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三十四期(2022年春季號)專題:再造歷史現場 出刊
2022-05-02
《文化研究》第三十四期(2022年春季號)專題:再造歷史現場 出刊
2016年文化部提出了「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將文化資產保存視為「重大公共投資」,企圖以文化形塑集體記憶,凝聚國民向心力和光榮感,並向國際展現臺灣的「軟實力」。在過去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與修復活用的基礎上,行政院強調,這些計畫更重視「人民與土地、歷史記憶的重要性」,並且「擴大到區域性的文化資產保存,進而以文化治理帶動城鄉發展,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文化保存整體政策,落實文化保存於民眾生活中」。
本期推出的「再造歷史現場」專題,由本刊編委陳瑞樺規劃和推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文標題與中文標題的語義落差,「再造」意味著重新模塑,而regeneration則有「再生」和「再次活化」使用的意味。如果說再造暗含著國家意識形態的重新包裝和賦義,那麼再生與再次活化則更貼近了文化部與地方期待歷史現場再利用,以「創意文化」帶動經濟發展的現實期待。
專題中的四篇文章(另有三篇敬請期待下期推出),分別從都市社會運動對文化與地產治理的挑戰和協商(顏亮一、張耕蓉),以及從常民保存、藝術展演、與地景記憶(許瀞文、賴雯淑和劉柳書琴)等角度著手,思考歷史現場如何再造,文化記憶如何保存(進一步討論,請見陳瑞樺的「專題導言」)。從實踐的位置上出發,這些論文一方面接受了「再造歷史現場」的時代意義,另一方面也質疑著歷史、空間與治理的關係,探討保存、修復與活用的辨證,以及歷史、記憶與所謂「現場」之間的曖昧與緊張。
〈「前鎮草衙」再造地方認同的實作〉這篇座談記錄,則將專題的關懷延伸到高雄的都會鐵鏽區,提醒我們文化實作如何嘗試改變地方認同與生活,從而開創新的共同體。這樣的地方史視角或許有助於調整由上而下預設出來的國家觀點,更能深化「再造」、「歷史」與「現場」三者間的多重連繫與緊張關係。
本期收錄的一般論文,雖然與「再造歷史現場」專題沒有直接關係,卻可以在思考的延伸中看到「現場」之於歷史和經驗的複雜性。江凱斌的論文討論在所謂的深度旅遊的脈絡中,文本再造著現場,而現場(聖地)也改變了旅遊的意義。鄭琪的文章對跨域串聯與政治動員的討論同樣賦予了連儂牆一種強烈的現場感和歷史感,強化了歷史與現場的思辨,深化了「創造」與「再造」之間的多重與跨域辨證,也讓我們體會到歷史的無所不在與毫無所依。
陳俊啟與呂正惠的兩篇書評亦是本期不可錯過的亮點。黃文倩於2021年9月推動了一場關於王德威老師編著之《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的討論:陳俊啟從文學史書寫的角度討論《新編》的特色與侷限,呂正惠則從中國文學史的議題切入,質問眾聲喧「華」的意義與遺忘。雖然兩位學者未必完全同意《新編》的企圖,但他們火花四射的評論足以彰顯《新編》為文學史與當代中國研究帶來的挑戰,值得讀者思考與跟進。
►►更多資訊請見:
【本刊網站】http://routerjcs.nctu.edu.tw/router/
【Facebook粉絲專頁】文化研究Router: A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目錄
編輯室報告:歷史與現場,記憶與創造
誌謝
專題:「再造歷史現場」
專題導言
00陳瑞樺
歷史現場與生活現場的記憶政治對話
專題論文
01顏亮一、張耕蓉
文化治理及其不滿:新莊街之都市運動
02許瀞文
再置哈瑪星:常民保存與歷史現場
03賴雯淑
六燃國際互動劇場《無/非紀念碑》的另類歷史書寫
04劉柳書琴
梅嘎蒗社的苦難:櫻花林下的內橫屏山隘勇線抵抗記憶
專題座談
05洪世謙 整理
勞動、戲劇、書寫:「前鎮草衙」再造地方認同的實作
學術論文
研究議題與紀要
06江凱斌
文本旅遊的系譜:從日本到台灣的概念轉變及修正
07鄭琪
作為空間實踐的另類媒體:臺灣在地連儂牆之考察
書評論壇:《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
08陳俊啟
「重思與構建」:有關《哈佛新編中國文學史》的幾點芻見
09呂正惠
何處尋找中國?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