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活動 Recent Activity


Domenico Napolitano 2025 訪台講座:Organizational Studies and Disability: Identity Work, Accommodations, Accessibility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Flora & Fauna: Domestic Nature and Private Collecting in Reform Era Beijing

more

中國勞動遷移過程中的數位網絡與數位治理

主持人:劉子愷

簡介

我的研究結合文化和語言人類學,探究數位科技與勞動力流動之間的辯證和話語關係,關注社交媒體及其對數位網絡和多模態實踐之影響,其又如何影響了來自中緬邊境農村的佤族勞動群體從邊境農村遷徙到城市勞動市場的社會移動。本研究強調這些移工在國家數位治理的控制(社會信用制度),以及社群媒體數位平台的演算法影響下,對於建立跨人群間的數位網絡和跨尺度社會性的多重實踐方式。同時,數位媒體的能供性使得佤族工人能夠透過演算法設計的社群媒體平台網分享和敘事個人日常,以跨語實踐方式表達勞動生活的情感和情緒,並傳達協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希望和焦慮。 數位治理的使用,如臉部辨識軟體、加強對個人資訊的監控和合併,提供或拒絕存取通常針對的是弱勢群體,而不是優勢群體,他們處於非正式和不確定的地位,或從事勞動階級的工作。以數位治理和數位網絡的取向探討族佤族移工的勞動遷徙和數位媒體,在研究方法上涉及三種不同層面的挑戰,一是在中國網路「防火牆內和牆外」開展研究,本研究需面對在國家進行的數位治理和監控下,嘗試瞭解移工使用數位媒體的多元觀點,瞭解權威體制的知識訊息傳播和論述方式,並挑戰威權論述對於在地社群和在地知識體系帶來的影響。二是局外和局內的觀點,以在地數位媒體文化和數位敘事成為另類「文本」,在研究和田野過程,不斷在局內/局外的場域之間穿梭與持續對話,說明在地數位媒體文化和數位敘事如何成為另類「文本」,以瞭解數位敘事成為「文本」所連結的日常經驗、價值觀、社會論述和社會網絡,並瞭解威權體制與在地數位實踐的關連性。三是數位治理和數位網絡涉及線上生活和線下生活已不是二元對立的關係,這樣的治理既是真實、也是虛擬的,既是遠距,也是無所不在的。

計畫總覽 All Research Topics


歷史重估的探討

由第一個子計畫「記憶政治與治理技藝:國家、社會、族群與歷史的亞際研究」與第二個子計畫「後/冷戰文化影子下之亞際知識解殖」執行,結合歷史學、社會學、文學、思想史、經濟史、人類學、政治哲學等學科的跨領域研究。

當代問題的分析

由第三個子計畫「21世紀的未來政治經濟:中國崛起、新自由主義與新殖民主義」與第四個子計畫「老化的現代性、都市空間重構、遷移與底層形構」執行,主要由社會學、傳播學、都市研究、人類學、原住民研究、外籍勞工研究、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學者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