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課教師:劉紀蕙 老師 課程名稱:「視覺文化與歷史詮釋」 開課系級:歷史研究所 上課地點:歷史系會議室 |
|
|
|
如果我們要敏感地觀察到一個時代文化的內在問題﹐我們便不能僅僅處理文字記錄的歷史資料﹐例如政治、軍事、經濟、法律、刑罰等等大歷史的材料﹐而需要進一步探究其他文化再現形式﹐例如文學、藝術、電影、攝影、報章雜誌社論、畫報等等﹐參差對照閱讀﹐以便較為完整地掌握此時代的心態史﹐例如當時對於身體的概念﹐對於正常與不正常的區隔﹐對於人格之最好狀態的要求等。 心態史的研究本身便是跨學科的研究﹐因為我們需要藉助不同學科對於不同材料的詮釋。以視覺圖像為例﹐我們需要問:此視覺圖像透露了背後的什麼樣觀看機制﹐例如﹐歷史詮釋﹐性別與種族差異﹐道德訴求﹐清潔或是不潔的對照﹐聖潔或是罪惡的區隔。這些視覺訊息都可以提供我們作為檢討「整體文化」複雜運作的探究方式。也就是說﹐面對文化中的視覺文本,我們除了要討論其中視覺圖像的構成符碼與背後的論述機制之外,也要討論觀看者如何被修辭系統定位,閱讀者如何理解與討論閱讀中的視覺經驗,各別圖像如何透過選擇投注而表演出文化模式的內在動力與衝突點﹐如何呈現其他同時期或是歷史文本的對話與互相挪用。 本門課的設計在於協助學生建立討論文化史中視覺文本閱讀策略的方法。我們要以幾篇代表性視覺理論作為基礎,然後以本世紀三、四○年代中國的前衛運動與法西斯政權為例,並與西方對照﹐以便透過視覺文本、藝術與電影、文藝政策與相關史料,來閱讀不同符號系統之文本如何以「互文」(intertextuality)的方式之相互鑲嵌指涉,而呈現複雜的歷史時期。 此門課的討論目的在於掌握歷史時期的圖像構成原則如何與背後的意識形態互通或是相左﹐圖像如何與該時期集體無意識的內在動力相結合﹐以及此圖像如何形塑日後的美感原則﹐而使得歷史中某一些意識形態透過無意識層面而藉著圖像反覆浮現。 |
|
|
|
心態史與視覺文化 極權與藝術政策:法西斯主義、納粹與第三帝國藝術 現代主義與法西斯集體論述之抗爭:上海都會、個人與集體 三十年代中國左翼與右翼文藝政策與時代背景 三十年代文學與中國電影:理論與作品 |
|
|
|
第一週 9月21日
導論:視覺文化與歷史詮釋 第二週 9月28日 教師節放假 第三週 10月5日 心態史與視覺文化 * 主持人:郭美芬、王維資 閱讀資料: 1. Le Goff, Jacques. "Mentalities: a history of ambiguities." 166-180. 2. Rogoff, Irit. "Studying Visual Culture." 14-26.. 第四週 10月12日 中國三○年代左翼電影 * 主持人:吳宇然、林巧玲 閱讀資料: 1. 鍾大豐、舒曉鳴。《中國電影史》,第二章<三○年代電影>,PP. 21-60. 2. 聯華電影製片廠《大陸》 第五週 10月19日 中國三○年代右翼電影 * 主持人:邱大佑 閱讀資料: 1. 劉紀蕙。<三十年代中國文化論述中的法西斯妄想以及壓抑﹕從幾個文本徵狀談起>﹐第一、二節 2. 聯華電影製片廠《國風》 第六週 10月26日 中國三○年代電影綜合討論:觀看的位置 * 主持人:游任濱、陳玉瓊 閱讀資料 1. Bryson, Norman. "Semiology and Visual Interpretation" (1987) , 61-73. 2. 劉紀蕙。<視覺圖像背後的意識形態論述系統>﹐收錄於《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35-44。 第七週 11月2日 三十年代中國左翼與右翼文藝政策與時代背景 * 主持人:莊啟銘 閱讀資料: 1. 《三十年代文藝自由論辯資料》 2. 《上海一百年》第三、四章 第八週 11月9日 力行社、新生活運動與法西斯政策 * 主持人:姜壽彭、曾廣維 閱讀資料: 1. 易勞逸。Eastman, Lloyd E. "The Blue Shirts and Fascism." <藍衣社與法西斯主義>。《1927-1137年國民党統治下的中國流產的革命》。陳謙平, 陳紅民等譯。43-102。 2. 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革命的心法>,1-11;<力行社的成立>,94-124;<主張與宣傳>,164-236; 3. 蔣中正。《新生活運動史料》。1-97。 第九週 11月16日 德國第三帝國電影 * 主持人:林志鴻 閱讀資料: 1. 電影:《自由意志》 2. Sontag, Susan. "Fascinating Fascism." 305-328. 第十週 11月23日 極權與藝術政策:法西斯主義、納粹與第三帝國藝術 * 主持人:洪盟凱 閱讀資料: 1. 趙鑫珊。《希特勒與藝術》 2. 阿多諾。Adorno, Theodo. <弗洛伊德理論和法西斯主義宣傳的程式>(1951);《法蘭克福學派論著選輯》。183-207。 第十一週 11月30日 法西斯主義、極權性格與文化論述 * 主持人:李嘉琪、邱文才 閱讀資料: 1. Wilhelm Reich, 《法西斯主義群眾心理學》,第二章<法西斯主義群眾心理學上的家庭權威主義意識形態>,第六章<有組織的神祕主義是一種國際的反性組織>,第七章<反神祕主義鬥爭中的性經濟>。29-66;104-126;127-156。 2. Adorno, Theoder. 阿多諾。<主體與客體>(1960) 張明譯。《法蘭克福學派論著選輯》。208-223。 3. Bataille, Georges.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Fascism." (1933) 。The Bataille Reader. 122-146. 第十二週 12月7日 西方前衛藝術與未來主義 * 主持人:黃志偉、張嘉玲 閱讀資料: 1. Herschel B. Chipp. <未來主義>,Theories of Modern Art. (1968)。《現代藝術理論Ⅰ》。407-445。 2. 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3-77。 3. Diana Crane.<前衛藝術的雙重角色:美學傳統和意義危機>張心龍譯。《前衛藝術的轉型》。61-88。 第十三週 12月14日 中國前衛藝術 * 主持人:陳雀倩 閱讀資料: 1. <未來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介紹和影響>,《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243-253。 2. 楊義﹐中井政喜﹐張中良。<從《創造月刊》到《文化批判》>﹐《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2-10。 第十四週 12月21日 中國前衛藝術論述 第十五週 12月28日 校務會議停課 第十六週 1月4日 期末報告:以研討會形式進行 第十七週 1月11日 期末報告:以研討會形式進行 |
|
|
|
每週三百字左右之讀書心得(以評論方式書寫,不要做摘要):佔總分百分之三十 課堂出席及帶領討論(挑選1∼2週帶領討論):佔總分百分之二十 期末報告(七千字∼一萬字﹔第十週交題目﹐第十二週報告進度﹔第十六週課堂研討會):佔總分百分之五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