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Mobile Genders: The Trans* Journeys of Chinese Students in Australia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燃後》vol.2 《洄游頭前溪》─2024.夏季|六燃小誌第二期

more

Activity Report: Muses of our Time: Music, Technology, Natural Soundscape

2022-12-08

活動名稱:多物種研究群系列演講之五——當代繆思-從音樂、科技到自然聲景

時間:111.11.9 (三) 15:30-17:30 (TAIPEI TIME, GMT+8)

地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復校區人社三館101教室(線上 zoom meeting 與現場同步進行)

講者:施梅紛

撰稿者:自由工作者 林佳螢

    

這次的講座主題是「當代繆思-從音樂、科技到自然聲景」,請到音樂家施梅紛來分享她自身音樂創作的經驗,並談論音樂如何與自然、科技相結合。施梅紛首先介紹了希臘神話中的繆思女神,她除了代表了藝術,還掌管了代表科技與自然的幾何學與天文學,施梅紛認為繆思女神的形象與當代的音樂創作形式有著巧妙的相似性,這也正呼應了本次的講座的名稱「當代繆思」。接著,施梅紛介紹了她近年的音樂創作形式,主要是以自然聲響與數位創作後的素材為基底,來進行音樂即興創作,她會親自走進大自然,利用錄音設備捕捉來自山林、海洋的各種聲音,不管是蟲鳴鳥叫,或是潺潺溪水聲,甚至是竹林隨風擺動的聲音都是施梅紛的創作素材與靈感來源,她取得這些來自大自然的素材後,會利用科技工具進行調變與剪輯,創作出與她想傳達的概念相符合的音樂作品。

施梅紛更早期的音樂創作是用樂器做擬音,她的作品《鯨魚的死亡凝視》便是用低音大提琴加上電子音樂的創作,去模擬鯨魚的叫聲,演繹鯨魚遭遇海洋污染之後逐漸邁向死亡的情節,這個創作有在紐約電子音樂節、國際電聲發表。她的另個作品《Durch das Jenseits》,中文譯為穿越彼岸,則是採集台灣北管的聲響,這個作品展現了北管獨特的魅力,有在德國漢堡入選德國的電聲藝術節,並在那裡發表,施梅紛也因為這個作品被邀到海德堡大學的漢學系去解釋台灣的道教和北管文化。

施梅紛認為沒有人是討厭聲音和音樂的,聲音對人類來說是很有魅力的,會如此是基於以下幾個聲音對於人類這物種的物理性影響:第一點,聲音可以幫助心情轉換、氣氛塑造;第二點,當大腦運作時皮質是會有電流效應的,腦科學家發現人在做聽音樂以外的其他事時,大腦都只有部分區域產生反應,但在聽音樂時大腦是全區都有電流反應,處於全腦活絡的狀態,可見音樂對於人腦有著莫大的影響力;第三點,聲音可以觸發記憶,大多人必定體驗過,偶然聽見一首曾經聽過的歌曲,腦內便會自動出現一些與歌曲相關的回憶,音樂對位於腦中間的海馬迴特別有影響,而海馬迴是掌管長期記憶,這個藉由音樂來保存回憶的現象,施梅紛形容它是「音樂照相功能」;第四點,聲音可以對人的自律神經產生影響,人是無法藉由意識去控制自律神經的運作,像是心臟的跳動與腸胃蠕動,但卻有機會藉由聲音這個媒介去控制自律神經,夜店就將聲音的這個特性運用得很好,夜店會利用像是鼓或是貝斯這類長遠低頻的聲音去撞擊人,而撞擊的速度會比人的心跳快一點,大概落在120-140 bpm左右,不能比心跳快太多,因為再更快心跳就會跟不上來了,維持在比心跳稍快的節奏,能使心跳速度慢慢跟隨音樂往上增加,人也就會跟著亢奮起來,綜上所述,聲音比意識更能去驅動身體,因此人才對聲音難以抗拒。

施梅紛提到聲音也可作為文化的載具或媒介,她提及自己造訪土耳其的經驗,土耳其是歐洲與亞洲兩種文化的交匯處,是個將兩邊文化融合得很好的地方,人民大多個性開放,因此在藝術創作上大多都有所表現,土耳其每戶人家都有一把烏德琴,而他們幾乎每個人都能使用烏德琴即興自彈自唱,透過土耳其人在音樂的表現,施梅紛看見了土耳其的特殊文化風貌。另外她還提到一件在土耳其遇到的音樂文化衝擊,由於土耳其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每天都要做五次禮拜,清真寺會用廣播播放音樂來提醒大家做禮拜,當音樂響起只要人在土耳其,就沒有一個地方會聽不到,但清真寺所播放的音樂是將兩個八度切成四十八個音的微分音系統,和施梅紛學習的西洋音樂的十二平均律非常不同,受西洋古典音樂教育影響,在施梅紛耳裡微分音系統的音樂像是種歪歪扭扭的聲音,讓她很受不了,但在土耳其完全躲不掉那種音樂。

施梅紛回台灣工作後接觸到聲音數位化,她提及早期錄音是用類比訊號,我們人耳所能接收的也是類比訊號,這時的錄音還無法被電腦編輯,但在1971年科技有了嶄新的突破,研發出能將類比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的技術,因此電腦開始能辨識聲音,電腦也能在處理完聲音後再透過DAAD,將數位訊號轉換為類比訊號,創作音樂的方式自此迎來了極大的轉變。在聲音尚未數位化的時代,創作流程是先寫樂譜,再請樂手排練,之後還得再集合所有樂手錄音,要聽得到音樂創作的成果必須消耗較多的時間與金錢,而且只能憑藉腦中對聲音的想像去作曲;但在數位時代,軟體上有很多虛擬樂器的聲音可供創作者邊創作邊試聽成果,大大簡化創作音樂的流程,也減低了成本,當今只要有電腦、數位鍵盤、剌叭就可以一個人獨立完成音樂創作,這也促使現今低成本的自媒體音樂創作變得興盛。但施梅芬也提到,雖然電腦可以模擬所有樂器,乍聽下不會與真實樂器有太大差別,但仍無法完全模仿出樂手表演的細節,專業的樂手還是能聽出其中的差異,所以如果是預算較充足的案件,像是電影配樂,還是會混合真正的樂器和數位虛擬樂器一同創作,使其在維持品質的同時又能拉低成本。

施梅紛接著分享到當代已經開發出許多應用在音樂創作的數位工具,例如在錄製了一段聲音後,可以運用數位工具去調整它聽起來像是在什麼空間內的效果,在網路上能找到許多空間聲響的素材資源,提供創作者去套用在自己的音樂作品上,來增加質感,只要操作得宜也能非常擬真,例如將維也納歌劇院的空間聲響套進音樂裡,這段音樂就能聽起來像是在維也納歌劇院播放的效果。還有,最近這五年AI興起,AI在聲音製作上普及化,目前已經能做到自動作曲,有的只要輸入關鍵字,即可依此創作符合的音樂,像是台灣中研院研發的《雅婷》,除了有輸出逐字稿的功能,它還有創作AI音樂的功能。另外除了自動作曲,還有自動配樂,只要將影片上傳後,輸入在幾分幾秒是高潮點,便能自動作出符合影片起承轉合的音樂。施梅紛以前任職的公司也是在做類似的事,她在任職期間曾參與過「自動伴奏」的專案,只要給出旋律,AI就能自動配合弦,這對無音樂基礎的人來說很方便,他參與過的專案還有「照相作曲」,是讓AI根據照片的內容去生成一段音樂。雖然AI已經能創作音樂,但施梅紛說AI創作的音樂品質目前還是無法達到和人演出的一樣好

接著,施梅紛分享她創作中的一個轉折點,起因來自她看了哈拉瑞的《人類三部曲》,其中的《21世紀的21堂課》中的最後一章在說作者去參加了一個叫「內觀」的活動後,讓他有了很大的改變,也使他能完成這部作品,施梅紛讀完這一章節後,也實際去了台灣的內觀中心體驗,在那裡要進行為期十二天,每天八個小時的內觀訓練,內觀的進行是透過專注於自己呼吸的氣息,利用觸覺去感受自己此時此刻存在於世上,在內觀中施梅紛得到了啟發,她發現人們似乎不是活在過去,就是未來,真的很少專注在當下,所以她決定要透過音樂作品,來引導人們仔細得聽,讓人們用自己所聽見的,來證明自己活在當下,這就是她藉由內觀找到的創作奧義。她說自己很幸運的是家裡剛好有資源支持做這件事,施梅紛在南投的家有一片放著養的樹林,因為放養的緣故,那裡的生態極為豐富,她在那採集聲景,那裡成了她創作的聲音庫。

施梅紛會開始製作療癒音樂,起因於她還在AI音樂公司任職時,老闆看見療癒音樂有市場,認為都市人需要能放鬆的音樂,便決定讓公司開始發展療癒音樂,當時施梅紛也對這個主題很感興趣,所以主動向老闆接了一個專案來做。在執行療癒音樂專案的期間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當時施梅紛到醫院做體檢,在進行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檢測時,需要獨自躺半個小時等待儀器完成測量,測量完畢後,護理師發現施梅紛的數值忽上忽下,看起來很不穩定,護理師懷疑施梅紛有心理疾病,才使得數值異常,但施梅紛當時並沒有心理方面的困擾,因此當下對這個結果很困惑,直到後來她回想,才意識到她的數值會忽高忽低,也許是因為躺在醫院令她感到緊張,但同時她又利用等待的空檔構思療癒音樂的旋律,想著想著心情就跟著緩和了,所以當時她的心情在緊張與焦慮間擺盪,數值才會忽高忽低,施梅紛從這個經驗,再次感受到音樂對於人有著莫大的影響,居然只是去想音樂就能對人體產生影響,這些身體的變化在電腦儀器上被完完全全的反映出來,並非只是感覺或錯覺。

後來施梅紛離開AI音樂公司,來到NGO組織——台灣聲景協會工作,施梅紛認為台灣太吵雜了,是個找不到寧靜的地方,這會連帶使人生活的壓力大,而且她發現很多人是不懂得尊重他人聽的權利,她認為寧靜是需要被保護的,這也是她去到台灣聲景協會後,想要向社會大眾推廣的理念。

接著施梅紛介紹她在臺灣聲景協會參與的專案,其中之一是在太平山翠峰湖環湖步道推動全球首條寂靜山徑,在太平山的寂靜山徑有一塊區域都被苔蘚覆蓋,苔蘚是非常好的吸音設備,一般圖書館的環境是40分貝,而這裡的聲音只有25分貝,該計畫希望去保護這塊苔蘚,並設立寂靜山徑的遊客公約,以保護這片寧靜。另外一個專案則是在陽明山設立都會寧靜公園,在公園內維持整體音量45分貝以下,突發音量60分貝以下,讓安靜程度相當於在圖書館。最後施梅紛介紹未來即將進行的專案——台中捷運音樂設施,目標是不影響周邊居民,並使人感到舒適,而且希望能藉此將環境保育、認識大自然的概念放進台中捷運裡面。

來到尾聲,施梅紛總結出她創作的核心理念就是「以聲音科技拉近人類與自然的距離,為世界創造一點協和美好。」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International Master’s Program i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System of Taiwan:Open Enrollment for 2025

2024-12-13

more

Report|「Aqua Futurism 水未來主義」國際工作坊(威尼斯)分享會

2024-11-01

more

CfP: Digital Society in the Age of AI | CJD

2024-10-30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