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Flora & Fauna: Domestic Nature and Private Collecting in Reform Era Beijing
more巴布亞音樂紀錄片放映座談會 & 東印尼移工社群踏查
主持人:吳庭寬、藍雨禎
簡介
受限於國族主義的狹隘視野,台灣社會的大眾和媒體論述,時常將某一國家的移工想像為一個文化的同質體,忽略了移工的離散社群,即便相同國籍,也擁有不同族群、語言、宗教和文化脈絡。許多時候,文化藝術工作者或倡議人士也不免落入這樣的窠臼,過度強調了單一主流族群的文化印象,例如,台灣普遍對印尼移工論述,幾乎只著墨於爪哇文化,不自覺複製了印尼本地爪哇中心主義的政治與文化霸權,這也讓身為文化研究者的我們思考,如何能在移工文化倡議的路上,帶入更多元、更具反思性的視角的視野,重新透過不同族群的視野,連結種族主義、女性主義、多元性別主義、原住民倡議等當代議題,作為映照並連結兩地當代社會的路徑。
從東印尼諸島嶼至巴布亞諸省,這片廣大區域從語言、宗教、體質與文化都和印尼主流族群大不相同,在印尼獨立後十年內,東印尼陸續被劃入印尼管轄,過程亦充滿爭議與衝突。不過,他們的聲音並沒有消失,巴布亞團結運動連結了東印尼諸島的文化認同,這群遍佈於印尼各大城市求學或工作的「東部孩子」(Nyong Timur)大方擁抱不同的身份認同,批判印尼國族主義與族群政策,2019年遍地開花的巴布亞聲援運動,成為有別於主流社會的另類草根運動,除了勇於表達政治異議,也反對殖民主義、資本主義、軍事主義與種族歧視。而來自原民社群的文化和藝術表達,尤其是音樂——也成為他們政治倡議的重要路徑。
計畫總覽 All Research Topics
歷史重估的探討
由第一個子計畫「記憶政治與治理技藝:國家、社會、族群與歷史的亞際研究」與第二個子計畫「後/冷戰文化影子下之亞際知識解殖」執行,結合歷史學、社會學、文學、思想史、經濟史、人類學、政治哲學等學科的跨領域研究。
當代問題的分析
由第三個子計畫「21世紀的未來政治經濟:中國崛起、新自由主義與新殖民主義」與第四個子計畫「老化的現代性、都市空間重構、遷移與底層形構」執行,主要由社會學、傳播學、都市研究、人類學、原住民研究、外籍勞工研究、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學者執行。
未來共生社會的構想
由第五個子計畫:「朝向亞際平等共生社會:公民參與、法律商榷、社會藝術介入、跨地連結」執行,由政治哲學、法律學、藝術研究與藝術創作等領域的學者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