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成果
校系 | 畢業學年度 | 研究生 | 論文名稱 | 指導教授 |
---|---|---|---|---|
國立中央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臺灣聯合大學系統) | 107 | 賽麗婭 | “他更像是一朵花還是一個科隆人?”:Shadowhuunters中的民粹主義和酷兒亞洲男性氣概 | 白瑞梅 |
國立中央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臺灣聯合大學系統) | 107 | 莊益明 | 信仰科學-張之江的國術「治」國運動 | 林建廷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臺灣聯合大學系統) | 107 | 張辰嘉 | 飄散在邊界茶園的咖啡香 當代阿卡族咖啡業的民族誌 | 張雯勤/林淑芬 |
國立中央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臺灣聯合大學系統) | 106 | 阮塔尼 | 越南和台灣媒體的同性戀羞恥 | 黃道明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臺灣聯合大學系統) | 106 | 唐聆真 | 男童戰爭紋樣和服的視覺傳達和文化意涵(1920-1940) | 葉嘉華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臺灣聯合大學系統) | 106 | 陳曉妮 | 邊界的重構:新馬邊境的跨國遷移勞動者與邊界空間 | 劉紀蕙 |
國立清華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臺灣聯合大學系統) | 104 | 吉田光 | 日治時期台灣兒童閱讀文化之考察-在台灣發行的兒童雜誌為例 | 邱德亮/李丁讚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臺灣聯合大學系統) | 104 | 陳瑩恩 | 八〇年代後期台灣農民運動的人民民主路線:社運工作室與農民聯盟為線索 | 陳光興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臺灣聯合大學系統) | 104 | 李豪善 | 馬華離散與酷兒政治: 論蔡明亮電影的華語流行音樂 | 劉紀蕙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臺灣聯合大學系統) | 103 | 倪拉 | 殺戮之外:1965-66印尼反共清洗之記憶與和解政治 | 陳光興/Hilmar Far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