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側記 「亞際文化研究論壇:作為方法的『亞洲』在哪裡?」

2021-07-07

「亞際文化研究論壇:作為方法的『亞洲』在哪裡?」
【講題】安身於主體性的想像之外
【講者】張馨文(印度班加羅爾文化與社會研究中心博士,精神分析師,印度安貝卡大學心理系博士生)
【講題】鄉/之外:尋找作為方法的亞洲
【講者】黃詠光(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人文社會系博士候選人)
【主持】劉人鵬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時間】2020年10月13日(週二)
【地點】清華大學人社院C402室
【側記】陳氏秋香(清華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學程研究生)
【主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國立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
 
 2020年10月16日,劉人鵬教授的「文化研究專題」課堂迎來了兩位講者張馨文博士與黃詠光博士候選人來分享其研究成果,討論的主題是:「亞際文化研究論壇:作為方法的『亞洲』在哪裡?」
 第一位講者是黃詠光,主題爲「鄉/之外:尋找作為方法的亞洲」。「鄉、之外」這一標題受到孟加拉族作家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的著名小説《家庭與世界》(The home and the world或者Ghare-Baire)的啟發,其中隱含了家庭内外之間的關係,也是人的内外辯證關係。從這一點出發,聯係到亞洲作爲方法的問題,其實也是個内外之間的辯證過程。這議題也帶來了三個問題:「方法」是什麽?文化研究的方法是什麽?亞際文化研究的方法是什麽?作爲本次演講的講者,黃老師分享了個人對於這三個問題的詮釋和想法。


     「方法」本身擁有多種意義,可能被理解爲路徑、旅途、方向或者是地方、追尋等。何謂「方法」是一個難解答的問題,并且沒有固定的答案,可是我們在尋找「方法」時也等於在尋找一條路徑。關於「文化研究的方法」,黃老師透過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和卡爾·馬克思(Karl Marx)的文化理論去探索文化的概念以及如何看待工業革命後期帶來的社會變遷與移動。亞洲文化研究作爲一場運動,「亞際文化研究的方法」可以連到的另一個問題是「亞洲之間的方法論」(Inter-Asia Methodology)。黃老師針對這兩者提供了詳細的介紹,同時也列出一個亞洲之間思想遭遇的負面性轉移案例。「亞際文化研究的方法」意思是「亞洲内部的各個社會可以成爲彼此的參考坐標,進而轉化對於自身主題性的認識。」另外,「亞洲之間的方法論」被一位印度學者Tejaswini Niranjana提出概念,欲將亞洲文化研究作爲一個創傷主題,透過精神分析的角度進入到社會主體而以主題被壓抑的情緒狀態作爲分析的資源,進行殖民精神分析的作業。這方法論的核心概念主要是關於「轉移」的實踐。在「亞洲」成爲被治療和轉移的主題時,陳光興指出「知識參考框架上的『轉移』(shift),即是『轉移』(transference)」,這透露出這過程中存在的一種情感向度。黃老師提到的「負面性轉移」是指在轉向的向外運動中所遇到的替代性的進步框架,而「亞洲」的轉移過程也遇到了一種「外來入侵的痛楚」,也是以上提到的一種内外辯證的過程。「負面性轉移」也是走向治療與轉化的路上所產生的誤認和遭遇到歷史的無言創傷不斷地被反復與重演。


     第二位講者張馨文博士報告的内容是「安身於「主體性」的想象之外」,以精神分析為出發點切入亞際文化研究領域和探討社會運動的「主體性」。首先,張老師從精神分析角度重新討論「主體性」的意思,分析了「主體」(subject)與「自我」(ego)的區分和從「自我」位移到「主體」的基礎過程。同時她也提醒了我們一個問題:中文裏面所講的「主體」與英文的subject的定義并不相同,而「主體」的意義也收到社會變動以及翻譯過程的影響而產生出新的用法。
 張老師也分享了自己在印度學到的關於文化研究的四個重點:

  • 文化研究不是一個學問,而是具只是上的顛覆性的實踐、運動。
  • 文化研究所研究的「文化」自始至終就是翻譯的產物。
  • 「批判」是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勞動,是「愛的勞動」。
  • 在知識上真正最大的、最根本的變革,都是在極端微小的點上的轉折。

 文化研究的任務是動搖什麽被認爲是理所當然的一種建構,挑戰這樣的認識架構以及如何改變一種欲望結構(以印度爲例,曾經存在走向現代化的夢想,同時認爲西方文明是至高文明)。亞洲作爲方法并不是要提出新一個方針,而是如何改變這種被視爲理所當然的欲望結構。陳光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論:改變、轉移始於身體感官的改變。另外,也要提醒亞洲或者西方也并不是一個單一的存在。張老師也介紹了「亞洲之間的方法論」的重點是如何透過移動與交流對自己產生新的疑問和問題,而不是教導如何進行研究。


      從台灣上世紀八-九零年代關於「主體性」的文學爭論例子,對照於「自我」和「主體性」的差距,能發現當時知識分子對「主體性」的一種扭曲的詮釋和運用,而忽略了subjectivity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轉換歸置的可能,也是將自我成爲疑問和治療的意義。接著這内容,張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什麽是社會運動的「主體性」?若不將「主體性」放在政治性、道德倫理性以及民主自由的架構上,而自精神分析的角度去探討「主體性」,社會運動的「主體性」會變成何樣?在反殖民的運動之下,每個人能都夠感受到一股自己不明白的力量,而人跟人之間的感受并不一樣,導致這些力量的衝撞,讓個人能發出自己的疑問和聲音。也許這些聲音又彼此衝撞造成一個辯證關係,也成爲了社會運動的「主體性」。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