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邊界、身份與污名:新冠病毒疫情下的兩岸移動」論壇側記

2020-04-16

 「邊界、身份與污名:新冠病毒疫情下的兩岸移動」論壇側記

時間:3/28(六)13:00-18:00
地點:交通大學人社三館103室

今年年初新冠病毒發生後,在臺求學與工作的陸港澳學生和博士後研究員,以及過年回鄉省親的大陸配偶立即面臨,因為防疫特殊處置而無法返臺、或被迫滯留第三地的窘境。同時,也有在大陸工作的台商和台人因此無法返回工作崗位,甚至在兩岸對奕的緊張態勢中蒙受不必要的指摘。雖然疫情尚未過去,防疫的邊界管制亦未消除,但相關措施已然對他們造成傷害,也讓兩岸關係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是故,《文化研究》學刊、國立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聯合舉辦此座談,關心與認識防疫以及邊界處置對於這些來往兩岸的朋友們的影響,並展開對於陸籍身份、污名與人權的討論。同時,也希望透過他們的親身經驗與觀察,思考兩岸關係的未來。

本次論壇共分兩場次,分別為「疾病與污名:陸港澳朋友的感受」、「兩岸邊界和移動」,與綜合討論時間。由於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的緣故,論壇採線上與線下的方式同步進行,除了邀請不克到場的發言人視訊參加會議外,也開放有興趣的學者與民眾透過視訊參與討論。(以下發言紀錄已匿名處理)

在第一個場次中,發言人大多從自身在這段期間的遭遇與由之引發的感受出發,敘說臺灣政府在防疫初期以國籍而非旅遊史區分入境人士進而給予差異對待之政策的不合理與反科學,並再進一步引申說明如此差異對待所反映的社會條件與氛圍;除此之外,亦有論者說明自身如何透過在臺的陸生網絡試圖以連署向有關單位陳情,並進一步透過如此在臺的公民參與達到培力與賦權。而論者們觀察到的也不只來自政府單位的差異對待,發現網路上存在著眾多針對中國政府、居民與處境的負面言論。有論者從社會理論切入,指出這樣的情況實際反映了陸生與中國人實則被視為病毒的替罪羊——對無形病毒的焦慮與無能為力藉此轉移至可見可被撻伐的特定群體。總的來說,肺炎的疫情所揭開的是中國與臺灣兩國間僵持已久的對峙處境,而我們應當在認知到如此事實下進一步實事求是地進行討論,譬如臺灣的各政策(不只此番出入境管制)間針對中國國民排他性與制度性差別對待是否合理?在臺的中國居民間如何與彼此合作、與在臺的同情其處境的各方人士合作,動員並形成有建設性的力量?或者,更進一步透過這次的事件全面檢討,臺灣政府對眾多非公民長久以來在制度上保障的匱乏。

第二場次的發言人則更不限於從這次事件發言,論者們或是從自身研究進一步加以詮釋,或是從往返中、臺兩地間的生命經驗出發分享,亦或由自身在各場域間所具的不同角色立論。譬如,有論者試圖歷史化地說明此番差異政策的歷史脈絡與來由,並進一步以邊界穿透與網路社會兩個面向重新反思與開展兩岸交流的既有限制與未來可能;另位論者則指出,必要的是跳出國族與民粹視野的裹挾,才有可能開啟兩岸間真正的溝通,否則無助於已不甚樂觀的現況。此外,也有發言人透過細緻地分享在臺求學及其後回返中國的心境差異,指出兩岸關係的複雜性如何具體而微地體現在其日常生活,而臺灣方面的政策差異又如何在其生命經驗中發生效應。而拉開從生命經驗與故事出發,也有發言人從較為理論性的角度切入,討論共同體的劃界在中、臺歷史上如何作用與發酵,現今社會(政府與民間)的劃界邏輯又反映了怎麼樣的心態;與此有關的,是另位論者指出,現今中、臺關係的劃界實則承繼臺灣政治史上藍綠惡鬥的血肉,在綠營於年輕人間大獲全勝之後,中國接替成為萬惡淵藪。

最後的綜合討論時間中,有提問者質疑,當與會的發言人不約而同地以「歧視」命名臺灣政府對中國居民的差異待遇時,又如何考慮國際政治上臺灣受到中國政府的打壓?此外,在命名的問題上,既然在WHO對命名規範提出修正後仍舊稱非洲豬瘟為非洲豬瘟,為何武漢肺炎不能是武漢肺炎?有聽眾以應當區分中國「政府」與「人民」回應第一點,而第二點亦多有發言人回應。此外,亦有現場聽眾進一步拉出,現今臺灣社會所瀰漫著排中的情緒,實際上能接合到當今亦泛濫於歐美國家的國族主義——排外已然成為保守派面臨危機時用以鞏固其政治議程的修辭。總的來說,比較多的提問仍關切的是如何處理中國與臺灣的對立與出路。有現場聽眾指出,誠然中國政府對於臺灣多有打壓,但以報復的邏輯來應對中國政府的待遇終究是走進死巷、固著在無用的對立框架;而一位發言人進一步分享,具體處理的方式以發洩式的小打小鬧終究是無用功地膠著於對立,對實際解決問題無有用處,具體的解方或是人民與人民間設身處地、切實地具體溝通及交流。正如最後的發言人總結指出,共同體雖劃界而確認出差異,但其意義不在僵守於此,而是認識彼此進而共生。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