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李慧鈴|孔乙己的長衫(「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孔乙己的長衫
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生 李慧鈴

 

2023年2月底,「學歷不但是敲門磚,也是我下不來的高檯,更是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引燃社交平台,引起廣泛討論。這是失意書生的哀歎,也顯露出當代中國的問題一角。


《孔乙己》是魯迅的短篇小說,1919年4月發表於《新青年》第六卷。早在1923年,《孔乙己》就已被選入民國教材,後又被編進國中課本。上個世紀,有學者已看出孔乙己與現代知識分子的共性:「時至今日,知識者的自我評價(自我立志)與社會實際地位的反差,還不是依然存在,甚至有日益增大的趨勢。這種反差所顯示的知識分子地位、命運的悲劇性與荒謬性,豈只『孔乙己』一人而已,豈只『孔乙己』那個時代而已。」


隨著討論深入,「孔乙己文學」橫空出世,將當下困境歸結於讀書。「如果我沒有上過大學,那我一定心安理得的去打螺絲,可是沒有如果。」「如果我沒讀過書,我可以找別的活做,可我偏偏讀過書。」這種表達,讓人想到《平凡的世界》(1982)中,關於孫少平回到雙水村後的描寫。「誰讓你讀了那麼些書,又知道了雙水村以外的還有一個大世界……如果你從小就在這個天地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現在就會和眾鄉親抱同一理想……不幸的是,你知道得太多了,思考得太多了,因此才有了這種不能為周圍人所理解的苦惱……」苦悶背後的癥結,是精神上的追求與現實的無法匹配。


之後,有討論者重提「讀書無用論」。參與熱議的主要群體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畢業生,讚同者多能在孔乙己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同為讀書人、經濟拮据、沒有工作。「知識改變命運」的信條崩塌,與教育問題密不可分,就業困難是直接原因,背後也隱含對體力勞動的輕視。「孔乙己的長衫」不僅存在於中國,同樣存在於其他國家,階級偏見和知識分子的清高是普遍問題。


如果孔乙己不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會過得更好嗎?工作的敲門磚是學歷的重要價值,但不是唯一價值。現在的年輕人面臨價值重建、理想重建、生活重建的根本性問題。如何重新尋路,或可參考魯迅的建議:不妨聽聽年長者的話;「尋找似乎可走的路」走;要聯合起來。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