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側記 徙居:印尼移工在台散記

2023-01-04

《徙居:印尼移工在台散記 / Lives from Perantauan》側記

文/陳曼晴(國立中央大學亞際文化學程碩士生)

 

2022年12月17日在新竹赤子Justkids舉辦的《徙居:印尼移工在台散記 / Lives from Perantauan》邀請到了王哥Ang Wang(東港外籍漁工)、吳庭寬(藝文工作者)、藍雨楨(藝文工作者)和江婉琦(《移工怎麼都在直播》作者),從不同的面向分享印尼勞工徙居台灣的故事。

 

開場以王哥(Ang Wang)的朗誦為這次的活動揭開序幕。除了在台灣東港擁有近二十年的工作經驗以外,王哥還身兼多職,包括詞曲創作人、樂團樂手、前東港震隆宮鼓陣「呴咧部隊」成員、以及東港印尼海員同鄉聯誼會(FOSPI)總會的巡守隊成員。開場誦詞作為他演出曲目的引言,充分展現了移工在面對困難時堅毅不屈的精神。第一首歌《Musibah(災難)》正正描繪了爪哇人在面對天然災害時的無力,以及同鄉間連結起來的心境。這首歌對爪哇人有深刻的意義,每當天然災害出現時,大家都會一起頌唱這首歌,互相激勵,因此王哥在台灣出現天災時,也會改編當中的歌詞,以歌聲安撫眾人的情緒。在演出的過程中,多多少少能感受到王哥的緊張。對比起氣候宜人的東港,來到風城,王哥笑言彈吉他的手指都變得僵硬。在溫暖的氛圍當中,他接著演出第二首歌《Keluhan(抱怨)》,傳達了移工面對工作困境時的心情。雖然在工作場域會遇到老闆的刁難、工作環境惡劣等困境,但是為了家人的生活安穩,他們還是必須要努力並且迅速地完成工作。王哥無奈地表示,在移工的生活中,快樂很多時候需要自己努力去尋找,但抱怨會自然而然地在工作中產生,盡顯外籍移工在台工作與生活的無奈。除了與工作有關的歌曲,王哥也有愛情相關的創作——《Dermaga Tongkang(東港)》。他透過歌曲記錄了移工出海捕漁歸來時,發現情人已經離開自己的悲憤心情。他的歌曲時刻提醒我們,移工的在台經驗不只有工作,更多的是台灣在地的生活。在演出的結尾王哥演唱了自己最喜歡的樂團——Slank的《Solidaritas(團結)》:「為甚麼要等到災難發生,世界才會團結?」(吳庭寬譯)。王哥希望藉由這首歌,傳達人人平等的精神。他認為人類不該以種族與年齡去做劃分,大家都應該得到平等的對待。雖然全場能夠聽懂印尼語歌詞的人不多,但在王哥的深情演繹下,在場的人都感受到他的真誠,以及關懷社會的心。在音樂的力量當中,變得「團結」。

 

活動的第二節由吳庭寬與藍雨楨分享他們與東港印尼海員們的相處點滴,以及他們在2022年加拿大溫哥華的台灣文化節(TAIWANfest Vancouver)和東港印尼漁工社群共同創作「西拉圖拉米」(Silaturahmi)的策展經驗。印尼語「西拉圖拉米」(Silaturahmi)擁有連結情誼與維繫關係的豐富意涵。在2019年時,庭寬、雨楨及接下來的演講者婉琦一起合作的「印尼移工藝文行動計畫」(Trans/Voices Project)找來了三組印尼的藝術家合作,與其他在台灣工作的印尼移工進行田野調查,並舉辦了一系列的工作坊,但當他們到東港的時候發現東港的漁民作業有很多規矩,因此不能輕易地舉辦活動或進行錄像,繼而改為在路邊播放電影給東港的漁工,這一次的合作成為了他們進入東港漁工社群的契機。他們緊密的合作關係,也造就了許多新穎的藝術計劃能夠發生,包含東港的印尼漁工社群導覽、東港漁工與屏東原住民長輩互相交流他們的航海經驗等等。種種的田野經驗也促成了庭寬與臺中1095文史工作室的合作,從最初研究高屏地區的移工組織的運作模式,到2021年這些資料都成為了勞工博物館的實體展覽,當中展出了許多移工們的工作以及生活用具。庭寬亦笑言,印尼移工們熱情地用工作及日常用品填滿了整個勞工博物館。

 

談到他們共同參與「西拉圖拉米」(Silaturahmi)的策展經驗,雨楨補充了「西拉圖拉米」也隱含著「建立關係本身是需要行動去實踐的,才能成為日常生活的共同經驗」的意味。因為一旦人與人之間失去連繫,他們的「西拉圖拉米」也就中斷了。之所以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台灣文化節展出不同的元素,是因為他們期望能夠完整地呈現印尼漁工在台灣生活的歷史脈絡,包括他們的生命故事;他們在東港建立的社群、建造的文化地標;他們對東港這個地方的歸屬感。而在這其中,他們又是如何把原鄉文化、視覺文化、音樂文化以及他們「西拉圖拉米」(Silaturahmi)的方式帶到台灣這片土地。以FOSPI(東港印尼海員同鄉聯誼會)為主的合作策展單位,他們重現了藍白帆布的場景、具有地方名產特色與地方名字繪畫的標誌以及移動式的東港清真寺的模型。仔細觀察東港的周遭,包括港口、船艙,都不難發現漁工的創意力。他們善於利用港邊隨手可得的五金器材以及日常生活的器物創作不同的藝術作品,同時也透過塗鴉,表達自我身分認同以及對工作環境的感受。而其中一個展品——耐用的藍白帆布——則是他們創造出一個聚會空間的器具,包括FOSPI討論會議、開齋節做禮拜時,都不難看到它的身影。作為屏東第一間清真寺,東港的清真寺是印尼漁工募款建造的,外部是一座普通民宅,內部都是由漁工們利用工作場景的工具自己創計。最特別的是,在清真寺的對面是一座九天玄女廟,但他們巧妙地與當地居民互相協調,製造出東港獨特的風景。穿著漁工設計T恤的庭寬與雨楨,雖然一直強調著是因為沒有帶冬天的衣服,但在場感受更多的是他們和東港漁工的「西拉圖拉米」(Silaturahmi)。

 

第三位講者江婉琦的講題為「​​看不見的直播:移工日常」。她的研究和寫作從日常觀察中展開。她首先提到了主流媒體對外籍移工的論述偏向二元,要不勵志感人;要不刻苦可憐,但她發現自己周遭的移工朋友都不在這些論述的光譜當中。帶著好奇心與疑問,婉琦在漁工們的網絡直播當中,找到了一些線索。在她2017年休學回到台南時,在朋友的推薦下打開了廣受移工社群喜愛的直播軟體「Bigo Live」。婉琦觀察到他們的直播場景大多是,看護在僱主家或醫院照顧老人的影片;漁工在漁場散步或在漁船上睡覺,以及廠工凌晨在工廠加班工作的樣貌。當中最吸引婉琦的是他們放近了睡覺的臉,她認為手機是一個很私密的東西,為甚麼移工喜歡直播自己在睡覺?在後來的長期觀察中,她發現是因為廠工、漁工或看護工作結束後,就會以個人或群體的形式進行線上直播。因為機會很難得,他們就算睡著了也不願意關掉自己的直播。報導人進行直播的原因除了能夠報告近況與分享經驗以外,也是彼此支持的網絡。它同時是傳達最新勞工資訊的平台。

 

接下來婉琦分享了自己在2015-2022年持續田調的現場觀察,讓她反思了「何謂真實?」從2014年開始,在台灣定期舉辦的移民工文學獎,評審都是台灣人,透過婉琦的觀察,他們都會帶有某種目光和期待去挑選得獎文章。某些移工會為了獲獎,揣摩評審的評分標準,寫得越來越有技巧或戲劇化,離自己真實的生活經驗越來越遙遠。誰去定義好的移工?與不好的移工?婉琦的困惑一直與她的田野經驗相互碰撞。從2021年出版的《歌自遠方來:印尼移工歌謠採集與場景書寫》中,婉琦觀察到了移工在音樂創作上的直白表達。歌曲作為他們在生活當中感情的抒發,接近了移工生活中能遇到的真實,例如《Rindu Sebatas Angan(思念只是幻影)》中,充分展現了創作者的情慾施展。及後兩個田野調查的經驗,包括看護R為了讓男友在婆婆家過夜,與僱主(婆婆的女兒)進行了一系到的談判與協調,以及「紅包」作為一種工作場域的交換,例如漁工協助當地人參與廟會或繞境後獲得的紅包和僱主給長期勞動的看護工紅包,作為剝削工作的悔疚補償,也讓她看到了議題以外的「真實」,因此也期望實踐自身對真實的追求,寫了《​​移工怎麼都在直播》一書,希望大家能夠「帶著自己的生命煩惱,與書中印尼人們的煩惱對話」。

更多活動花絮:點此連結

攝影:Mifta Fajriyah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

許秀孟|「豬瘟」:中國/世界肉食同構的百年時空之旅(「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