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Into the heads of Israel: “Izkor: Slaves of Memory” Screening & Siscussion with Filmmaker Eyal Sivan
more社會科學的去殖民:Syed Farid Alatas演講側記
2019-05-27
社會科學的去殖民:Syed Farid Alatas演講側記
/ 蘇穎欣
自後殖民研究成為顯學以來,東方主義和歐美中心主義知識和行動早已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者所詬病。時至今日,儘管歐美學界主導的學術生產表面上不再輕易貶損非西方「他者」,但學界仍以新式的歐美中心主義掛帥,造成進一步的認識扭曲。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教授賽法立.阿拉塔斯(Syed Farid Alatas)於4月底訪問交通大學社文所及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以「社會科學的去殖民:意義與展望」為題,與師生分享他長期關注的知識帝國主義問題。賽法立教授也合聘於新國大馬來學系,研究旨趣為政治經濟學、社會理論、宗教社會學、古典伊斯蘭思想、跨宗教對話等。
論及「社會科學」這個經由西方建制化的學科,賽法立教授在論述中其實不將之與傳統「人文」學科區分,而視為一體。他在2006年出版的《Alternative Discourses in Asian Social Science: Responses to Eurocentrism》就分析亞洲社會科學論述對西方概念和典律的依賴,也同時指出批判東方主義的另類論述亦不無其問題。他在2017年與同事Vineeta Sinha合著《Sociological Theory Beyond the Canon》,試圖實際創造去殖民的知識生產,挑戰社會學理論的現有典律和主導理論。該書引介了多位非西方和女性思想家,期許古典社會學理論課堂上不再只有西方白人男性的思想。
演講中,賽法立指出歐美中心的社會科學界普遍上呈現三個特徵:第一,主體和客體的對立,即歐美中心主義的「認知主體」對「研究客體」的理論解釋,彷彿非西方對象不可能是理論或思想的來源,僅是一個被研究的客體。第二,非西方知識和思想的邊緣化,例如在概念性詞彙上完全以西方為基準,這就導致了第三個特徵,即歐美中心主義造成知識上的扭曲。他舉例,「印度教」(Hinduism)這個宗教實是殖民建構的概念和詞彙,印度自古以來從未有一個統稱為印度教的宗教。然而,這個概念和詞彙在經過英國殖民者建制化的扭曲以後,已在今天被當地人內在化了,甚至以西方對「宗教」的定義來看待自身的信仰。賽法立警惕,歐美中心主義和殖民帝國主義一樣,將造成一場知識的屠殺(epistemicide)——整個知識體系遭連根拔起。困難的是,我們需要的不僅是知識上的去殖民,而是整個世界的去殖民行動,因世界本身已是歐美中心主導。因此,基礎研究在當今學界依然非常重要。
賽法立教授提出,去殖民的方案亦須肯認戰後五〇、六〇年代不少第三世界思想家已先行提出但卻被忽視的論述,因這等「噤聲」現象亦說明學界傾向忽視甚至是壓抑這些聲音,必有其因。除此之外,他也指出「虛假」另類論述的存在,以批判西方為名,以另類論述為掩護,實際上卻不止與批判對象如出一轍,甚至以更精細的方式強化霸權。他以伊斯蘭金融體系為例,其自詡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外走自己的路,實際上卻是進一步強化資本主義經濟邏輯。
在當代台灣思考去殖民論述,表面上似乎已無疑議,一般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能輕易朗朗上口某某大家的論說,也深信台灣生產的理論必有批判歐美中心主義的力量。於此同時,對於年輕世代而言,歐美霸權的鞏固化使得日常生活與知識領域對其的侵入已不如半世紀以前易為察覺。然而,實質意義上的殖民問題該從何問起?真正的去殖民行動該如何展開?在對專業化和英語/國際化近乎迷戀的以歐美為導向的學術界裡,知識分子有可能肩負去殖民的重擔嗎?或許,我們本不該將期望放在學術知識分子身上。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