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Flora & Fauna: Domestic Nature and Private Collecting in Reform Era Beijing
more胡志明市APP駕駛的演算法操控與日常抗爭
主持人:Nguyễn Nữ Nguyệt Anh
簡介
以 Grab、Gojek 和 Be 為代表的平台式交通服務的興起,正在重新塑造越南,特別是胡志明市的都市勞動樣貌。儘管這些平台主張提供彈性與自主,App 駕駛的實際處境卻常常是相反的——他們面對的是不穩定的收入、演算法監控,以及缺乏勞動保障的現實。
本研究探討演算法如何架構計程車與機車駕駛的日常工作,以及他們如何在快速數位化的經濟中,摸索應對不確定與風險的方式。研究基於初步的質性訪談與對男性 App 駕駛的田野觀察,分析平台如何透過「隱形機制」操控駕駛行為,例如動態定價、績效獎金、評分系統與自動停權等。這些系統不僅決定了工作的節奏與型態,也模糊了獨立工作與數位從屬之間的界線。
本研究同時關注駕駛在日常中的因應策略,包括建立非正式互助網絡、在尖峰時段工作,以及同時登入多個平台等。透過這些分析,研究指出一種新型態的數位不穩定勞動的出現——勞動者名義上是獨立工作者,實際上卻受限於演算法治理所帶來的規則與風險。
本研究以駕駛的聲音與生活經驗為核心,不僅回應全球對平台勞動與演算法管理的關注,也提供根植於在地情境的越南數位勞動市場觀察。這些發現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勞動者分類、數位權利,以及迫切需要符合平台混合工作性質的政策保障架構。
計畫總覽 All Research Topics
歷史重估的探討
由第一個子計畫「記憶政治與治理技藝:國家、社會、族群與歷史的亞際研究」與第二個子計畫「後/冷戰文化影子下之亞際知識解殖」執行,結合歷史學、社會學、文學、思想史、經濟史、人類學、政治哲學等學科的跨領域研究。
當代問題的分析
由第三個子計畫「21世紀的未來政治經濟:中國崛起、新自由主義與新殖民主義」與第四個子計畫「老化的現代性、都市空間重構、遷移與底層形構」執行,主要由社會學、傳播學、都市研究、人類學、原住民研究、外籍勞工研究、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學者執行。
未來共生社會的構想
由第五個子計畫:「朝向亞際平等共生社會:公民參與、法律商榷、社會藝術介入、跨地連結」執行,由政治哲學、法律學、藝術研究與藝術創作等領域的學者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