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Publication

近期活動 Recent Activity


散颼颼文件展「脫機晾紙:自出版行動備忘」導覽暨放映(6/9加場)

more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Into the heads of Israel: “Izkor: Slaves of Memory” Screening & Siscussion with Filmmaker Eyal Sivan

more

電影與文化冷戰:美國外交與亞洲電影網絡的起源


出版時間|2024-06

作者|李尚峻(Sangjoon Lee)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9865470906

簡介

翻譯|萬象翻譯股份有限公司、鄧冰瑩
審校|楊子樵(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助理教授)


《電影與文化冷戰》探索了在冷戰政治高峰時期,新興獨立國家和殖民國家之間的跨國合作和競爭,如何形塑了二戰後的亞洲電影。李尚峻在對亞洲電影文化和產業的分析中,同時採用了全球和區域取向的研究方法。亞洲地區的新經濟格局和早期電影創業家間共通的戰後經驗,受到冷戰政治、美國文化外交,以及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期間更加旺盛的文化流動所影響。作者詳細審視此混亂時期的文化現實,並根據冷戰時期因「不結盟」運動的影不斷擴大而形成、破裂和重建的國際關係,在此脈絡下全面重建亞洲電影史。

 

作者闡述了當時東亞和東南亞電影界高層、創意人員、政策制定者及學者力求將他們受好萊塢啟發的體系產業化,進而擴大市場,並提高其文化產品的競爭力。為此,他們成立了亞洲電影製片人聯盟,共同主辦亞洲影展,並聯合製作電影。《電影與文化冷戰》闡明,亞洲戰後最初密集形成的電影製片人網絡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冷戰文化政治的結果和美國霸權的產物。在東京、新加坡、香港、吉隆坡等眾多城市舉辦的亞洲影展,是冷戰期間電影人才一年一度的展示場合,而中央情報局也藉此機會,建立並維持美國與亞洲之間在文化、政治和制度各方面的聯繫。《電影與文化冷戰》以躍然紙上的筆觸,高度還原了這段幾乎被遺忘的亞洲劇院和電影產業史。

 

【勘誤公告】

●封底書介,第二段,第二至三行:「為此,他們成立了亞洲電影製片人聯盟,共同主辦亞太影展,並聯合製作電影。」更正為「亞洲影展」。

●封底書介,第三段,第一行之文字:「在東京、新加坡、香港、吉隆玻等眾多城市舉辦的亞太影展,」更正為「亞洲影展」。

*   影展名稱之沿革:1954年創辦之「東南亞影展」,於1957年更名為「亞洲影展」,並於1983年更名為「亞太影展」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電影與文化冷戰:美國外交與亞洲電影網絡的起源

2024-06

more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2023-12

more

攝影之聲 35:AI生成術──世界作為數據

2023-10

more

From Social Visibility to Political Invisibility

2023-05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