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Mobile Genders: The Trans* Journeys of Chinese Students in Australia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2022-2023 YEAR BOOK

more

交大x德國後劇場 攜手製作六燃國際互動劇場11/15-17世界首演

2019-11-18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國立交通大學和德國後劇場(post theater)聯合製作的六燃國際互動劇場,將於11月15日、16日、17日三晚於「原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 新竹支廠」的大廣場舉行世界首演,此次推出的兩劇《原諒.遺忘》(For-giving, For-getting)和《無/非 紀念碑》(Nonuments),是新竹生博物館(Hsinchu Living Museum)的重要內容之一;將以深厚的人文省思出發,以智慧科技融合劇場表演來進行對人的關懷,對歷史的探究,更是在新竹進行深化紮根,與國際社會對話的行動!

六燃劇場製作團隊規模高達50餘人,除了德國後劇場的兩位藝術總監Max Schumacher 和Hiroko Tanahashi 親自擔任《無/非 紀念碑》的導演與寫劇本的工作;交大的畢業校友王怡婷、黃法宓也聯袂投入《原諒.遺忘》的導演與編劇、陳映儒擔任執行製作。在六燃計劃總主持人,也是應用藝術研究所賴雯淑教授領軍下,交大跨領域藝術團隊再次號召交大資工系林一平、音樂所董昭民、建築所凌天三位教授,以及劇場界知名、深具潛力的演員們,透過藝術跨域合作、IoTtalk物聯網科技、互動劇場的異域結盟,投入再造歷史現場的實踐行動,也同時展開跨國、跨領域的時空對話。

新竹六燃大煙囪廠房基地為原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的部份工業建築遺構,於距今七十六年前的昭和18年(1943年)開始興建,是二戰時期日本在台灣建置之重要燃料工廠,在當時是亞洲最先進的高科技軍事工業設施之一,主要是製造航空燃料添加劑異辛烷。二戰結束後,燃料廠因日軍撤離而停止運作,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由空軍工程連隊進駐,之後逐漸成為極為特殊的「樓中屋」眷村聚落,大型廠房的內部住著日常居民,而超過一甲子的眷村故事,都印記這個戰爭多次交疊的歷史時空中。

劇場作品演繹曾在六燃發生的生命故事,除了是向與「原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 」所有相關的人事物致意外,也折射出這段關於台灣的殖民二戰史。將forgiving, forgetting轉化為 for-giving, for-getting,帶出「原諒是為了給予;遺忘是來自拿取」的潛意涵;《無/非 紀念碑》(nonuments)源自monument紀念碑一字,但後劇場藝術總監Max Schumacher 將m刪除,以n來取而代之,使其成為特殊名詞—— nonuments 無/非 紀念碑,它是指涉「無」紀念碑,或「非」紀念碑,否定了紀念碑是為了長遠未來或世代相傳」的概念。

這次的六燃劇場具有:在台灣二戰六燃特定場域演出、在新竹進行世界首演、台灣與德國柏林聯手的國際製作、互動媒體加上全新科技、五十位國際藝術家的參與、全新音樂及影像與文本、採用智慧手機結合 IoTtalk與 AiPOLLING 投票系統,邀請現場觀眾以集體參與的方式共創二戰紀念碑、共構台灣二戰史等七項特色。主辦單位在演出前將安排新竹六燃大煙囪廠房的導覽活動,表演後還另有安排交流座談會,可與劇場工作團隊一起對談。

六燃計劃總主持人賴雯淑教授提出:「現場觀眾一起使用IoTtalk科技建置數位紀念碑,是否跨越了科技藝術的範疇,進入了誰可以豎立紀念碑?誰擁有話語權的議題思辨?」這段話同時指出「平民」在歷史書寫上不可或缺的位置。台、徳創作團隊非常期待這次的劇場演出,能引領觀眾進入新竹六燃這個活隱喻空間,一起啟動另類的歷史書寫,在展開遺忘、記憶、原諒的各種對話中,再造我們的歷史現場,建構活博物館,共同展望台灣希望的未來。

(圖由交大提供/1.六燃國際互動劇場收藏版酷卡。3.六燃國際互動劇場收藏版酷卡。3.原諒・遺忘(For-giving, For-getting)演員劇照。)

轉載自:https://today.line.me/TW/pc/article/99knpe?utm_source=lineshare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114年度入學招生

2024-12-13

more

徵稿啟事:AI時代的數位社會 | CJD

2024-10-30

more

徵求: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學生研究小組計畫

2024-09-30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