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Flora & Fauna: Domestic Nature and Private Collecting in Reform Era Beijing
more新竹六燃的多重交織與轉化
主持人:賴雯淑
簡介
本研究採交叉(交織)理論為方法,探究文資保存活化路徑與該文資場域之歷史文化、多元族群、生態保育、城市發展所採取的策略,在相互交織下所產生的交叉性,以及這些交叉性又如何影響相關文化路徑、保存活化策略,以及引發的張力與辯論。多元交織性是一個理論框架,用於理解世界、事物或由數個個人身分的組合所引起的特殊問題、歧視和壓迫,交織性可用於識別個人或團體由於多種因素的組合而經歷的優缺點,這些相互交織和重疊的社會身份可能既賦權又壓迫。本研究所關注的「交叉性」是放置在「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新竹支廠」與「忠貞新村」眷村文化的文資保存、永續生活與生態保育這三個面向在相互作用下所產生的交叉性探究。涉及的議題有:(1) 二戰與殖民歷史跟多元族群的交叉、(2)文資保存與活化的交叉、(3)都市開發與生態保育的交叉,以及(4)永續生活與公平優質教育的交叉。本研究將針對以上四種交叉所可能存在的「交叉面與交叉性」,提供大眾討論的平台,以行動推動相關議題的探究。此研究計畫之核心目標在於探究如何在這些交叉性的交互作用下,進行藝術介入與知識生產,推動平等正義、共融和解的社會,打造融合共好的新竹生博物館。
計畫總覽 All Research Topics
歷史重估的探討
由第一個子計畫「記憶政治與治理技藝:國家、社會、族群與歷史的亞際研究」與第二個子計畫「後/冷戰文化影子下之亞際知識解殖」執行,結合歷史學、社會學、文學、思想史、經濟史、人類學、政治哲學等學科的跨領域研究。
當代問題的分析
由第三個子計畫「21世紀的未來政治經濟:中國崛起、新自由主義與新殖民主義」與第四個子計畫「老化的現代性、都市空間重構、遷移與底層形構」執行,主要由社會學、傳播學、都市研究、人類學、原住民研究、外籍勞工研究、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學者執行。
未來共生社會的構想
由第五個子計畫:「朝向亞際平等共生社會:公民參與、法律商榷、社會藝術介入、跨地連結」執行,由政治哲學、法律學、藝術研究與藝術創作等領域的學者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