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認同與跨越的環境之羽-當代阿美族與鳥的交纏關聯
2023-11-20
主題|認同與跨越的環境之羽-當代阿美族與鳥的交纏關聯
講師|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時間|2023年10月24日(三)下午14:30-16:30
地點|人社三館 HC105演講廳
側記|張琦昀(族群與文化碩士班學生)
活動資訊|https://iccs.chss.nycu.edu.tw/zh/activity.php?USN=1366&project_id=11
所屬子計畫|21世紀環境危機與多物種正義:邁向多於人的解殖、藝術介入與社會行動
子計畫主持人|蔡晏霖、劉紀蕙、賴雯淑 教授
開場的晏霖老師就人類學理論轉向,說明近年人類學者的關懷,在於和自然跟文化以及人類跟非人類這樣的二分法思維框架進行對話。從事阿美族研究的講者宜澤老師帶來的講題也將帶給我們新的觀點。
講者首先介紹民族學的背景,東部阿美族社群分為五群,北部的南勢群在花蓮溪出口一代,鹽寮丘陵地附近。而南勢群有四大聚落,講者最熟悉的村落lidaw里漏是其中之一,最接近海岸邊。
接著讓我們了解兩個觀念,分別是「祭儀地景」特定祭儀需要使用的地方,以及「環境偏移」在原有地理生態下,環境壓力與人為運用的轉變使地景認識有所改變。環境偏移結合祭儀地景,讓我們認知當阿美族人在特定傳統儀式需要使用位置時,他可能看到的景色跟百年前的狀況會差很多,或是被迫轉移到別的地方,再包括因為地方環境的變動,改變阿美族人在環境的使用。影響阿美族人環境使用的背景包括日治時代開始的土地私有化、持續到八零年代的海岸線軍事化、工業化工廠林立。環境使用因此改變的事件有,1945年終戰前,lidaw里漏部落固定至海邊辦的船祭改至神社做參拜、年齡階級賽跑路線的變動。
lidaw里漏部落的歲時祭儀活動,傳統上有兩段農業循環,第一段是年底宣布小米播種的時間,這個時間有一個將鳥藏起來的活動,另一個是小米播種下去的踩地活動;第二段是稻米種的種植,第二期稻作結束後進行換工捕鳥共食祭,兩個段落皆影響到後面的儀式活動,上述儀式活動在後文有更詳細的說明。
阿美族三類儀式物種與飲食關係,除了講題的「鳥」以外,還包括豬和魚,三者和南勢阿美族產生互動關聯,以下聚焦於鳥的部分。
不同鳥在特定活動有重要意義,牠們向人說話,像是cikolid褐頭鷦鶯飛上天鳴叫,讓族人辨識方位。另外鳥也作為社會組織的身分認定,過去阿美族男子所配戴的華麗羽冠,需要藍腹鷴的兩支白色尾羽,而成年人需要八到十二支不等的白色尾羽。鳥在儀式中有很多和人的互動關係,長老會化身如同老鷹的身分,抓取著白衣如同雉雞的少年,沒被身後追趕的長老抓到者,得進入下一年齡階級,完成儀式的跨越。
第一部分說明「鳥跟年齡階級的關係」。神話傳說中的鳥類,雉雞、竹雞等溫馴鳥類被阿美族人認為牠們是具備德行的種類,反而老鷹對族人來說不太具勇武意義,而藍腹鷴、白雉雞才是漂亮的表現。另一個神話「阿里卡蓋」巨人的故事跟動植物有很多互動,族人只有用五節芒做成的武器porong才能打敗阿里卡蓋,另一說是族人要編羽冠始能和阿里卡蓋跑步速度相當,帶著鳥的力量取得勝利。現場播放了Suming舒米恩的歌曲《Kapah o A'tolan》, MV中儘管沒有呈現羽冠的樣子,但是大量羽毛意向對於阿美族青年仍有重要象徵。
進階賽跑活動在每隔七年的當年八月第二週舉行,老人家偕同青年用白雉雞進行祭拜,並且帶著雞墊後追趕青年,最後當場做宰殺。使用雞而非猛禽是因雉雞「成群活動」對族人具重要性。一週後要感謝白雉雞賜予能夠跑回集會所祭拜的力量,在這之前年齡階級需在從前老人家乘坐膠筏的活動位置或是先前聚會的地方進行野外訓練,然而現因堤外的海巡管制,訓練地點已往內移動。
雉雞、藍腹鷴開始慢慢消失和男子被迫從事港口、離海鐵路的建設有關,靠近海邊的捕鳥場跟著消失。原先羽冠用藍腹鷴的白色尾羽製作,上面再裝飾一點某些鷹鷲的深色羽毛,現以長鵝毛及深色雞毛取代。沒有捕捉後轉為服飾製作。
第三部分談到「特定儀式實踐和性別分工」,當代由女性擔任祭司,在每年九月底到十月巫師祭結束後,祭司進行Tala Omah,改變自己沾染神明活動的氣息。同時最年長的祭司要跟家裡的男性借用teker捕鳥器,在捕鳥器前端圓圈上綁幾支巫師祭時除穢用的薑葉。巫師祭時為避免亂飛的鳥干擾靈力,薑葉象徵被收束起來的鳥。為了維持田間的循環,祭司邊喚鳥名,一邊將鳥釋放,所喚的鳥種多是「候鳥」,顯現阿美族人的環境意識。
第四部份為「和族人相關的鳥和棲地的變化」,十一月底會進行pakalahok to liliw換工捕鳥共食,以收割稻穀抓到的鳥作為犒賞,確認換工結拜的互動關係仍然存在。紅冠水雞等常在田地附近活動而不離開的鳥類會被捕捉,在換工活動中「留鳥」相對受到關注。現捕捉鳥的方式以張網取代teker捕鳥器,這個現象可看見鳥以及阿美族人能做的活動受各類型基礎設施的限制。
到了當代鳥類活動變成展示的狀態,2021年南昌阿美博物館的「鳥與軌跡」展覽,對族人來說,日常生活中目擊鳥都是成群活動的樣子,當展式單隻鳥類時,令人倍感疏離,鳥的自由度沒出現的同時亦沒有形成跟鳥親密互動的感覺。
最後是花蓮溪口被劃歸為國家級濕地後,開始以公民平台方式整合相關的議題,也邀請了里漏部落加入討論。過程中注意不同面向,生態上關注小燕鷗繁殖的同時也留意部落裡需要辦活動的情境。小燕鷗也從過去少被族人注意,到現在被提醒要小心,形成跟鳥的新互動。
結論說明三個與阿美族生活有關的鳥類特徵,分別是鳥類作為男性階級進階與巫師靈力增強的象徵物、鳥類作為傳統領域轉變與跨越領域都市化的行動物件以及鳥類作為人際關係,物種網絡,與環境變化的糾纏者。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