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29|21世紀批判性策展:公共空間、新媒體以及地緣政治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側記|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

2024-05-09

講座側記: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
日期:2024年4月12日(10:00-12:00)
講者:劉東(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與談人:王智明(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側記撰文:李慧鈴(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生)

講者:劉東

劉東是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聯合培養博士生(2022-2023),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左翼文學研究、東北文學與文化研究,中美文化交流史研究,目前也在從事胡適海外佚信的蒐集與整理工作。

本次講座內容,方向源自講者的博士論文:《跨域流動中的文學與政治——重繪「東北作家群」的認知地圖(1931-1948)》。劉東從講座的海報談起,绛紅色濾鏡浮潛於拼接的東北青年作家群圖片之間,正是其在「東北作家群」研究中想呈現的感覺:「潮」與「人」的辯證。他想要討論的,正是「東北作家群」與中國左翼文學、國際左翼文學運動之間的關係。「東北作家群」指在1930s-1950s以東北題材在關內文壇突然成名的一群青年作家。中國左翼文學並不是觀照這一作家群體的新視野,但在過往研究中,對於「東北作家群」的個人經驗及其眼中的左翼文學世界的重視似乎不足。講座副標題「『東北作家群』的世界和視界」即矚目於此,第一個「世界」,是指對於這個文化現象的認知視域應充分打開,擴大到國際左翼文化運動這一視野中來;而第二個「視界」則希望強調「東北作家群」眼中及其經歷中的國際左翼運動的意義。回到1930s-1950s歷史現場,在國際左翼運動的龐大的漩渦中,「東北作家群」提供了更為進程性的一手體驗,講者希望通過「經驗深描」,呈現對於左翼文學的一種反思及思考,重要的關鍵詞是「域」/「區域」,英文可譯為local。

報告的第一部分,主要從外部(哈爾濱、上海、北平、琿春)、從左翼組織與人際網絡的角度,勾陳「東北作家群」浮出水面的因緣。在哈爾濱,文化工作和地下政治工作之間呈現扁平化的結構方式,兩者密切關聯。蕭軍(1907-1988)在《未完成的構圖》(1937)中,有一段對金劍嘯(1910-1936)形象描寫的文字,結合兩人的人生經驗,可以發現「星星劇團」這樣的外圍組織,實際上是一種持續性的組織策略,文學和文化是哈爾濱地下黨的保護色。蕭紅和蕭軍的作品之獨特,正與哈爾濱特殊的文化政治生態存在關聯密切相關。他們的作品明顯地區分了「義勇軍」和「人民革命軍」,如《八月的鄉村》(1935)在內容上有此區分,在情節結構上模仿《鐵流》(1924),是一個朝向磐石的故事。相比之下,北平「左聯」的組織方式以校園讀書會、自辦刊和社團為中心,地下工作者很少兼及文藝工作,這改變了此地東北人的聚集及互動方式,他們沒能形成如哈爾濱東北作家一樣的人際網路。在上海,東北作家由《北斗》雜誌和「左聯」的組織方式被提取出來。李輝英(1911-1991)的《萬寶山》(1932)是「左聯」的「命題作文」,李輝英借鑒「蘇俄模式」,撰寫和翻譯自己的「九·一八」淪陷經驗。但對比像艾蕪(1904-1992)這樣與李輝英同步在「左聯」的扶植下登上文學舞臺的青年作家可發現,李輝英這一時段沒有完全被組織工作與革命活動束縛,這是因為上海的商業性與多元化,使他以東北題材創作維持基本生計,而不完全受左翼陣營所約束。最後,在琿春這以深受中共滿洲省委東滿分局影響的邊地小城,駱賓基(1917-1994)得以接收到來自於朝鮮義勇軍的獨特經驗和一手消息。由於這裡缺乏漢語發表平台,他不斷離開又歸來,最後被上海所接納,這段經驗清晰呈現了左翼的網路和關聯。在過去,研究者通常有從上往下看的思維傾向,認為「俄蘇理論」經過日/英/德語的中介來到了中國(即是左聯),關心左聯的文藝論戰與思想資源的變化。講者的這個研究則是一個從下往上看的嘗試,恰恰發現一種拼圖感,區域展開實際上具有差異性,這種區域模式/區域經驗嚴重影響了左翼文學的具體表達。

第二部分從文學模式和區域經驗出發,從「毛細血管」的角度,試圖通過左翼文學運動的一些參與者而非發出者的視角,重估國際左翼文學運動。《萬寶山》、《八月的鄉村》、《邊陲線上》(1937)和《科爾沁旗草原》(1933/1939)都受到了「蘇俄模式」的影響,講者將國際左翼文學運動所能抵達之處,命名為「最後一公里」。區別於傳統觀念意義上的翻譯與影響研究,劉東更關心文學模式(master plot)的意義/效果。在「東北作家群」的個案中,存在更為多樣的互動方式:「抄寫」,抄了哪些、哪些是不約而同抄的、哪些是不約而同改的,即同質化與異質性的部分。在國族空間內部,左翼文學的發展具有非均質性。1936年,「東北作家群」進入上海並迅速成名,是「逆向輸出」。「東北作家群」現象可以視作具有「地方性」的左翼文學經驗「跨域流動」到上海的產物。他更強調「空間化」。由於不同區域在吸納「經典模式」時的差異,造就跨域流動的「勢差」,上海和哈爾濱的互動,剛好構成了「革命-文藝-文藝-革命」的傳導機製。在某種意義上,「東北作家群」成為共產主義與民族主義在中國的扭合點,「東北作家群」現象在根本上得益於共產主義運動的「國家化」轉向。最後,如果從更長遠理解左翼文學的動態變遷和影響,會發現「東北作家群」現象的能量並不局限於1930年代,它被左翼捕捉、吸納、演化直至消亡,折射出中國左翼文學運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更為廣義的動態變遷過程。

與談人:王智明

王智明總結,劉東從兩個層次上進行討論,在經驗層次上有非常重要的鋪陳,在理論層次上有非常精彩的展開。內容上,主要討論東北內部不同地區之間、以及區別於中國關內的經驗差異下所形成的「東北作家群」,對「九·一八」事變前後的東北經驗闡述上、文學想像上的一些具體差別。比較聚焦的細節,是「義勇軍」跟「人民革命軍」的區分,清楚梳理出了這種區分對於理解左翼文學的重要性。理論上,選取「跨域」視角,將整個「東北作家群」的誕生放在「區域互動」的脈絡中理解,對左翼文學內部構造展開了「百衲布」或「星雲」的有意思想像。他從下往上,透過不同節點的互動形成圖像,豐富了原來以「左聯」為基本核心而展開的左翼文學認識,也把地方性的色彩帶進了這個問題的思考。而回到整個歷史敘述,我們怎樣擺放東北?怎樣看待到底是「八年抗戰」還是「十五年抗戰」?對此,王智明提供了兩個觀察。首先,從台灣的地理位置出發,對東北認識有限,但在台灣的語境中,又存在一群非常重要的東北人,譬如齊邦媛老師,因此關於東北作家群的移動研究可以有效突出現代中國與中國離散之間的極為複雜歷史關聯。其次,東北本身的語言和文化狀態,應該相對多元,期待講者可以把日本、韓國,乃至蘇聯等不同文化與「東北作家群」的交互影響納入和展開研究。另外,如果「東北作家群」是透過上海跟左聯的關係才被看見,那麼東北的「左翼」在脈絡中是什麼意思?從東北十五年戰爭的角度出發,「離散」對於東北的意義建構是不是存在更深刻的影響?這是一些「局外人」——也許也是魯迅意義上的「同路人」——角度的提問和分享。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

2024-05-09

more

側記|「2024關鍵商業與人權議題」

2024-05-07

more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