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側記 糾纏區帶:聲觸空間、雲端混雜織線與軟紀錄片的文化跨碼、// Soft:Doc — LH, SOLID, LETTERS, VOYANT — 堅固‧書信‧通靈者 影研會

2021-12-17

演講側記

 

糾纏區帶:聲觸空間、雲端混雜織線與軟紀錄片的文化跨碼、// Soft:Doc — LH, SOLID, LETTERS, VOYANT — 堅固‧書信‧通靈者 影研會

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 林玟君

 

 

十二月七日午後,由陽明交大應藝所的林欣怡副教授帶領的課程「跨文化電影:桌面紀錄片」衍生的座談「糾纏區帶:聲觸空間、雲端混雜織線與軟紀錄片的文化跨碼」和影研會「Soft:Doc — LH, SOLID, LETTERS, VOYANT — 堅固.書信.通靈者」在人社一館的應用藝術研究所舉行。與會者不僅有參與課程的同學們,還有對新媒體議題感興趣的理工學院同學以及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的劉紀蕙教授。

 

 

糾纏區帶(zone of entanglement)是林欣怡老師近年在田野現場和研究寫作感悟的命題,該命題的關鍵字是文化遷徙、文化翻譯與文化主體。涉入命題的相關參考有美國人類學者馬庫斯(George E. Marcus)提出的多點民族誌,加拿大哲學與多媒體學者瑪克絲(Laura U. Marks)的影像視觸理論,美國新媒體藝術理論學者馬諾維奇(Lev Manovich)的軟電影等。除此之外,也有在電影和田野實踐多棲的已故法國人類學家尚・胡許(Jean Rouch)和美籍越裔的鄭明河(Trinh T. Minh-ha)等人的相關作品,是擴張理論想像的地圖,並沿線「糾纏區帶」分出三個子題:「聲觸空間:跨文化電影的蒙太奇交織線束 」討論文化的流徙變形與糾纏區帶中的聲觸覺的糾纏線束;「觸視轉向:觸視覺與聲與翻譯的跨碼交涉」聚焦他舌—口音(Other Tongue)聽觸覺的分析,作為擾動異文化語言於觸視覺的干擾、放大或抹消;「雲端跨碼:軟電影、軟蒙太奇、軟紀錄片」圈限出在雲端資料庫中的化石檔案,相互連線成軟質場域的離散樣本,成為當代影像研究者的一個文化流徙考掘現場。

 

 

全球化語境下,採取人類學深描(Thick description)的研究行動應該如何調整視聽機具位置來適應他者參與多重現場的複數經歷?馬庫斯提出的多點民族誌是其一對應身體的行動分法,然而進入正題之前,林欣怡播放鄭明河的《姓越名南》與《遺忘越南》,並引述兩段鄭的著作中譯本《他方,在此處:遷居、逃難與邊界記事》的段落,試著讓與會者們思考影像畫面、聲音字幕和語言口音,如何用錯置的剪輯手法促成談論文化遷徙和族群離散的條件。鄭的電影抬升的問題意識是:聲音如果有記憶,那研究者要如何判斷記憶的來源?同時這個問題遂時勢替雲端資料庫的聲觸空間劃出可供召喚與追索的象限,即「聲音-口音」和「文字-圖像」的視聽差異。林欣怡說:「前者代表身份流徙,後者影像的文字——就像馬格利特的『這不是一根菸斗』——就不再只是字幕,則是圖像本身。」

 

如此碎片化的景觀,瑪克絲的視觸覺論述和她所提倡的影像的觸感將遭逢文化流徙的哪些變形?另外,聲音作為瑪克絲一個蓄意空缺的子題,格外深化討論文化跨碼與多域共性的重要性。林欣怡補充:「例如馬諾維奇所強調的,電影透過新媒體交互介面作用時,電影就是一個介面空間、程式語言和蒙太奇的組裝。例如書這個物質是經過語言文本的交互介面,螢幕則是進入電腦數學的交互介面。而電影——若將之設為一種物質表達——電影是發生在螢幕內部與外部,多向度空間的交互介面。所以此刻,媒體轉換已經成為文化的核心,所以研究者沒辦法迴避媒體轉換的觀察。電影轉換為錄像,錄像又轉換為多種格式成為數據。而數據又再轉換為其他格式,所以技術差異會抵銷影像差異,它當然會(無可避免)形成文化差異,因此研究者必須直面一個現象,電影是一種程式代碼蒙太奇,或是馬諾維其說的『Cinema as code』。」上述從多點民族誌、數位化檔案或是電影的流徙與精神的流徙,這些現象的多方交互使林欣怡開始思考,關於民族誌電影乃至跨文化電影的實驗性,或是數位的觀影模式和感官如何數位化的諸多議題,而一個研究者也不再是單一主體,是混雜的主體。

 

 

該如何啟動混雜主體的感知能力?桌面螢幕電影(desktop cinema)方法所製作的紀錄片,提供一個揭示、倒吊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之間觸覺級距的介面。影像製作者所屬的國族身份挾帶的物質群通過螢幕介面,讓文化的流徙變形派生無法辨識時間的任意空間(any-space-whatever)。它直接目睹糾纏區帶欲望指出的未來。面對歷史結構的分配不均,技能與技術差異生成的糾纏與纏結的偶然場景是體現多元生存樣貌的經驗感知模式,提供瞬間性閾限主體消長和交流。提供此種身體的活動區域,林欣怡引述英國人類學英格(Tim Ingold)討論環境感知的生態與生物參照,所提出的一種沒有明確疆界的交織線束(bundles of interwoven lines)構成的網格結構(meshwork),是流體群不斷游移世界並且交換訊號的網絡,並且也是跨文化電影的離散影像空間蒙太奇(spatial montage)流竄的場域,例如透過電子郵件、座談等,而不是影展。跨文化電影是小眾影像,而主流觀影經驗也無法驗證或理解這是少數族群的影像實踐。這是當代影像研究者需要著力深描的軟場景,包含語言的使用方式以及他舌口音所構成的雲端化石檔案進行交互考掘,其中對聽感的掌握是靠近跨文化主體執行翻譯、轉碼與跨碼旅程的重點。

 

講座尾聲,林欣怡援用新媒體藝術家路易斯.亨德森(Louis Henderson)他引入德勒茲的電影理論,填充泛靈論跟唯物主義的知識論間隙,所結構的影像具身、具地實現方針來回應講題稍早的討論,並接著播放Henderson使用考古視線投射的及物焦距所製成的《通靈者書信》(Lettres du Voyant)與《一切堅固》(All that is Solid),這兩部談論西非迦納世界政治邊緣的處境的紀錄片,去擴充在糾纏區帶之中主客體的聽覺和觸覺的離散性可能的知識調度為何,亦是「影像鬥爭之所」的覆信。

 

 

會後幾個學生的回應討論中,林玟君回應他舌口音的在影像中運作的能動性是提醒觀眾語言的政治性,尤其在《通靈者書信》的桌面螢幕紀錄片,這個象徵被搜尋引擎的搜尋結果筆數被凸顯出來。曾涵生認為安德森兩部作品有先後拍攝的邏輯,先推出螢幕紀錄片的景觀,再推出導演進入地方拍攝紀錄片的景觀,因此紀錄片的方法論引發知識論的不同。柯祖皓討論影像中看見的技術形塑了非裔主體的現代性,而這個因為技術附著的現代性並沒有隨著時間消散,反而凝結成雲端煙霧,是零碎但堅固的「你和我」(詳見《通》片引用的非洲殖民歷史畫面)。沈昕皜回想到曾在印尼當地拍攝影像並剪接成紀錄片的經驗,這個經驗讓他感到「一種無法真正在場的美學張力」,而在觀看完《通》片之後更加深這種間接經驗。在傳統與新穎的影像感知差異中,身為觀眾獲得的就是缺乏論述的經驗它可被辨識的途徑。

 

 

劉紀蕙教授注意到的是影片前後跟內部的悖論。有一段落提到 “Know your past” 而不是 “Know myself”;要認識你的歷史,而不是你自己。但是影像前後都將歷史與當前並置,那形成一個很大的諷刺,因為迦納在獨立的時候第一任總統是著名的後殖民理論者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他和共產世界都有很好的關係,可是英殖民時期的結構持續它自身。在影像中可以聽見恩克魯瑪的演講,也可以看見迦納年輕人在網咖和相關娛樂場所的活動,他們是如何在金屬回收業重複一種殖民結構。也可以看到民族的獻祭儀式也在現代化場景進行,那這也引發思考物種關係。

 

綜合整場討論與回應,林欣怡老師結語再次重申如果不細談文化跨碼,用過去的觀影經驗來進入桌面螢幕電影提供的身體經驗,或許會直接忽略需要被深描的間隙,落入陳舊的理解模式,那這也是身在糾纏區帶要避免的研究位置。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

許秀孟|「豬瘟」:中國/世界肉食同構的百年時空之旅(「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