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馬來西亞影展在台灣」系列演講(一) 達因賽益 電影中的傳統/現代表現:《巫醫》與《靈魂交替》

2019-04-26

「馬來西亞影展在台灣」系列演講(一)
達因賽益 電影中的傳統/現代表現:《巫醫》與《靈魂交替》
 Grappling with representations of tradition/modernity in Dain Said's films:Dukun (2018) and Interchange (2016)

講者:Khoo Gaik Cheng (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
時間:2019/04/26 (五), 1pm-3pm
地點:國立交通大學人文電影館,人社二館3樓
*英文演講 Lecture in English
   
講者簡介
Khoo Gaik Cheng是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電影與電視副教授,教授東南亞電影、後殖民理論和後人類主義等課程。她是東南亞電影研討會協會的創辦人,至今已步入第十年。目前她正和Thomas Barker和Mary Ainslie合編《Southeast Asia on Screen: From Independence to Financial Crisis (1945-1997)》。她的著作包括Reclaiming Adat: Contemporary Malaysian Film and Literature (NUS Press, 2006),以及不少有關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電影的期刊和專書文章。與此同時,她也研究食物、身份和遺產,馬來西亞的韓國移民社群、現代性、時間性與幸福感,還有榴蓮的全球化等課題。她也是諾丁漢大學亞洲研究院主任,籌劃一系列關於食物、生態和永續性的活動,名為「Forgotten and Future Foods」。

回應人:雷智宇(交大社文所碩士生)
雷智宇目前在交通大學社文所攻讀碩士學位,除了寫作、獨立研究、翻譯以外,也持續參與不少社會政治計劃,並與其他文化行動者合作。他在吉隆坡創辦的社群組織「街頭書坊」(Buku Jalanan)是個推廣文化識讀的街頭圖書館運動,由一群組織鬆散的文化和知識工作者共同探索將知識生產去中心化的模式。他也是「Idearaya」的節目總監,那是一個關於思想與知識的節慶活動,聚集東南亞知識圈、公民社會和社區組織者等草根社群,推動進步論述。另外,他也創辦「LiteraCity」文學之城這個關注吉隆坡的文學文化繪製計劃。


馬來西亞電影在焦慮的年代試圖處理各種問題,例如社會文化和政治議題、族群關係、性別不平等、人權侵犯、表達自由和國族敘事等。我早期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以「世界主義」把握馬來西亞獨立電影人的協作計劃,以解釋歷史學家蘇密曼達(Sumit Mandal)所說的「跨族群團結」(Khoo 2007)。本次影展放映的電影,大部分都反映了這種世界主義態度(透過對族群他者的敏感刻畫,顯示對他族文化的開放態度,且受到國際電影風格的影響)。不過,這些年的電影工業、技術,和獨立電影群體本身已有顯著變化,世界主義的架構已難以容納和適用在所有馬來西亞電影。本演講討論達因賽益的兩部電影《巫醫》(2018)和《靈魂交替》(2016),它們的場景皆設定在都市,卻有神秘元素存在。藉此,我將回應本次影展的主題,討論「焦慮的年代」中馬來西亞現代性的問題。
 
我通過時間性和空間性的概念來解讀《巫醫》和《靈魂交替》,指出一種網狀或循環的現代性概念,得以避開並解構經常被視為對立的傳統/現代、過去/現在、殖民/後殖民,反而將他們結合並認為他們具有相關性。如同Walter Mignolo(2011)所述,現代性受到殖民性的制約,西方現代性也有他的陰暗面,即殖民主義。馬來西亞或其他東南亞電影中不斷出現的鬼魂、神秘元素、巫術信仰和變異的陰性,雖可正面地解讀為現代性的多元化展現,或假定一個「另類」或「亞洲」現代性的存在,然而,這個說法卻是主權交還給歐洲現代性,視之為現代性在全球發散的源頭(Friedman 2015)。概念上而言,大部分馬來西亞恐怖片呈現的傳統,反映了攸關我們現代性狀況的後殖民焦慮,無論是關於現代性益處的矛盾情緒(如家庭關係的疏遠)或是文化滯後之感,如馬來西亞「不夠現代」、不夠科學,或仍未能摒棄愚笨的迷信等。
 
我試圖解讀《靈魂交替》中,那不反映現實工人階級警察攝影師所應居住的整潔現代建築,還有象徵馬來西亞警局的藍白建築。傳統婆羅洲歷史人物出現在超級現代城市,暗示回到早期區域歷史的重要:它提醒馬來西亞觀者,都市馬來西亞深根於馬來群島。我將分析,《巫醫》和《靈魂交替》不止呈現出(以蘇門答臘巫醫或婆羅洲Tingang部落為形式的)過去,依然糾纏著殖民/後殖民不公的現在,而這些不公只要獲妥善處理就可安息;這兩部電影還展現了現在和過去(和過去的未來)在時間延續性之下深深纏繞。因此,傳統和現代性被絆在一起,同時逐步形成未必線性的發展形式。透過這樣的解讀,我希望能進一步充實Friedman和Mignolo的在地現代性連結計劃。

近期活動 Recent Activities


21世紀批判性策展:公共空間、新媒體以及地緣政治

2024-03-25 - 2024-05-10

more

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2024-03-27 - 2024-05-03

more

台島西部「流域改」讀書會/走讀【走讀場一|桃園】

2024-04-15 - 2024-05-15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