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Activities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5/10/13|電影放映與討論:《無國之境》(State of Statelessness, 2024)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歌自遠方來:印尼移工歌謠採集與場景書寫2024

more

六燃國際互動劇場 《for-giving, for-getting》(原諒.遺忘) 《nonuments》(無/非 紀念碑)

2019-11-15

時間:2019/11/15(五)、11/16(六)、11/17(日) 晚上6:30入場
地點:原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舊址(新竹市建美路24號)
 
交大跨領域藝術團隊與德國後劇場聯手製作演出的《for-giving, for-getting》(原諒.遺忘)與《nonuments》(無/非 紀念碑) 兩劇,以隱喻的手法帶出堆疊交錯在「原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 新竹支廠」不同時間層的故事。

法國哲學家保羅.里克爾(Paul Ricoeur)說:原諒也許不可能,然而,然而原諒確實存在。在聽到祈求原諒這個陌生卻又熟悉的聲音後,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for-giving, for-getting》一劇以「記得才算存在」,探問:如果紀念是對抗遺忘,是否先記起才可能原諒呢?如果一座二戰紀念碑是象徵戰爭悲劇的結束,那麼《nonuments》邀請觀眾透過智慧型手機,在現場使用IoTtalk物聯網科技來建置(無/非)紀念碑的AiPOLLING手法,就是一場辯論的開始:

誰可以豎立紀念碑?
誰擁有話語權?
由誰來進行歷史書寫?
如果歷史被遺忘(dis-remember),原諒是否還可能?
如果for-getting(遺忘是為了拿取)是一場戰爭尚未癒合的傷口,那麼for-giving(原諒是為了給予)是否是一帖療劑,一種修復關係的可能?
 
製作團隊 Production Teams:
交大跨領域藝術團隊 transArt NCTU
德國後劇場 post theater
交大IoTtalk Lab
 
#線上開放索票日期
?11月1日(五)中午12:00
?六燃國際互動劇場開放線上免費索票
   
索票連結:https://forms.gle/WkhUJJF1h8pdygCWA
觀眾限額入場,額滿後報名即截止。
   
?特別提醒:本演出非親子節目,未滿15歲之觀眾不宜觀賞。


近期活動 Recent Activities


Book Talk : Journalism in the jianghu: Digital news as a “post-public” institution

2025-10-21 - 2025-11-30

Hybrid (online & in-person)

more

Central bank fintech experiments and the remaking of money relations in Singapore

2025-10-22 - 2025-11-30

Hybrid (online & in-person)

more

「當中國深入世界」十年論壇

2025-10-31 - 2025-11-30

線上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