設計師|郭家宏

開幕茶會暨跨域藝術表演:第一展場,2016/07/09 19:00
開放時間:09:00-17:00,週一休館

近期活動 Recent Activities


Domenico Napolitano 2025 訪台講座:Organizational Studies and Disability: Identity Work, Accommodations, Accessibility

2025-05-26 - 2025-09-30

more

2025六燃文件展:洄游六燃,洄游頭前溪

2025-05-26 - 2025-09-30

陽明交大 交大校區藝文空間

more

Film Screening & Discussion|The Ethics of Human and Artistic Resistance II: THE MAN WHO COULD NOT REMAIN SILENT

2025-05-27 - 2025-09-30

Room 106A, HA Building II, Hsinchu Guangfu Campus, NYCU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