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展示與敍事:東亞場域的博物館、文化與文學工作坊」 活動側記

2019-05-20

「展示與敍事:東亞場域的博物館、文化與文學工作坊」 活動側記
活動日期:2019年4月30日
活動地點:清華大學教育館225教室(上午)、人社院C310會議室(下午)

2019年4月30日,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於清華大學教育館225會議室、人社院C310會議室主辦「展示與敍事:東亞場域的博物館、文化與文學工作坊」。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柳書琴、博士候選人徐淑賢策劃,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交通大學暨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清華大學區域創新中心、王默人‧周安儀文學講座協辦。工作坊聚焦討論當代東亞時空語境下跨地域、跨學科的博物館實踐研究、文化意象再現、東亞狀況的媒體和現代性敘事。與會學者們於上午場就工作坊主題討論與交流,下午場則由研究生主持發表,並同與會學者和聽眾互動討論。工作坊除18位發表人參會之外,也吸引多位校內外教授、同學到場聆聽、熱烈討論。

工作坊邀請來自韓國白石大學中文系的柳泳夏副教授作主題演講〈敘事與文化解讀——為重構東亞話語〉。柳教授近年專攻香港歷史博物館研究,注重從民族主義和本土主義視角解讀博物館的再現話語。主題演講延續此一關注焦點,他以香港歷史博物館在1997年前後的展覽實踐異同為例,來說明歷史博物館所欲傳遞、展示、教育的再現歷史,極易受到政治當局的意識形態影響,其演講視角橫跨香港、韓國、台灣。柳教授認為,香港在1997年後逐漸無力敘述在地歷史、向公眾展示自我現狀,卻傾向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意識形態宣傳功能,博物館成為政治力量操弄歷史敘述的重要場所,並同樣可以在韓國等地意識到這一狀況的嚴重性。如今東亞各國依然亟需合作構築「東亞精神」、謀求「東亞共同體」的建立。但政治力量透過博物館等展示、媒介、規訓場所操縱的歷史敘述,已經阻礙了東亞各國達成共同理解,阻礙了一種超越二元對立、存異共榮的「第三空間」之建立。如今東亞各國在戰後形成的政治派別已經重新洗牌、跨國結盟,當下情景的博物館再現已經因一時的政治操作落入了思想困境,唯有正視歷史事實、解決歷史問題,方能妥善處理東亞各國衝突。清華大學台文所副教授王鈺婷以〈韓國學者眼中的香港價值〉為題回應柳教授發言,觀察韓國學界的香港學研究脈絡,概述柳教授的香港研究成果,肯認「東亞共同體」的提出會成為民族主義與本土主義框架外的解套方案。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楊儒賓將自身經年書畫藝術收藏的經驗娓娓道來,認為文物承載的意義非但不是凍結的,反而會源源不斷地生成。收藏的功用也絕非止步於美化生活,反而更應撕裂原有的歷史敘述的惰性。博物館研究宜使在地文物發聲,發揮傳統文化特色、超越民族主義的陷阱,借東亞文化潮流再起之勢弄潮自立,此為台灣以及東亞各國必須面對的問題。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李威宜提出,博物館作為集體想像的場域,時常被政權操作為記憶機構。李教授取徑於博物館於縱向歷史脈絡中的形態變化,為聽眾總結台灣博物館建置的四個波峰,並進一步論析國族敘事如何參與地方博物館的敘述。一九三〇年代,台灣開始於各地興建博物館,日本殖民政府利用「鄉土教育運動」、「台灣文化三百年祭」、各地鄉土館建設等活動,試圖追溯台灣「作為殖民地的長久歷史」,以正當化其殖民統治;一九六〇至七〇年代,國民政府宣傳「民族英雄復台三百年」、建立多個外省及地方性博物館,意欲為台灣文化重新溯源大中華歷史;一九八〇至九〇年代,本土化博物館層見疊出,力求建構台灣本土認同;至二〇一〇年代,地方博物館轉型關注如性別、客家族群、LGBT、在地生活風土故事等更加細膩的議題。

清華大學人社中心訪問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社科院亞洲文化研究學程博士候選人張釋認為,新加坡國立博物館勉力展示國家先進現代化建設、科技競爭力、菁英移民社會、多元種族文化等各類標籤,實際上是在向公眾說明其對於國家公民身份的想像和期待,即國族主義和世界主義缺一不可。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陳瑞樺透過討論中國特有的「華僑博物館」如何詮解「華僑」複雜身份,分析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各地所設立的華僑博物館的文化及附帶的政治、經濟、外交功能。中國的華僑博物館最初一九五〇年代於廈門建設,彼時的「華僑」並非是展示對象,而是創設展覽的主體,僑館即是華僑認同聚合的顯影;一九九〇年代,地方政府以「鄉情政治」吸引僑資,以「僑鄉文化」作為地方文化資源,「華僑」自此成為展示的客體對象;二〇一〇年代,以北京華僑歷史博物館的建設為標誌,僑館成為宣傳「一帶一路」、輔助國家發展總體戰略的文化機構,標明中國政治與經濟影響的外展欲望。陳教授也在與聽眾互動過程中,進一步分析「落葉歸根」的國族敘述含義,即對於海外華僑的認同收編。

隨後,工作坊前往清大文物館籌備處,觀覽「轉捩年代:甲午乙未戰爭浮世繪展」,聆聽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主任馬孟晶的專題報告。報告結合導覽,介紹1894-1895年間的「甲午戰爭」與「乙未割臺」事件時期作為報導媒體的浮世繪展品,如何透過民間視角詮釋戰爭,憑藉新風格新技術、真假混融的呈現方法吸引國民關注,並且向工作坊展示如何解讀展品背後的複雜歷史心態和敘述觀點。

在下午的議程中,來自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社會所、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的九位研究生分別以自身關懷的議題跨學科、多視角回應工作坊主題,並且與參會學者、現場學生熱烈討論。第一場發表會由顧振輝主持,關注東亞視野下的文物典藏、博物館再現及文化意象。汪維嘉以陳玉慧作品上溯女性作家僑居外國的寫作傳統,關注女性自我東方主義化的傾向;汪亭存認為滿洲作家儒丐的《福昭創業記》看似迎合日本殖民「滿洲建國」話語,實際上隱含了作者主體國族意識重構,形成與日本殖民「同床異夢」的表述;劉庭彰以日治時期收藏家林熊光為標的,串聯林家的跨國收藏網路系譜,統照東亞漢字文化圈中物質延續和集合;江欣怡關注樂生療養院在當下被劃為人權園區所面臨的挑戰;陳秀玲關注二二八事件的多元形式再現鬆動歷史對立敘述、療癒歷史創傷的記憶建構功能。在學者評論互動環節中,王鈺婷副教授啟發分辨女性寫作的自我幼稚化、自我東方主義化傾向的批判或迎合特質;徐淑賢提示樂生療養院能夠開啟醫療史等更加細緻議題的展示與討論;陳瑞樺教授認為應充分意識到作家的能動性和自動性,以及與國家和國族的關係,並且找尋不同文化媒介行動特質。

下午第二場的發表者主要關注媒介行為和現代性敘事,該場次由葉煜哲主持。胡明提出關注戰後初期左翼思想自中國向台灣傳播的「地上」和「地下」的傳播和戰時狀態效應下的秘密閱讀;呂政冠藉由廖添丁等三個好漢故事的類型化嬗變,說明傳說類型變遷的時代因素,以及民間口頭傳播擁有的反殖民現代性的潛能;翁柔妍透過分析《檳城新報》的醫療廣告延續並解構東亞病夫形象,想像、建構了「南洋人」形象;吳文則使用拓撲學方法,分析台灣作為世界華語語系交匯、連結的「節點」概念。在討論中,蔣淑貞教授提示聽眾歷史的非線性特質,柳泳夏教授則提醒青年研究者嚴肅措辭、字斟句酌之利。

會議以柳書琴教授〈我們為什麼要在東亞場裡談台灣文學?〉作為閉幕演講,總結學者於上午發表的當前東亞話語中博物館研究的新思考,再以此為基礎框架,導引年輕學者汲取東亞在地的、全球效應的多重思考視野和研究方法。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