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活動 Recent Activity


香港離散媒體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戰後世界政經脈絡下的歷史記憶:東南亞各國世遺申請與國族認同的政治經濟分析

主持人:陽明交通大學人社系黃紹恆

簡介

本研究由交通大學人社系黃紹恆提出

將針對東南亞各國世界遺產申請文本進行分析,並透過田野調查方式,訪問當地與世界遺產有關之產官學人士,蒐集其對該國世界遺產的看法,及所帶來之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各方面的效果或影響;本研究尤其重視華人及該國華人歷史在其國家共同歷史記憶所占位置,以及世界遺產所帶經濟效益的調查。二戰結束後,東南亞原為歐美列強殖民統治的地區,先後成立新興的獨立國家。這些新興國家要從殖民時代「複合社會」要走向由多民族所構成的「國民國家」並非易事,如何撰述合乎新國家共同需求的歷史,成為其建國過程的重要工作之一。此過程及其結果自然有「包括殖民、去殖民與後殖民的歷史過程,亞洲現代性與國家暴力,冷戰與後冷戰的文化意識形態與政治經濟區域結構導致的社會內部分化」種種的意涵。泰國雖說始終維持獨立國家的局面,然而其由多民族所共構之「複合社會」,與其他新興國家亦有相似之處;在面對周邊國家朝向多民族「國民國家」邁進的氛圍中,其國族認同不免受到影響,其歷史記憶的內容亦因此而有所變化。這些東南亞國家近年來積極透過聯合國UNESCO的「世界遺產公約」,申請將古蹟列為世界遺產。要取得UNESCO世界遺產的登錄,必先提出申請文本,而且必須自述該申請物件成為世遺六項標準的那幾項。不言自明,從所提出的歷史遺跡項目本身及在申請文本自述該項目所具歷史意義或價值,已經呈現了特殊的記憶政治以及知識生產,也直接反映出申請國對其本國歷史認知或記憶之操作。申請文本的分析,因此成為吾人了解如戰後泰國以及其他東南亞新興國家如何(重新)建立及書寫其作為「國民國家」所需歷史記憶之最佳材料。此外,作為國際旅遊工業的觀光資源,其經濟效益多半是主要原因;換個角度看這種變化,亦可說在所謂「全球化」的浪潮中,相對較貧窮的開發中國家所處困境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