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曙光的影子——張歷君演講側記

2019-03-27

曙光的影子——張歷君演講側記

宋玉雯(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講題:過渡時代的煩悶青年與民初知識份子的自殺論
講者:張歷君(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時間:2019年3月8日(週五)10: 10-13: 00
地點:清華大學人社院C404室
主辦:國立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亞太/文化研究室、國立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


講者由1903年日本高中生藤村操「哲學的自殺」事件談起,當時瀰漫日本的國家主義和軍國主義思想,以及動盪的社會境況,讓當時的知識青年對生存產生種種疑問,而這樣的「煩悶青年」,同樣遍存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自殺在五四時期也成為一顯著的社會現象。抱病投入五四運動的北大學生林德揚,創辦了北京第一國貨店,其後勞苦病篤、感事傷時,在北京萬牲園投溪身亡的事件,引起輿論關注,其時具指標性意義的知識份子,如蔡元培、李大釗和陳獨秀等人,都有相關評論見諸報刊。

可謂是當時中國「煩悶青年」之一員的瞿秋白,對林德揚之死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值此國民性重估的時刻,許多青年感到陷於各種制度、舊習之中,竭力奮鬥屢受挫折,體會到社會的罪惡無法承受而萌生自殺之意,而這樣的痛苦和自殺的念頭實是一種覺悟的表現,但瞿秋白同時更指出,真正的覺悟應是感到奮鬥中的樂趣,在痛苦中尋找樂趣,並進一步指出所謂的「自殺之道」:向舊社會宣戰的青年,所為甘冒眾怒、所行皆是世人欲殺之事,無異走在自殺的路上。用李大釗的話或即是「青年自殺的流行,是青年覺醒的第一步,是迷亂社會頹廢時代裡的曙光一閃。我們應該認定這一道曙光的影子,努力向前衝出這個關頭,再進一步,接近我們的新生命。」(〈青年厭世自殺問題〉)

瞿秋白的「自殺之道」,其「自由神就是自殺神」的提法,如同李大釗筆下「曙光的影子」的意象,召喚著厭世青年瞿秋白「捨棄了黑甜鄉裡的美食甘寢」,到「罰瘋子住的」餓鄉尋找光明的真理(〈餓鄉紀程.緒言〉)。瞿秋白並不諱言其對於「新社會」的渴求是一種「新信仰」,瞿秋白所倡言的「自殺之道」,多少帶著宗教信仰的犧牲精神,他對於自殺和犧牲的看法,亦包含著他當時所接受的歷史唯物論思想,以及透過佛學所領會的柏格森生命主義。

早在前述1919年〈林德揚君為什麼要自殺呢?〉文中,便可見到瞿秋白引用柏格森生命哲學的觀點,探討自殺這種社會現象的成因。瞿秋白亦引用佛學的概念來闡釋柏格森,譬如以《圓覺經》的經文「欲因愛生,命因欲有」,闡述柏格森的「生命」概念,以佛學的「愛」增補和重寫了「生之衝動」(elan vital)這個概念,與此同時,瞿秋白亦反過來以「生之衝動」概念增補和重寫了佛經中對「愛」的負面理解,將「愛染」轉化為對生命的正面擁抱。再如,以「瀑流恒轉」來解釋「生命的巨流」,也是瞿秋白以佛家概念重寫柏格森哲學的明顯例子。實際上,五四的左翼知識份子,其思想的複雜組構,充滿著如今為冷戰固化的知識結構所難以理解的扞格和對立,例如佛學和唯物論何以能相融不悖?但這樣的雜揉共存,可能才是思想的實情。

此次講座將焦點集中於民初知識份子對「自殺」的思考和討論,並嘗試將當時知識份子們的思考,置放於更廣闊複雜的世界文學、國際左翼思潮和生命哲學的思想脈絡中加以考察,展示了民初知識份子在思考上與同代歐陸和日本思想家之間的跨文化聯繫和同步性。最後透過比較分析,勾勒出民初知識份子在「自殺」議題上所展示的獨特的中國思考模式,並借此進一步探討東亞生命主義的理論可能性。

取徑於具體事件和思潮的討論,此次演講演示了如何將習常歸於個人的情感情緒與行為、抉擇「公共化」,進而做一學術性的研究和論析,相信在講座課題針對性的知識內容之外,細心的聽眾也能對研究的方法有所收獲,而求索於這樣一個百年前的思想史事件,肯認那一道「曙光的影子」的真義,或也能帶給當前的「厭世代」青年,另一種知識安定和繼續前行的些許力量。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