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動 Recent Activity
Domenico Napolitano 2025 訪台講座:Organizational Studies and Disability: Identity Work, Accommodations, Accessibility
more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Flora & Fauna: Domestic Nature and Private Collecting in Reform Era Beijing
more臺灣中小企業在消除強迫勞動方面之挑戰
主持人:凌怡華
簡介
消除強迫勞動是工作條件中的一項基本原則和權利,且被認為對社會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以至於國際勞工組織 (ILO) 的所有成員即使未正式批准該組織關於強迫勞動之相關公約,亦應充分遵守公約內容,亦意味著國際勞工組織作為聯合國專門機構,其成員在很大程度上應有必要尊重、促進和實現全球消除強迫勞動之行動。有鑑於此,臺灣政府應有必要與私營部門合作,以徹底識別、預防、減輕和解決其供應鏈中的強迫勞動風險。然而,台灣面臨著重大挑戰。中小企業是國內經濟的支柱,在所有企業中之佔比高達99%,聘僱了國內80%的勞動力。中小企業在臺灣經濟中占主導地位,這意味著勞工分散各方,且往往相當偏遠。這可能阻礙了有效的集體談判和勞工剝削情事之舉發。因此,本計畫旨在研究臺灣中小企業在打擊強迫勞動方面所面臨的結構性挑戰,因其與製造業移工的就業情況密切相關。本計畫亦將進一步研究並指出,雖然臺灣中小企業也存在普遍的能力問題,例如缺乏資源、法律責任的不確定性和國內法律執行不力,但實有必要付出更多努力來彌補與國際勞工標準之間的認知差距,以及強化國內對全球日益增長之負責任供應鏈趨勢的理解。在此背景下,本計畫側重於雇主和中小企業動態之研究,主題上亦將與邱羽凡副教授、張文貞教授的研究項目相關並進行合作。
計畫總覽 All Research Topics
歷史重估的探討
由第一個子計畫「記憶政治與治理技藝:國家、社會、族群與歷史的亞際研究」與第二個子計畫「後/冷戰文化影子下之亞際知識解殖」執行,結合歷史學、社會學、文學、思想史、經濟史、人類學、政治哲學等學科的跨領域研究。
當代問題的分析
由第三個子計畫「21世紀的未來政治經濟:中國崛起、新自由主義與新殖民主義」與第四個子計畫「老化的現代性、都市空間重構、遷移與底層形構」執行,主要由社會學、傳播學、都市研究、人類學、原住民研究、外籍勞工研究、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學者執行。
未來共生社會的構想
由第五個子計畫:「朝向亞際平等共生社會:公民參與、法律商榷、社會藝術介入、跨地連結」執行,由政治哲學、法律學、藝術研究與藝術創作等領域的學者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