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宏 多媒體與概念策展
2017-11-30
時間:下午1:30-4:20
地點:交通大學人社二館106A研討室
主辦單位:國立交通大學&台聯大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亞際文化研究國際學位學程(台聯大系統)
在本次演講的第一部份,黃建宏老師將以過往的一些展覽經驗和正在進行的計劃,與在座諸位分享他所遇到的困難。
黃老師首先談及他以往的策展作品《NG的羅曼史》,梗畫廊,主要展示2000年左右從學院出來的一群藝術家。因受到British young artist運動的啟發,這些新的藝術家不想與以往的藝術家一起談沈重的歷史,想要有一些感性的藝術創造。這些藝術家從網路上學習,認為自己捲入了被文化殖民的狀態。他們挪用同時期外國藝術家的創作觀念,同時對之反諷。
後來,他找到策展的方式,認為在研究、論述之外,有更進一步的作展覽的必要。展覽並非結果的呈現,而是其過程。以“EMU”為例,E為數位化,M為行動化,U為雲端化。這個策展作品試圖討論在科技環境裡,台灣的藝術家產生了什麼變化。尋找有哪些藝術家因為數位環境的變化而出現了新的表達形式,從傳統繪畫到新的社區行動。
接著,黃建宏從陳界仁的1978-1986入手,而非更多人所關注的他從1996年開始的創作,討論陳界仁的創作過程。陳界仁在1986-1987突然停止創作,直到1996年以清晰的創作思路重新出現。1978年陳界仁高中畢業,創作了他人生中第一場行為藝術,他到河邊撿石頭,回家編號,希望用這些石頭蓋房子。在這段時間,他經歷了被黃建宏稱為para-Colonial situation的狀態。這些討論構成了陳界仁在創作爆發時期的思想力量基礎。
演講的第二部分為藝術家陳暢的經驗分享。陳暢(Abby Chen)是來自美國舊金山的策展人,她介紹了以往在美國及中國各城市的策展經歷,包括一系列圍繞女性權益的展覽如「我們」(WOMEN)、集體發聲行動「我可以騷,你不能擾」等,分享了眾多有關女權政治議題的藝術計劃如何進行,以及進行過程中的反思。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Into the heads of Israel: “Izkor: Slaves of Memory” Screening & Siscussion with Filmmaker Eyal Sivan
2024-05-13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