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活動 Recent Activity


Domenico Napolitano 2025 訪台講座:Organizational Studies and Disability: Identity Work, Accommodations, Accessibility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Flora & Fauna: Domestic Nature and Private Collecting in Reform Era Beijing

more

晶片時代與數位治理

主持人:劉紀蕙

        當前越演越烈的「晶片戰爭」所反映的現象,並不僅只是美中之間科技競爭與新形態的冷戰對峙,也透露了全球資本積累模式以及世界政治經濟體系的轉型。21世紀企業導向的資本操作,具體展現於高科技產業原材料與生產環節供應鏈的掌控,以及技術壟斷與規範制定的主導權。高科技生產與數位化治理模式,促成了各種政策、制度、機構、法律以及意識形態的形成;伴隨著企業導向的資本累積,也造成了各種稀有金屬資源的掠取、供應鏈與生產控制的地緣政治,更以不同方式作用於不同的社會。除了數位技術在生活各個層面提供的便利,以及各種社交貿易平台連結的迅速之外,高科技產業發展也改變了勞動遷移的路徑與勞力剝削的模式,勞動力供應鏈的改變,更發展了數位追蹤與數位監控等集權治理模式。各種物質條件的改變與科技技術的發展,也更促使不同地緣政治對立方式的巨大改變。

「晶片戰爭」具體透露了21世紀中國崛起之後造成的國際政治板塊的移動。短短二十年間,我們目睹了中國帶動的「一帶一路」計畫,從陸地絲路到海上絲路與數位絲路,牽動了東南亞、南亞、中亞、歐洲、非洲以及中南美洲,展開了新型態的空間秩序爭奪之勢。台海緊張關係持續存在,而在當前的晶片戰爭中,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更佔據了極為重要而敏感的地緣政治位置。台灣的台積電(TSMC)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之一,為蘋果、Nvidia、AMD提供先進晶片,成為半導體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積電也已經在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設廠的同時,中國也宣稱要在不受美國的技術壟斷與封鎖的限制,在2025年獨立發展出晶片。

       半導體技術對於所有現代基礎產業,都已經扮演了關鍵角色,使得晶片的生產及供應鏈的穩定性,成為一個國家經濟自主性和安全的關鍵。作為物質基礎和基礎設施,晶片執行多種功能,包括算法、計算、設計、差異化、文件處理、記憶、執行與自動化。更重要的是,半導體技術在各種軍事系統與國家安全中更快速地取代了傳統戰爭模式,除了無人機、網路攻擊、基礎設施攻擊之外,更可以進行稀有金屬資源掠奪、數位技術封鎖與制裁、數位貨幣壟斷、自動化戰爭、資訊戰、數據武器化、5G技術壟斷等等。在這個物質基礎之上,半導體產業不僅僅得到國家的支持,國家也積極需求這些技術,推動這個產業。

本研究群要思考的問題是:

  1. 21世紀的晶片地緣政治如何刺激了當前新冷戰的戰略部署?
  2. 晶片產業帶動的數位化自動技術,如何加速了資本擴張與自動運作,並且重塑了生產-供應鏈的後勤部署與基礎設施?
  3. 數位科技如何滲透進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展開了新形態的治理技術,改變了勞動的模式,並塑造了新形式的勞力剝削?
  4. 針對這些晶片數位產業帶動的發展,各地社會能夠有什麼樣的回應措施與介入行動?

        我們在中心成立了「晶片時代與數位治理」研究群。我們也邀請與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長期合作的TARN國際學者,包括印度、澳洲、德國、波蘭、義大利、香港及台灣,共同探討這個21世紀受到中國崛起以及數位產業衝擊而帶來結構性變化的世界政治經濟體系,進行理論性與各地社會實證研究的探討。


詳細介紹請見: 檔案
113年成果報告暨114年計畫說明: 連結


研究議題包括

數位天下的新世界秩序及其全球脈絡下的衝擊劉紀蕙
「解讀」台灣晶片產業的模式潘美玲
數位遠距勞動關係之法律保障—個別與集體勞動法交錯暨競爭法、性別平等之觀點邱羽凡
中國勞動遷移過程中的數位網絡與數位治理劉子愷
市集中的藝術:DTP零工經濟、不穩定性與加爾各答的數位日常Abhijit Roy
通用型人工智慧對人類勞動的影響李光錫
智慧城市與海底電纜:亞非海域生成中的霸權主義致穎
智慧城市與海底電纜:亞非海域生成中的霸權主義莫奴
關於孟加拉和南亞羅興亞難民的安全化與排斥政策:以印度為例的網絡安全與數位基礎設施孟妮可
「晶片」策略與技術如何改變亞洲的「移民」與「流動」?浦南
探討數位威權主義與中國模式在尼泊爾的影響卓瑪慈仁
上海和台北的科技園區土地徵收李齊
中國數位絲綢之路倡議中的非洲南部:在世界新秩序中追求主體性龍傑寧
數位治理、性別平等與假新聞:性別假訊息在中歐和東歐的傳播凱奇娜
重探臺灣的戰略自主辯論:在以晶片為核心的新冷戰中,臺灣如何在美中壓力下尋求戰略迴旋空間?Megha Shrivastava
權力的組裝:一帶一路倡議與哈薩克的發展論述韓安安
中國數位絲綢之路與晶片導向地緣政治:臺印視角出發的批判分析研究台印雙邊合作計畫 ICSSR-NSTC Project, 2025.1-2026.12

計畫總覽 All Research Topics


歷史重估的探討

由第一個子計畫「記憶政治與治理技藝:國家、社會、族群與歷史的亞際研究」與第二個子計畫「後/冷戰文化影子下之亞際知識解殖」執行,結合歷史學、社會學、文學、思想史、經濟史、人類學、政治哲學等學科的跨領域研究。

當代問題的分析

由第三個子計畫「21世紀的未來政治經濟:中國崛起、新自由主義與新殖民主義」與第四個子計畫「老化的現代性、都市空間重構、遷移與底層形構」執行,主要由社會學、傳播學、都市研究、人類學、原住民研究、外籍勞工研究、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學者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