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動 Recent Activity
Domenico Napolitano 2025 訪台講座:Organizational Studies and Disability: Identity Work, Accommodations, Accessibility
more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Flora & Fauna: Domestic Nature and Private Collecting in Reform Era Beijing
more遷移、不平等公民、批判法律研究
主持人:劉紀蕙、邱羽凡、潘美玲
21 世紀是高度遷移的時代。截至 2019 年為止,跨國移民已經累積到兩億七千兩百萬人,跨國移民的快速增加,部分是因為戰亂而逃離家鄉的難民,部分是被全球資本移動而遷徙的跨國移工。由於離開家園到異地生活與工作,成為了非公民,而遭受各種剝削、歧視、暴力,甚至無法維護基本人權,更對不同社會造成衝擊。在各地社會還沒有準備好因應這些全球牽動的社會變化之下,公民政治相對地使得內部殖民的情勢愈趨嚴重,全球勞力榨取模式的分析也更為重要。
目前以「全球脈絡下的遷移、物流、不平等公民」結合 12 個跨國學術機構,36 位國際資深學者,以及 24 位跨國年輕學者,NGO/CBO 組織、法律界人士以及人權團體,面對這些跨國移動勞力在接收國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共探造成這些侵犯基本人權的現象背後的構成因素以及解決之道。
此外,我們更為深化在地緣政治經濟牽動下的移動人口及其遭受不平等待遇的問題,包括外籍移工勞動權利、海上漁工非人待遇、人口販賣、強迫勞動、難民及無國籍者。我們探討造成不平等待遇的諸多因素,將提出批判法律研究,落實人權保障,思考移動者創造空間的能動性,並積極介入重新構想「公民」定義。
這些研究將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致力於高等教育優質化(SDGs-4) ,強調性別平等(SDGs-5) ,減少國內以及國家間邊緣人民的不平等(SDGs-10) ,倡議和平、正義與健全司法的訴求(SDGs-16) ,建立跨國合作聯盟的夥伴關係(SDGs-17), 期能創建具有包容性的平等共生社會。
更多活動成果請見: Migration, Unequal Citizens, and Critical Legal Studies
詳細介紹請見: 遷移、不平等公民、批判法律研究.pdf
113年成果報告暨114年計畫說明: 連結
研究議題包括
計畫總覽 All Research Topics
歷史重估的探討
由第一個子計畫「記憶政治與治理技藝:國家、社會、族群與歷史的亞際研究」與第二個子計畫「後/冷戰文化影子下之亞際知識解殖」執行,結合歷史學、社會學、文學、思想史、經濟史、人類學、政治哲學等學科的跨領域研究。
當代問題的分析
由第三個子計畫「21世紀的未來政治經濟:中國崛起、新自由主義與新殖民主義」與第四個子計畫「老化的現代性、都市空間重構、遷移與底層形構」執行,主要由社會學、傳播學、都市研究、人類學、原住民研究、外籍勞工研究、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學者執行。
未來共生社會的構想
由第五個子計畫:「朝向亞際平等共生社會:公民參與、法律商榷、社會藝術介入、跨地連結」執行,由政治哲學、法律學、藝術研究與藝術創作等領域的學者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