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活動 Recent Activity


21世紀批判性策展:公共空間、新媒體以及地緣政治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亞際社會的不平等公民以及法律商榷:跨國合作 GHI 平台

主持人:邱羽凡、劉紀蕙

研究員:劉紀蕙、邱羽凡、陳克倫、浦南(Poonam Sharma), Jonathan Parhusip、李齊、岑建興( Raymond Lim)


研究目標:本子計畫銜接總計畫所探討的「衝突、正義、解殖」,從跨國遷移以及勞動力流動的面向,從社會衝突現場理解問題癥結,分析社會不平等的不同構成因素。本研究群透過學校與社會的對話,靠近社會現象以及NGO組織,並透過跨國合作的平台「全球人文學校」 (Consortium of Humanities Centers and Institutes),和國際學者共同分析社會不平等之歷史脈絡、當代政治經濟因素、以及各國法律與實際問題之間的斷裂。我們的目的在於設法拓展知識介入、法律商榷、政策形成、跨地連結的知識實踐模式,希望能夠刺激更多不同型態的知識生產與知識解殖,並嘗試以批判法律與介入政策形成之方式,持續修正社會不平等的問題,以承擔面對台灣的社會責任與學術貢獻。

本子計畫的研究目的在於探討社會各種形式的社會不平等,尤其是移工、難民、非公民以及無國籍者的生存困境,進行學校與社會的對話,並結合NGO/CBO組織的經驗,推動學術研究介入以及法律商榷行動與政策形成。本研究群結合校內外教師以及研究生研究員,一起推動研究計畫。

本計畫同時透過「全球人文研究中心聯盟」(Consortium of Humanities Centers and Institutes),結合跨國研究團隊,進行「全球人文學校」(Global Humanities Institute,簡稱GHI)計畫:「全球脈絡下的遷移、物流、不平等公民」(Migration, Logistics, and Unequal Citizens in the Global Contexts)(2019-2021)。這個「全球人文學校」獲得全球人文中心聯盟(Consortium of Humanities Centers and Institutes)與Mellon Foundation獎助(2019- 2021)。https://ghi2020.web.nctu.edu.tw/。本計畫連結12個跨國學術機構的夥伴關係,36位國際資深學者,以及24位跨國年輕學者,持續三年。過程中,我們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並擴展其他國家的學術夥伴關係。

我們共同的目標,在於針對全球脈絡下第三世界國家內部不同形式的社會衝突與不平等,尤其是大量遷徙之下的難民、移動勞工、無國籍人士、人口販賣,結合跨領域學者的研究,共同探討不同社會形成嚴重排擠性的歧視、壓迫、暴力的心態、法律與機構。我們也透過學者與跨國非政府組織的經驗交流,思考如何提出更具有包容性的論述,以及修正不適當法律與政策的提案。

我們聚焦於跨國遷移與不平等公民的議題,原因是,二十一世紀是高度遷移的時代。根據聯合國統計局(UNSD)的資料,截至2019年為止,跨國移民已經累積到兩億七千兩百萬人,比起2000年的一億七千三百萬的跨國移民人數,多出了一億多人口。比起1960年的七千萬人,則多出了兩億人口。跨國移民的快速增加,部分是因為戰亂而逃離家鄉的難民,部分是被全球資本移動而遷徙的跨國移工。當前跨國移民中,亞洲就有八千三百萬人,佔全球跨國移動人口的三分之一。這些跨國移動人口從根本上改變了21世紀各地社會的面貌。由於離開家園到異地生活與工作,成為了非公民,而遭受各種剝削、歧視、暴力,甚至無法維護基本人權,更對不同社會造成衝擊。在各地社會還沒有準備好因應這些全球牽動的社會變化之下,公民政治相對地使得內部殖民的情勢愈趨嚴重,全球勞力榨取的物流體系拓撲分析也更為重要。

然而,由於亞洲國家的跨國移工都屬於臨時性的「客工」,雖然仍舊可能停留超過十年,卻因為沒有居留證,而備受歧視與虐待,甚至被多重剝削。亞洲國家二戰之後的建國過程,也壓迫或是驅離眾多不同宗教或是不同族群的境內人民,而造成大量難民。這些跨國遷移的人民,在21世紀,數量倍增,生存困境也更嚴峻。跨國合作計畫「當前全球脈絡下的遷移、物流與不平等公民」的具體研究問題如下:

1. 21世紀新自由主義資本全球化的脈絡之下,亞洲地區的跨國遷移,如何反映出全球資本與區域地緣政治牽動的軌跡?

2. 物流體系所執行的功能—運送物資、人力、商品、資訊—如何反映出各國政府以及跨國資本的共構?

3. 亞洲地區的跨國移工在各地所面對的處境,如何凸顯出延續殖民時期的種族主義以及區隔公民位階的勞力榨取模式?

我們未來將持續深化GHI的跨國合作,結合東北亞、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的研究機構、研究學者以及非政府組織,繼續落實跨國研究研究的合作平台。我們將會透過雙邊/多邊學術會議、學術研究論壇、跨國研究生工作坊,交流學術研究以及教學心得,累積為跨國編輯出版、線上資源共享、跨國勞動力流動之法律與政策比較與白皮書,移動勞工人權公約的國內法化等工作。

研究議題包括

共同體難題與不平等公民陽明交通大學社文所劉紀蕙
新自由主義奴隸制度的物流體系:法律製造非法空間陽明交通大學社文所劉紀蕙(2019-2021)
CHCI-GHI跨國計畫—全球脈絡下的遷移、物流、不平等公民陽明交通大學社文所劉紀蕙(2019-2021)
跨國勞動剝削與台灣「客工」法政策之檢討:以移工雇主轉換自由之法規範限制為中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 邱羽凡副教授(2019-2020)
法律退場?強迫勞動?外籍漁工與海上勞動基準之檢討與重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 邱羽凡副教授(2021-2022)
移工權益、法律商榷與跨地連結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炯志(2018-2020)
跨國勞力遷移的制度、網絡與空間形塑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炯志(2018-2020)
非正規移民的政治角色和「模棱兩可」的公民權概念——以亞洲現代民主國家為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浦南(2020-2022)
全球大流行及移動者權益: NGOs論壇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研究生研究員岑建興(2020-2021)
經濟特區:資本主義邊界的例外治理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李齊(2021-2022)
榨取海洋,剝削勞力:台灣漁業中的印尼漁工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貝納森(2021-2022)
移工影展(2019)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炯志,陽明交大亞際學程岑建興(2019)
異質空間:重探新竹工業區&周邊 此計畫已結束。執行期程: 2018/1~2020/7陽明交通大學社文所林淑芬
跨國勞力遷移的制度、網絡與空間形塑 此計畫已結束。執行期程: 2018/1~2020/7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炯志
新疆界:重組科學城 此計畫已結束。執行期程: 2018/1~2020/7陽明交通大學人社系莊雅仲
老化的現代性 此計畫已結束。執行期程: 2018/1-2019/4陽明交通大學社文所朱元鴻
現代性技術:原住民偏鄉道路基礎設施 此計畫已結束。執行期程: 2018/1-2019/4 陽明交通大學人社系林文玲
底層階級與社會隱形結構 此計畫已結束。執行期程: 2018/1~2020/7陽明交通大學社文所客座教授布洛薩Alain Bross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