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2023 ACS Institute|台灣漁港紀行

2023-12-07

作者 / Aubrey Fanani, Chang Wen-Chi (張文祈), Jonathan Parhusip, and Qi Li (李齊)
翻譯 / 李齊
校對 / 張文祈

 

  作為2023 ACS Institute 「21世紀解殖計畫」的後續活動,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組織了為期四天的台灣南部田野行程,調研台灣的港口運作,以及東南亞移工在台灣遠洋漁業的勞動狀況。受邀參與本次田野行程的學者來自移動與遷移研究、文化研究及批判法學等專業背景。

高雄港 & 國立中山大學圓桌論壇

  8月15日,團隊參訪高雄港務局,並與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局、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的官員座談。

  高雄港是台灣第一大港,佔地1,871公頃,水域範圍15,865公頃,擁有131條航線。在高雄自由貿易港內,設立了快速通關區,免除貨品相關稅費,貨物可在港區內加工、貼標籤、組裝、倉儲。在高雄及周邊地區的漁港,包括高雄、前鎮、旗津、小港、東港等,生活著大量的外籍漁工。根據台灣漁業署提供的資料,台灣船隻每年聘僱的外籍漁工約2.4萬人,其中七成的漁工來自印尼,兩成來自菲律賓,其餘來自越南、中國大陸等地。

  由於台灣採行外籍漁工聘僱雙軌制,只有在台灣境內聘僱的外籍漁工才能受勞動基準法保護,台灣遠洋漁船如在境外聘僱外籍漁工,則無需遵從境內相關勞動法令,而是另由《遠洋漁業條例》等漁業法令管制,這些法令對於勞動權益的保障有著極大缺陷,使得台灣船隻上境外聘僱的漁工極易陷入過勞、工資拖欠、虐待、強迫勞動和人口販運的危險勞動環境之中。

  關於團隊所關切的、在高雄港的外籍漁工與海員的勞動保障問題,港務局提供的數據和說明有限。為了更深入地討論跨國漁業和港口物流的問題,8月16日,田野團隊受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邀請,於中山大學舉辦圓桌論壇。圓桌論壇由萬毓澤(Innov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主編、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主持。來自中山大學的多位教師,包括洪世謙(哲學研究所)、戴遠雄(哲學研究所)和許家豪(西灣學院),共同參與了圓桌論壇的籌備、組織及討論。

  圓桌論壇主題圍繞著義大利波隆納大學政治哲學教授Sandro Mezzadra和澳洲西雪梨大學文化與社會系教授Brett Neilson近年來關於全球資本主義、港口城市、難民及移民問題、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文本展開討論。與會學者,包括Bernd Kasparek (柏林洪堡大學)、Jonathan S. Parhusip (陽明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劉紀蕙 (陽明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Manuela Bojadžijev (柏林洪堡大學歐洲人類學和柏林移民研究院)、Michiel Hoornick (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及發展學院)、Ned Rossiter (西雪梨大學文化與社會系)、楊雅雯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邱羽凡 (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等,就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全球動力、邊界和公民治理技術、二十一世紀政治經濟結構和解殖計畫的可能性等議題,提出了詳實的問題框架和當代語境分析。

  8月16日晚,Sandro Mezzadra教授於高雄三餘書店進行公開演講。演講由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戴遠雄助理教授主持,主題為「廢奴的人類願景:疆界鬥爭、遷移與移動自由」。受到美國廢奴運動思想的啟發,Sandro Mezzadra以「人」的概念作為思考晚近地中海難民危機的起點。他還分析了歐洲海洋邊境機構的嬗變,強調移民的「頑強」對於邊境機構的衝擊,並檢視了由移民所起的邊界運動和團結實踐的種種新興形式。

高雄海星海員中心

  經過了兩天的學術對話,團隊開始實地探訪外籍漁工社群。8月17日,我們參訪了高雄海星海員中心和前鎮漁港。

  海星海員中心的阮神父向我們介紹了海星的使命,以及他們向外籍漁工和海員提供的具體服務。高雄海星海員中心成立於1971年,其原初使命是為在越南戰爭中受傷療養的美國士兵提供服務。海星海員中心現今遍佈於全球各國116個港口,努力為數百萬名從事航運和漁業的人們提供服務。
 

阮神父介紹高雄海星海員中心的工作和使命。

 

  1992年台灣政府修改法令,允許來自菲律賓、越南、泰國和印尼的外籍移工進入台灣從事特定的行業,補充當地短缺的勞動力。然而,在不懂當地語言的情形下,漁工極可能面臨強迫勞動。他們常為了償還母國仲介費用而負債。除此之外,他們還必須在狹小的遠洋漁船上長時間的工作。

  不管他們的工作條件有多麼惡劣,台灣的東南亞漁工很難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他們只能從事大多數人不願意做的苦工。由於高雄和屏東的漁港地區外籍漁工數量不斷增加,1999年,海星海員中心開始向移民、海員、漁工、和人口販運受害者提供社會服務,不分宗教和種族背景,以解決和保護他們的物質、人道、法律需求,並提供心靈上的支持。

  海星海員中心向漁工提供的服務包括:拜訪船隻和漁港、調查強迫勞動和人口販運案件、提供社會化服務、教育、精神支持、組織身心健康的活動、建立聯繫網絡、倡議,以及為漁工提供救濟和相關建議。在超過二十年的時間裡,海星海員中心已庇護了超過2100名漁工,其中包含人口販運的受害者。
 

在高雄海星海員中心與阮神父合照。

 

前鎮漁港

  Jonathan Parhusip長期研究印尼移工社群。在他的帶領下,我們走訪了前鎮漁港。

 

Jonathan Parhusip 帶領團隊走訪前鎮漁港。

  台灣的遠洋漁業實力位居世界第一,年產值約400億新台幣,因此備受國際矚目。根據非政府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數據,「全球每三片鮪魚生魚片,就有一片來自台灣船隊。」而前鎮漁港,正是這如此巨大的漁獲產能的重心。


前鎮漁港。

  除了近海船隻外,前鎮漁港主要停泊著CT6至CT8(200噸至1000噸)的遠洋漁船。在前鎮漁港停靠的遠洋漁船中,除了台灣籍船舶,還有不同國家的船旗。這些是「權宜船」(Flag of Convenience, FOC)。這種常見的漁業商業模式使得船主得以透過將船隻註冊在特定的國家,達到減稅,以及逃避監管、財產披露和強制財產處分等目的;船主只需由船旗國的司法管轄,從而在商業和稅負上降低成本。

東港漁港

  繼在海星海員中心和前鎮漁港觀察、討論高雄港區域外籍漁工和海員的危脆生命,團隊於8月18日前往與高雄相距48公里的屏東縣,參訪東港清真寺、鹽埔漁港和東港印尼海員同鄉聯誼會(FOSPI)總部,見證印尼漁工社群在台灣的另一種生命旅程。長期關注並投入東港印尼漁工社群生活的藝術工作者吳庭寬,與我們分享了在鹽埔與東港的印尼漁工,如何經由協商與奮鬥以爭取尊嚴生活的故事。​​

吳庭寬向團隊介紹東港清真寺的歷史。

東港清真寺

  東港清真寺是東港印尼漁工生活的一個重要場所。這座清真寺是屏東地區的第一座清真寺,也是在台灣的印尼勞工共同所有、集資建造的最大的清真寺。由於印尼漁工多數為穆斯林,清真寺是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FOSPI(成立於2006-2007年間)的組織下,2007年中,東港的印尼漁工社群在東港發起建立第一座清真寺。起初,為了祈禱和學習《古蘭經》,漁工們租用了東港豐漁街34-1號的兩層小樓。後來,屋主想要以新台幣400萬的價格出售這棟樓。

  2014年,經過多年的募款,漁工們終於籌集足夠的錢來買下這棟樓,但屋主卻反悔了。因此,FOSPI另尋他址,他們想找一個既負擔得起,也可以改建為清真寺的房子。他們終於在2016年找到了一棟三層建築,位於一座小宮廟對面,價格也合理(550萬新台幣)。他們花了兩年的時間重建清真寺。2018年2月18日,清真寺舉辦了落成典禮。


東港清真寺的雕飾,由漁工們利用塑膠墊子手工製成。

  離開東港清真寺後,團隊參訪了東隆宮。東隆宮始建於1706年,清光緒二十年毀於水災,後遷址東港重建。東隆宮是迎王祭典的王船建造之處。迎王祭典是當地為了紀念溫王爺而舉行的宗教儀式。迎王祭典每三年舉辦一次,旨在驅逐惡靈,祈福平安。除了當地居民,東南亞漁工們也積極參與長達一週的祭典活動。漁工們說,迎王祭典的傳統近似印尼爪哇島北海岸的漁業傳統。參與迎王祭典時,印尼漁工們不僅想起了家鄉,同時也想藉此表達對海洋的感激,祈求出海平安、滿載而歸。

鹽埔漁港

  在鹽埔漁港,團隊走訪了印尼和菲律賓漁工曾經生活的Kampoa聚落。2012年,外籍漁工們建造了Kampoa聚落。2022年底,遭地方政府迫遷之後,他們被安置在新的地點。舊聚落建在漁港旁的荒地上,備有乾淨的水、衛生間和休憩的空間——對外籍漁工而言,這些是最基本的,卻也是最缺乏的生活設施。

  年復一年,這裡形成了小小的聚落社群。外籍漁工種了芒果樹、香蕉樹和其他植物。這些植物仍然佇立在那裡。每個來使用聚落設施的移工,都會在頂篷上掛著的浮標球裡放一點錢,這個浮標球,就是他們的存錢罐。這些錢被用來維護聚落和支付水電費。他們也建造了祈禱室。

  漁工們向團隊談起,在新的安置點,生活並不舒服,因為政府安裝了很多監控攝影機,24小時盯著他們。聚落領袖說,新地方看起來更高級,卻時刻提醒著他們,自己並不屬於這裡。

 

舊Kampoa聚落裡的藍色浮標球。

聚落遭迫遷前的Kampoa清真寺。

東港印尼海員同鄉聯誼會

  FOSPI於2006-2007年間成立,由東港的12個印尼同鄉會組成,現今已有超過2,300名成員。FOSPI致力於為東港的印尼移工社群提供精神支持、爭取勞工權益、參與東港清真寺的建立,並協助身在異國他鄉的印尼漁工處理各種勞資糾紛,提供政策宣導。

  團隊在Jonathan的協助下,在FOSPI總部與漁工交談。Jonathan為大家介紹了FOSPI創設的過程、如何努力在漁港內爭取空間,還有FOSPI參與「要求漁船安裝Wi-Fi」倡議運動的過程(可參考「Wi-Fi Now for Fishers’s Rights! 漁工勞權人權立即實現」主頁,了解這個正在進行的倡議運動:https://www.facebook.com/WiFiNowForFishersRights/)。身為外籍漁工、FOSPI的會計,同時也是一名音樂人的王哥,彈奏了自己創作的歌曲,與團隊分享他在歌曲中表達的流離失所、孤獨和絕望的心境。王哥說,他和朋友們會創作這些歌曲,也是為了打發在船上和港邊的無聊時光。

 

王哥在FOSPI頂樓彈奏自己寫的歌。

與FOSPI成員的合照。

—————
2023 ACS Institute: 台灣漁港田野

時間:2023年8月15-18日
地點:台灣高雄市、屏東縣
主辦: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
協辦: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Innov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國際期刊)

團隊成員
Aubrey Fanani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學程)
Bernd Kasparek (柏林洪堡大學)
Bonny Ling (Work Better Innovations)
Brett Neilson (西雪梨大學文化與社會系)
張文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
許家豪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
洪世謙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Jonathan S. Parhusip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劉紀蕙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
Manuela Bojadžijev (柏林洪堡大學歐洲人類學和柏林移民研究院)
Michiel Hoornick (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及發展學院)
Ned Rossiter (西雪梨大學文化與社會系)
萬毓澤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李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Sandro Mezzadra (義大利波隆納大學政治哲學教授)
戴遠雄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吳庭寬 (獨立研究者/策展人)
楊雅雯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邱羽凡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