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本場次,接續三位老師的發言,我從對關鍵詞的想像提問,什麼是「中國當代關鍵詞」?什麼是工作坊對關鍵詞的想像?畢竟,若無明確的界定,容易讓思考流散。由此,並列出從Raymond Williams到洪子誠、陳思和、汪民安等人論著,還及余華未能於中國出版的《十個詞彙裡的中國》、韓寒的《敏感詞》等。詢問,「敏感詞也是中國關鍵詞的一種嗎?」「那是不是也是認識中國當代的方法?」而於兩位老師都接受下,我的關鍵詞,不是從中國專有的詞彙切入,而是從一個既成概念出發,提出我的觀察。
 
報告大抵分為五部分。從日常生活購買淘寶的案例,到中國現當代史上的移動經驗,而及於台港的移動實例與移動敘事,終至重點論述所在,「移動在中國:若干(小說)案例的探詢」,並結語。我的主張是,在當代,一方面由於基礎建設,交通工具與網路的進步,休閒風氣的興起,移動成為頻繁的現象。而又同時,在中港台等各地,由於身分意識的思考,移動更成為了某種自覺的敘事,擴出版圖,啟發遭遇,認識彼此的差異與同一,有著地緣與身分政治的意蘊。無如港人在與中國相應,反送中推動下,移民台灣人士漸增,開書店、出版圖書;再如台灣的各種移動敘事,黃崇凱從〈當我們談論瑞蒙.卡佛,我們談論些什麼〉到《新寶島》的嘗試,都關乎移動帶出的「關係性」問題。
 
由之,中國部分,以移動視角切入、小說為案例,我詮釋了多位作家。包括韓松的「移動與敵人」,路內《霧行者》與石一楓〈地球之眼〉的「台企在中國」、「中企在美國」,還及苗煒的旅行與想像域,韓寒的青春反抗等。而以周嘉寧幾乎是中國版本的《文藝春秋》,寫有聶華苓、羅大佑的《浪的景觀》,彰顯她的視野:「移動與友誼」,意欲顯示不同作者的思考──那呈現的,不只是中國境內具體存在的移動現象,更在「說中國故事」的氛圍中,有著「在中國思考中國」,「在中國思考世界」,「在中國思考台灣」的意蘊。
 
而移動是什麼?是友誼,是敵人,是碰撞,還是聯繫?報告後端,我以中美貿易戰開打沒多久後出品的一部紀錄片《美國工廠》做引。比照路內所寫的90年代台企在中國,及如今的中國資本家在美國設廠、反對設工會的狀況。如何逼近「溶解流動中的社會經驗」,進入「文化持有者的內部視界」?由移動切入,突出台灣的位置與(不可免的)居於台灣位置的觀察,我最後陳述道,中國的移動怕是千絲萬縷了,如漢人往西藏的移居,如中國在非洲的開發。可不可能達成理想的「互為主體」?「中國要移動往哪裡去?發展怎樣的關係?相對的可能是美國,可能是各種主體的迎拒,可無論如何,世界是連帶的,這差異主體的協商,將影響著世界、人類的文明。」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