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藉著距離說愛你——第三場「境外生的真人圖書館」側記

2020-12-18

藉著距離說愛你——第三場「境外生的真人圖書館」側記
文:梁匡哲/台聯大亞際文化研究學程碩士生


第三場真人圖書館於台北沐月書店舉辦,題目為〈穿過疆界去睡你:境外生的友情與戀愛〉。境外生權益小組邀請了三組講者,分別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外籍生Xder、前陸生現人妻的何琪與跨國BDSM實踐者空蛇組,為我們述說其非常具體而幽微的情感。境外經驗如何編織情感之網?的確,距離把人分隔,無數情感的煎熬,在回憶與訴說中,穿過境內與境外,這是一次難得的經驗。



Xder:跳脫樊籬成為自己
在場聽眾自我介紹之後,Xder以自問自答的方式講述她從馬來西亞到台灣念書一路走來的性別經歷。簡言之是「去睡你之前,我是怎樣煉成的」,遙相呼應這次的題目。她娓娓道來如何獲得情欲的素材,首先是網路論壇,知道怎麼讓女生舒服的一些帖文。她是怎麼認識前任女友的?不可或缺的是少女少男的交友雜誌,從中辨識彼此的身分,還需藉著暗號「PLU」(People Like Us),既是代表了「自己人」,同時代表了同性的情欲取向。為甚麼不用更快捷方便的交友軟體?Xder說此路不通,沒有本地的app,即便看到可以用的,也只能碰上在台灣或是中國的同志,距離太遠了。加上馬來西亞全面禁止色情網站,Xder只能偷看父親珍藏的色情光碟,然而貌似觸手可及的東西,因為道德跟技術問題也被阻止。不管怎樣,就在這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攻你守的狀態,性的認知在曠日持久的對抗漸漸成形了。


在馬來西亞,談到身分,就跟文化與法律脫不了關係。法律體系裡面,就含括了伊斯蘭法世俗法。雖然非穆斯林不受到伊斯蘭法所影響,但是公共領域談性的空間也因此而緊縮,特別是公權力的介入,像是警察的騷擾與威脅,讓性小眾一切更不容易。Xder自言害羞,連去夜店都不敢到舞池跳舞。又講述她到台灣後用交友app對象,但是臨陣逃脫,不小心把Ubike騎到高速公路的經歷。


基於各種歷史因素,台灣仍有種族化的凝視,對於歐美的人總是很友善,卻對東南亞有種看不起的感覺。而台灣對於性少數的友善與空間較多元,像是LGBT書店晶晶書庫、同志夜店等。此外台灣的情趣用品店使她大開眼界,比起馬來西亞情趣用品店總開在陰暗的角落,台灣的情趣用品店有著文青格調的裝潢,跟獨立書店沒什麼差別。Xder從個人小故事的幽默話語揭露了國家在禁欲方面的荒謬管控的大圖畫,讓在場的人的捧腹大笑,同時在思考情慾、族群、宗教與國家機制等是如何交織在一起。



何琪:抵達另一個身分
「為甚麼來台灣?」何琪說就是想來就來的一個決定,沒有甚麼深刻的原因。
身為前陸生現陸配,何琪則非常詳細地講述移動與心境轉換的糾葛。她對於周遭發生的人事物非常敏感,而且任憑直覺帶著走,從高中時的喜歡就是喜歡,與是不是女同志無關。早年在國外的留學經驗,捲起青少年時代對於情感的不安,極為壓抑。她坦言自己一開始的處女情結,讓她需要一段時間與自己和解,接納自己與自己的性。


而她的下一站──台灣。何琪形容初到貴境,基本上是以台式偶像劇輝煌的年代為座標,模仿一種撲面而來的文青風氣。而這也是不斷面對各種質疑的過程。而成年後主要在國外的社會化歷程,讓她重新進入華人社會的台灣竟有些困難,從強調個人原子化的西方社會,到強調社會網絡的台灣,就像要不要跟同學一起吃飯這種小問題,都得重新學去把握人際之間的距離。在台幾年,透過學校的指導教授,她處理了跟原生家庭的張力,特別是有毒的孝道。所以境外生經驗的社群特異性給予自己梳理自身問題的療癒空間。


後來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並且留台生活。但是這一切都來得不容易。何琪在成年之後就幾乎沒在大陸生活過,長時間都留在外邊,相對於荷蘭與台灣,這種陌生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台灣也不乏讓她「 心很累」的地方。甚麼是愛台灣呢?愛台灣是有它自身的脈絡的,但是在普遍的政治氛圍,現在卻變成了一個能否融入這個社會的通行證。彷彿不論本地人外地人,所有的終點都是溫情的「愛台灣」。公民身分與國族認同螺旋式地互相牽扯,你得證明你的情感是黏合著腳下的土地。何琪經歷了身分的多重轉變,自言愛台灣的她,經過反修例運動與疫情的洗禮之後,她也更新對台灣的認識,套社會學家韋伯的話,就是袪魅。見山不是山?然而見山還是山。只是多了一份冷靜的觀照。


另外她也透過寫作去梳理,同時以寫作看見與更弱勢者連結,去觀察與書寫他們生存處境,以及在這之中的自我反省。


也許不少人認為,陸配就是為了改變原來生活的條件而來到台灣的,所以並無甚麼歸屬感,因而投以異樣的目光。排除萬難的國族身分的跨越並不應許一個永遠幸福快樂的童話故事,相反地,她放棄在對岸薪水不錯的工作,投入不穩定的接案生涯。對於陸配這個標籤,是有一種弔詭的情感在。沒錯,她愛的是這個人 ,但是陸配標籤把人放到全然被動的境地,非公民放到一個依附的位置,這些都如芒刺在背。



空蛇組:主奴的辯證
空蛇是台灣性產業勞動推動協會的成員及BDSM實踐者。空蛇就像BDSM界的諮商師,聽他講話有種洗滌心靈,促進反思的效果。一般人看待愉虐關係或多或少會用一種不正常的、可怕的或是宰制的目光看待。但我卻看到更多是跨國情境中的溝通與互動。反而是日常的、浪漫愛關係很多時候忽略掉,不以為然的部分。空蛇對於BDSM的概括,看見一種日常領域與BDSM的微妙分界,在日常的時候就像朋友關係。開放式關係是漫無章法的,想要做甚麼就做甚麼的。然而在空蛇與狗狗的分享中,我們看到他們之間的默契,以及遠比這個用心的協商。


當我們認為BDSM必然是「性」的,空蛇卻不無幽默地翻轉我們的想法:「可能大家平常想像BDSM就是關於性——以性為出發點,以性為結束。就是SM只是一個調劑,像是某某人的五十道陰影之類的,或者是『我要幹死你』為主題的,或『我要用怎樣的方式幹爆你』。我則希望簡單一點,調教歸調教,感情歸感情,甚至是性愛歸性愛。」。


空蛇說自己是個宅性很重的人,那是甚麼動力讓他今天可以坦然跟大家分享BDSM的心路歷程呢?他回憶說是大概是2013年的時候台灣同志遊行有看見性難民的口號,於是他便壯著膽子邀請狗狗們一走一段路,在陽光下展露自己的欲望性癖。然而所有的關係都不會只有歡快的一面,空蛇不只要處理近身的狗狗,也要處理遠的疏離的經驗。有聚有散,是空蛇與狗狗們相處時刻經歷之事。當空蛇以冷靜的語氣說出,他先後跟將近40隻狗狗建立過關係,到目前只剩下10隻左右。我詫異,這樣不會有心痛或孤寂的感覺嗎,縱然是開放式關係,畢竟人非草木。他說其實有種服務的心態,想要滿足狗狗們,那樣自己也會獲得一種成就感。他也是一個出色的嚮導,分享了一些跟狗狗日常會去的地方,莫過於便宜又好逛的木柵動物園。這些都指向了同一個目標:平實地實踐BDSM的努力。


權力永遠是流動的,是情境性的。我們以為BDSM的主人就等於是隨心所欲操控著了一切嗎?空蛇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他喜歡看到狗狗能夠自我實現,追尋自己的欲望。有些狗狗喜歡有味道的襪子,有的可能喜歡被「真空櫃」束縛,壓到微微不能呼吸。但他們的自由卻是超出物理空間的寬廣。所以眼見不是事實的全部。與其說這些欲望讓我們奇觀,不如說是我們感官的有限性,連帶對於情慾的貧乏。這些多種多樣的欲望,空蛇都會仔細觀察、聆聽並嘗試滿足他們。這另類的溫柔與體察誠然不容易。他用了一個巧妙的比喻,就像打電動一樣,你不會24小時都是那個遊戲角色,在登入時是你是他,但登出後每個人都有其他的生活面相。但是另一邊廂,他又視他們是好朋友、家人般的關係。這種游移於陌生與熟悉的關係很有意思,可能是一種另類的共同體。


理想上親密關係好像只是伴侶之間的關係,但政治往往會自己找上門來。面對時而放鬆時而緊張的兩岸三地的關係,在香港的狗狗小狳說,「作為普通的人類不能改變中國跟台灣的關係,但對於我來說因為疫情緣故不能以觀光的名義來旅遊,將近一年沒有親身看到主人,平常只能用通訊軟件來聯絡」,這些哀愁都是真實的。


許多在文化研究理論的抽象概念,都在實踐中接了地氣。辯證的意思就彷彿是最不可能發生的元素同時並存,自我權力的施行與讓渡、主客易位在默默的進行。管與被管,不等同於無法在關係裡得到愉悅。值得留意的是,空蛇組把國族身分放到非常次要的位置上。再一次說明了,當我們說階級、種族、性別作為分析工具時,要留意他們的交叉作用雖然重要,但不一定在同一個平面上運作,每個人的情感結構與獨特的經驗都會賦予關係一種獨特色彩,一種無法取代的印記。


三本真人圖書,同時站在正常 / 不正常的門檻「之間」詰問這個二元對立的合理性。我們要如何把握「之間」?「之間」不是僵固的、死的概念。就我的理解,它一直打開新的道路,通向各種活的場景。而穿過疆界,不僅是穿越的主體會進行質變,思想上的、情感架構的,而另一方會發現在地也不再只是原本的在地經驗,出現了從未注意的缺口,那可能是差別待遇。要「留下來」也非雲淡風輕,而是不同考量,不同社會關係的重新定位對於安穩現狀的撼動。這些各有差異的情/ 慾經驗重要,皆因我們都有可能成為穿越者。這不是甚麼光明的勵志故事,而是到別處求學、求愛、求職跟求生活的日常。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