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Activities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4/15放映場|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放映電影:

  • 離散藍調:希臘 Rembetika:My Rembetika Blues
  • 傳統舞蹈新性別:薩摩亞羅傑斯舞團THE ROGERS
  • 月亮.男人Man Under The Moon

日期 Date: April 15th, May 20th, 2024

時間 Time:10:10am.-13:00pm (Mon.)

地點 Venue:陽明交通大學光復校區人文電影館 

 

 

側記作者: 張珈瑀 (陽明交大亞際學程碩士生 )

活動口譯:郭蔓儀 (清華大學亞際學程碩士生)

主持人: 劉紀蕙 Prof.Joyce C.H.Liu (陽明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
線上與談人: 呂心純 Lu, Hsin-Chun(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2024臺灣民族誌影展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首場以三部圍繞著社會邊緣族群故事的紀錄片開展。分別為《離散藍調:希臘 Rembetika:My Rembetika Blues》、《傳統舞蹈新性別:薩摩亞羅傑斯舞團THE ROGERS》、《月亮.男人Man Under The Moon》。影展首場邀請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呂心純老師擔任映後與談人。

 

第一部紀錄片《離散藍調:希臘 Rembetika:My Rembetika Blues》 以「Rembetika」一種在流亡和街頭誕生的音樂做為紀錄片主軸爬梳了Rembetika作為一種對於希臘文化極其重要的樂種如何在悠遠的歷史中豐富其文化內涵。導演瑪莉.祖爾納齊從追溯自身祖先遷移史為起點,從土耳其到澳洲雪梨,跨越地理與時間的長河,瑪莉從家族軼事中,敏銳地觀察到這個起源於 20 世紀初,以大量人口遷移為背影產生的樂種訴說著難民、移民人口生活困境下的故事。Rembetika作為一種精神寄託不僅形成一種特殊的族群語言也呈現出音樂與移民互相建構的歷史故事。

 

《傳統舞蹈新性別:薩摩亞羅傑斯舞團THE ROGERS》將鏡頭轉到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上,關注薩摩亞內首個跨性別男人群體。片中導演用鏡頭記錄著以跨性別男群體組成的舞團The Rogers成員背後的人生故事。面對不被家人接受而被趕出家門的性別認同困境、找到伴侶並受家人祝福的喜悅、透過舞團站上舞台被看見等等,導演的鏡頭揭露這群跨性別男族群在島嶼社會中作為邊緣群體的挑戰與可能。

 

最後的《月亮.男人Man Under The Moon》將鏡頭轉回台灣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2000年的台灣正準備建造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大樓。鏡頭述說著那群建造起台北101大樓確曾為被看見的一群來自太巴塱部落的阿美族技工。月亮男人,離月亮最近的男人,代表的是八零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支撐起台灣發展建設的一群勞工。月亮男人的背後卻是不為人知的辛酸。從事高風險行業的職業傷害、與家庭分隔兩地的時光、以及逐漸式微的部落文化…。

 

映後,呂心純老師也指出邊緣群體作為三部紀錄片中明顯可見的主體皆利用音樂或是舞蹈以不同的形式做為強而有力的發聲媒介。音樂打破了社會或文化的界線讓他們得以的被看見或聽見。音樂與舞蹈作為一種特別有共感力的媒介使得邊緣的群體利用這個特殊的符號得以與跨越隔閡與社會對話。身體同樣作為一種符碼突破了文字或是語言的侷限性傳達出私人的情感,讓觀影者同樣可以進入情緒共感的空間。

但同時作為長期研究緬甸邊界離散族群的研究學者,呂老師也指出這種媒介雖然常見於離散族群、移民、流動人口的情感宣發,但因為其帶有的隱喻性,創作背後多層次的符碼意義也無法被直觀地完整解讀。對於影像工作者來說,在特殊的環境背景下,例如官方的嚴厲審查制度、或是長期處在社會邊緣因而培養出帶有敏感度的自我審查機制,如何能精準地抓取符碼的複雜性變成一件有挑戰性的事。時間的長期投入可能會是重要的手段。

 

20世紀上半葉因為國族主義的興起,許多原本共融的文化、群體被迫越趨離散,這個離散對於身分的認同、家園的表述造成極大的挑戰跟影響,這個觀點也可見於三部紀錄片中。身體、認知、文化的感應如何重新理解跟建構對於離散人口第二代、第三代變成至關重要的課題。

 

針對《離散藍調:希臘 Rembetika:My Rembetika Blues》,同學們分別針對Rembetika此樂種何以成為希臘文化重要標的物以及對於多元種族何以在離散的背景中得以找到自身的身分認同提出問題。呂心純老師認為,音樂作為一種媒介,本身即是隨著歷史一同變動,它的內涵因此不斷地豐富與擴充,並非一成不變;而隨著電影流行的關係,進一步打破了音樂原有的階級侷限性,使其走向更廣泛且可共鳴,這些原因造就了Rembetika本身在希臘文化身分認同中重要的地位。而對於離散群體的第二、三代來說,可以觀察到外顯文化與文化表述間經常是斷裂的,如何在破碎斷裂的傳統與歷史中找到定位對離散群體是常見的課題。

 

影片中,音樂作為媒介傳遞創作族群的聲音,對此,有同學提出影片中的藝術往往以隱喻呈現,但若藝術變得明確時會有甚麼變化呢?對於藝術的複雜性我們可以從何處理解?呂心純老師回應,儘管藝術變得明確,不過社會及文化背景不同的藝術家在揀選與呈現材料時會有不同的考量,並且經常會為了達到某些政治、經濟或社會目的,而產生相當異質的呈現方式;同時也為了保有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使其帶有複雜的表述層次。比如說Rembetika的歌曲表現,不單是歌詞富有表述空間,就連嗓音、和聲、彈奏手法、樂團編制等要素,都有可能隱含特定目的及藝術性。因此有時候藝術不必被解釋得很滿,觀眾可以保留一些空間,讓音樂、藝術自己述說本身,而這部分可留待藝術學界來做詮釋分析。

 

有同學也指出在《月亮.男人Man Under The Moon》中,可以觀察到臺灣經濟結構下不得不犧牲的群體,同時反映出勞動分工的階序性。階序不僅在主流與邊緣群體間存在,同時邊緣內部也具有更明顯不可動搖的階序關係。對此呂老師也補充,我們可以觀察到一種在特定自然環境下生活的族群所養成的身體慣習,這會讓他們傾向選擇特定性質的工作。例如,聚居地濱臨海岸的海岸阿美族人在身體慣習及生活習僻上,許多人傾向海洋漁業的工作;居住在高山的布農族可能較偏向緯度較高的工作環境,例如林業。如此熟悉的成長環境帶領身體在不自覺中朝向一種特定勞動工作的發展。

最後,以緬甸移民研究為專長的呂心純老師鼓勵大家更多的去關懷身旁這些邊緣的族群,我們的關注與聆聽對於邊緣群體來說是莫大的重要。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