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Opportunities

近期活動 Recent Activity


香港離散媒體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燃後》zine小誌

指導老師:賴雯淑

內容企劃:梁佑謙

執行編輯:呂彦青、梁佑謙、黃元欣、傅昀畇、勞泓理

漫畫設計:黃元欣

插畫設計:傅昀畇

視覺暨編排設計:梁佑謙、呂彦青

攝影:勞泓理

網站:沈君怡

編校:林冠吟、何平

特別感謝:沈致軒、吳謹為、何平、吳致怡、林瑋新、倪國榮、張清秀、蔡乙慈

創立《燃後》小誌的目的,我們希望透過報導和出版,邀請大家一起「走入六燃」,以移動的姿態和新的思維,進入這個隱喻空間,再次述說過去的歷史,並創造當下六燃的故事,讓這個充滿記憶、歷史的場域延續其社會文化生命。讓每一位參與者,都是六燃活歷史中的一個行動者、轉化者和創造者。期待曾經是戰爭燃料生產,歷經過戰火轟炸以及生命離散的新竹六燃,能在「燃後」繼續朝向未來,《燃後》的寓意就在於此,我們深信更精采富饒的「然後」即將在這片土壤抽芽生根。

發刊言

走入六燃──是偶然,也是必然

發刊言/總編輯 賴雯淑 副教授 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
作者按:本文部分改寫自《遇/預見六燃》賴雯淑個展作品集〈關鍵的2.1公里路〉一文。2022

天氣晴朗時,從對街看向六燃煙囪的樣貌。

從離鄉十六年到返臺教書十六年,一去一回剛好是兩個等距的雙圓,各自以十六年為直徑,成為三十二年之久的時間跨距,這之間也是一萬二千公里來回的移動。如今在新竹落腳,離六燃煙囪只有2.1公里,沿著清交小徑走到二戰歷史現場——新竹六燃,讓我有機會透過蜿蜒的期待再次與母親相見。

2018 年我帶著「活隱喻・活博物館:新竹生博物館」(Living Metaphor. Living Museum: Hsinchu Living Museum)的想法,走入曾經作為生產戰爭燃料的新竹六燃大煙囪廠房,開始執行保溫睦鄰駐站計畫。隔年策劃第一屆《六燃文件展》時,首先探問新竹這個城市對自我的定義或身份認取的問題,而針對一個城市做這樣的探問,其複雜度當然遠大於對個人的探問,因為這還涉及了這個城市的集體歷史、記憶、文化情結。也是在這段時期,我第一次聽到曾經在六燃大煙囪廠房工作的台籍員工王坤玉老先生,在紀錄片裡精神抖擻地以日語昂揚高唱出日本海軍軍歌《軍艦進行曲》和《六燃之歌》1。這讓我想起父親還在世時,日常閒暇也看日本書、聽日本歌。

語言和教育作為統治者的治理工具,在父母和我,以及身邊很多人的身上都留下清晰可辨的印記。出國讀書和工作是理解和重構自己的開始,發現統治者所使用的治理工具和手段、留下來的各種印記,早已成為各種有形和無形深層結構中的一部份。建構個人認同的這件工程已不單純是個人的事情,它必然也需要在體制內和體制外來回移動,不斷地檢視自己、觀察別人,有時,甚至無法迴避地會跟不同的思想價值系統正面對峙。

六燃保溫基地六棟眷舍廣場白天一景,這裡充滿著許多故事,
新舊記憶與物件交織的生活場域。

Halbwach(1980)2指出回憶無法脫離其社會脈絡,且具有集體性質。後來我才明白,只比王坤玉先生年長一歲的父親為何會喜歡唱日本歌,說日治時期的往事了,原來那是伴隨他們那一代出生、成長的主旋律。從那一刻起,我才深刻理解,當王坤玉先生跟父親在唱日文歌時,那不只是日文歌,伴隨著歌聲,還有一個深切的生命場景環繞著他們,其中歷歷再現著與他們的青春歲月有著密切關聯的人事物。也是當大煙囪成為我教學、研究、藝術實踐與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時,我跟受日本教育和黨國教育的父母親,以及與自身斷裂的生命地圖才真正地連接起來。 2019 年陽明交大六燃團隊與德國柏林的後劇場(Post Theater)聯手跨國製作國際六燃互動劇場《原諒・遺忘》(For-giving・For-getting)和《無/非紀念碑》(Nonuments)3。一步步地,關於保存、活化六燃二戰歷史現場的一些想法,也逐漸在我心中明晰起來:六燃場域的靈魂是由來自那個空間千千萬萬的故事所交織而成。也就是說,六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不是單一或個別的人事物或區塊,在規劃未來發展的同時,過往的二戰與眷村歷史也必須整體地被爬梳與理解。透過執行六燃計畫,我們試圖邀請民眾一起走入六燃、認識六燃、參與六燃、融入六燃,成為新竹六燃的一份子,當六燃成為自身的日常時,我們也許就更能理解:六燃對當代臺灣的整體意義可能是什麼?

當大眾在討論目前所推動的新竹六燃的保存與活化,又如何與正在公道五路周邊所進行的「竹科X基地」4新開發計劃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呢?也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重新脈絡化新竹六燃,凝聚認同感,描繪出一個即將到來的六燃博物館文化園區的可能輪廓,建構出共同的未來生活願景。眾一起走入六燃、認識六燃、參與六燃、融入六燃,成為新竹六燃的一份子,當六燃成為自身的日常時,我們也許就更能理解:六燃對當代臺灣的整體意義可能是什麼?

當大眾在討論目前所推動的新竹六燃的保存與活化,又如何與正在公道五路周邊所進行的「竹科X基地」5新開發計劃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呢?也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重新脈絡化新竹六燃,凝聚認同感,描繪出一個即將到來的六燃博物館文化園區的可能輪廓,建構出共同的未來生活願景。

Ricoeur(1986)認為:「主體的身份,既不是固定不移的,也不是隨意流動完全沒有任何穩定性。」6身份認同是根植於敘事,「講述一個故事就是述說誰做過什麼和怎樣做的」。當一位講述者在說自己生命故事的同時,也涉及其他相關的人物,是故,講述者和故事中的人物的主體性、身份認同,就透過故事情節(plots)的關聯性與一致性而被逐步建構給出。這就是李克爾所認為的:主體的建構需要透過敘事認同,是「人類通過敘事的中介作用所獲得的那一種身份認同」。

六燃保溫基地一景。

這是創立《燃後》小誌的目的,我們希望透過報導和出版,邀請大家一起「走入六燃」,以移動的姿態和新的思維,進入這個隱喻空間,再次述說過去的歷史,並創造當下六燃的故事,讓這個充滿記憶、歷史的場域延續其社會文化生命。讓每一位參與者,都是六燃活歷史中的一個行動者、轉化者和創造者。期待曾經是戰爭燃料生產,歷經過戰火轟炸以及生命離散的新竹六燃,能在「燃後」繼續朝向未來,《燃後》的寓意就在於此,我們深信更精采富饒的「然後」即將在這片土壤抽芽生根。

六燃保溫基地,這裡又會有甚麼故事在此發生呢?

1《大煙囪我的家》 [ 04 ] —六燃台籍員工:王坤玉 瀏覽日期2022/2/7
2 Maurice Halbwachs.1980. The Collective Mem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3 六燃國際互動劇場 瀏覽日期2022/2/7
4 竹科X產業創新園區 瀏覽日期2022/2/7
5 竹科X產業創新園區 瀏覽日期2022/2/7
6 Paul Ricoeur. 1984. Time and Narrative. Translated by Kathleen McLaughlin and David Pellaue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本期主題

一起走入六燃

文:梁佑謙

三年前,想都沒想過會在新竹展開一段生活,說起來一切都挺奇妙的。記得剛到新竹求學時,我沒有任何代步工具,對於這裡的東西南北一竅不通,只能憑著 Google 導航摸索著。那時無意間路過一處有著突兀但稱不上是高聳的煙囪,散發著年代感的地方,視覺印象僅暫留在茫茫腦海,不曾將它正式地歸順到長期記憶中。後來把機車從台南一口氣騎上了新竹後,我才有了探索這座風之城的慾望。如刀刃一般的強風迎面襲來,我這在南部自以為是的馳騁少年郎吃了鱉,在新竹像是被偷走鬍鬚的貓,毫無平衡感可言,那是不曾在我家鄉台南遇過的體感。有次不小心重心不穩,摔車栽倒在大馬路旁,手肘因與地面磨擦破皮的刺痛,讓我有了些許的機會停下來,定睛觀看自己「受難」的地方是個什麼樣──「喔!是這裡,那個有著大煙囪的地方。」皮膚被風劃過的觸感、手肘的疼痛是我對新竹初次卻深刻的記憶,而大煙囪也在此刻顯影。

後來真正開始認識六燃大煙囪,是一堂碩班的創作課程,我與夥伴被賴老師帶來此地做成果發表,當我們的作品在大煙囪下的保溫基地以投影的方式展現出來時,我想從那一刻開始我的生命便與六燃大煙囪有了千絲萬縷的關係。隨著我的碩班生活漸上軌道,認識的人越來越多,開始參加了許多舉辦在六燃的活動,週末影院、假日市集、文史走讀……等, 許許多多精彩的碩班生活,就這麼留了一些時間在那兒。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我重返校園生活的第二個暑假,六燃正舉辦著夏季的大活動,白天有著充滿生活感的市集,午後有著柔情的歌曲演唱,夜晚俱樂部主題的經典舞會,我與友人艱難又逗趣地學著雙人舞步,儘管仍是跳得歪七扭八,但那個夜晚卻是十足的開心。一個充滿生活況味的地方,有著情感流動的地方,六燃大煙囪的模樣在我內心漸漸清晰且立體了起來。

再後來,真正走入六燃的契機,我想應該是去年開始籌備至今的這本《燃後》創刊號吧!作為一群藝術設計生產與學習者的我們──呂彦青、黃元欣、傅昀畇、勞泓理,以及我等五人,各自懷揣著自身與六燃相遇的經驗,秉持創作者路線,以插畫圖文、漫畫、攝影與文字創作等多面向的企劃內容,與大家分享那份相聚在六燃的最初感動,訴說引領我們「走入」六燃引路人們的所見所聞,透過 ZINE 收藏每個人初次「走入」六燃的各種精彩故事。有著重要歷史意義的新竹六燃,在眾人走入之後,她原先停住的歷史時間便開始走動了,對於一個與她相識不過短短三年的我,那裡有著許多我重要且珍貴的回憶,那你們呢?準備好跟我們一起走入新竹六燃積累新的記憶嗎?

六燃工作站裡的人們

工作站人物:蔡乙慈、林瑋新

企劃:傅昀畇、梁佑謙

文字:梁佑謙、傅昀畇

插畫:傅昀畇


六燃保溫工作站裡少不了的他們──蔡乙慈、林瑋新,兩人有著學姊學弟難得的同校情誼,在分別畢業於中原大學景觀學系(現為地景建築學系)與研究所後,接續加入了六燃保溫團隊。兩位六燃工作站裡的靈魂人物,像活菌酵母一般,持續發酵、滾動著六燃裡的許多事物,例如:假日市集、週末電影院、藝術展演、生態與手作工作坊、六燃導覽等活動。他們是計畫主持人賴雯淑老師的左膀右臂,也是敦親睦鄰的第一線,一面與新竹文化局對接,讓政府單位透過他們的努力更加重視六燃這座重要的二戰歷史場域,一面要與現在生活於六燃周圍的鄰里建立良好關係,促進交流讓更多人走入六燃。這就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他倆是如何走入六燃的吧!

Q:是怎麼接觸六燃,並成為保溫工作站的一員呢?

慈:因為論文研究而一腳踏進了「新竹六燃」這座歷史場域,初次來到六燃看到大煙囪,還誤以為是糖廠或是焚化爐,但在加入趙家麟老師的研究室之後,慢慢地了解到這是一個二戰遺留至今的場域 而大煙囪內因為長時間停止運作,漸漸變成霜毛蝠的棲地,這樣的自然生態深受我的著迷。新竹六燃也成了我研究很重要的地方,因為蝙蝠,更想了解這裡人們生活的轉變,便開始從口述歷史、空間研究,生活面、生態面等慢慢地了解六燃、走入六燃,後來因賴雯淑老師的「六燃保溫計畫」而成了工作站的一員。

瑋:原本在室內設計工作室工作,但與自己期待的理念不符,所以就離職了。離職之後有機會在一場活動中再次遇到大學同科系研究所的學姊乙慈。緣分很奇妙,後來她邀請我一起加入賴老師的「六燃保溫計畫」,而新竹六燃也曾是我大學時期參與趙家麟老師課程的回憶。

Q:在六燃保溫工作站的工作什麼呢 

參與計畫到現在,有沒有觀察到大煙囪這座場域的轉變呢?
瑋:除了維持空間的環境美觀,以及場域導覽之外,我們也常常舉辦活動呦!為的就是要讓更多人了解「新竹六燃」。像是「六燃小學堂」就是一個能收穫滿滿六燃知識的活動,我們用這座場域本身的特色,從二戰工業史談到永續樸門設計,不僅讓大家理解六燃的身世,也讓大家看看轉型後的六燃,更有意識地朝向生活化的方式經營。

慈:我們也招募想對古蹟與生態感興趣的民眾,來六燃當導覽志工,有的則是雞舍志工協助我們照顧母雞們,每星期我們都有一次志工聚會,大家會帶著自家的拿手好菜,一起在六燃保溫空間共工共食呢!

從第一期保溫計畫以藝術介入為主的經營模式到保溫二更探討與居民生活面連結的經營,我們期待新竹六燃可以變成社區的客廳,現在常常有附近小學小朋友一下課就會自動地跑來六燃主動的介紹這座廠房給遊客們認識。

Q:在大煙囪工作與生活的日子裡,有特別印象深刻的事嗎?

瑋:印象最深的應該是第一次帶朋友進入六燃導覽的時候,我們到了一個有著鏡子的房間,那時出於好奇就照了照鏡子,其中一位比較有靈感的朋友就馬上要求我們趕緊離開。離開後,朋友才緩緩道出原委,說那時鏡中倒影的我們都不是自己原本的臉。因為那次的靈異經驗,更加深了我對這座歷史場域裡有著許多生命特殊磁場的感應,後來幾次的導覽中,也有些人會給我們回饋,說新竹六燃的磁場很特殊。

慈:2013到2018年新竹六燃曾有段空窗期,那五年間造成治安和衛生的破敗,使得附近民眾都對這座廠房很反感。初期進駐期間舉辦成果展時常被鄰居們反對,也有老一輩的眷村人因為反對日本文化、不喜歡日本人建造的六燃廠房,而希望改建成停車場。那時就在各種危難之下,透過導覽不斷地介紹著六燃的歷史,也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柔性地與民眾連結。現在我們開始走向生活面向,曾經反對的鄰里民眾也開始願意走入六燃,熱心地幫忙我們維護空間,也帶著剩食來照顧雞舍,真正地把新竹六燃當作自己生活的一環了呢!

Q:在六燃工作後的自我成長?

慈:其實直到現在還是會有許多比較激進的民眾,對新竹六燃提出許多質疑,而我們作為第一線的人員更是首當其衝,不管是協調、溝通都是需要花費相當程度的耐心,我也發現自己面對人事物的處理應對 EQ 變高,這也算是一種自我成長吧。

瑋:多元的嘗試應該是我最大的收穫!那時由詩人王小苗導演的《原諒・遺忘》六燃互動劇場裡,因為導演覺得我的氣質與劇中Juvenile 的形象相符,便邀請我擔綱演出,喚起了我曾經想讀北藝大戲劇系的夢想。而也因為工作契機,新竹在地雜誌《貢丸湯》也邀請了我拍攝一期的封面。這些機會都是我過去工作中不曾接觸到的。

Q:持續發酵的六燃,有沒有令你覺得期待的地方?

慈:隨著第二期計畫來到尾聲,儘管認為這份工作深具意義,不免還是會擔心計畫無法接續,也因此會期待能在有限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像新竹外來人口很多,這些島內移民大多都因工作而漸漸在新竹成家立業,若有機會能認識新竹六燃,並且接觸這座特別的歷史場域,或許就能更加認同生活所在的土地以及新竹工業發展的脈絡吧!讓新舊新竹人都能更加熱愛這片土地,是我們非常期待的。

瑋:保溫團隊一直在變動與調整,才漸漸變成現在的樣子。賴老師想做的是希望讓新竹六燃成一座在地博物館,隨著保溫計畫第三期即將開展,「新竹六燃學」的概念也漸漸清晰,期待我們能做的不只是文化局規範內的事務,而是能為在地、能為新竹六燃做得更多。

 

 

 

總編輯:賴雯淑

內容企劃:梁佑謙

執行編輯:呂彦青、梁佑謙、黃元欣、傅昀畇、勞泓理

漫畫設計:黃元欣

插畫設計:傅昀畇

視覺暨編排設計:梁佑謙、呂彦青

攝影:勞泓理

網站:沈君怡

編校:林冠吟、何平

印刷:慶餘數位輸出中心

特別感謝:沈致軒、吳謹為、何平、吳致怡、林瑋新、倪國榮、張清秀、蔡乙慈

 

指導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贊助單位: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務大數據研究中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
執行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新竹六燃博物館團隊
協力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燃後》zine網站連結

紙本《燃後》zine小誌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