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文化研究》28期「由島至島:群島思想與世界」論壇側記

2020-02-24

《文化研究》28期「由島至島:群島思想與世界」論壇側記

廖子萱(《文化研究》學刊編輯助理)

【時間】2020年2月9日(周日)15:00-18:0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2樓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
【主持人】王智明(《文化研究》主編、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
【翻 譯】朱惠足(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引言人】夏曼藍波安(達悟族作家)、今福龍太(日本作家人類學者)、濱田康作(奄美大島攝影師)
【回應人】郭佩宜(中研院民族所)、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黃心雅(中山大學外文系)
【主辦】文化研究學會、台灣人文學社、《文化研究》學刊、國立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
【協辦】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補助】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特色領域中心研究計畫


   《文化研究》28期以「群島思想與世界」為主題,探索群島世界的關聯以及群島思想的意義。為了進行推廣和宣傳,也對「思想」本身的大陸性與殖民性進行更深層次的反省和批判,2月9日, Router學刊特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由島至島:群島思想與世界」論壇,以達悟族的海洋觀與民族科學為起點,對現代性的大陸世界觀進行反思,進而探索群島間的連繫,尋找得以穿越地緣政治、主權邊界、經濟發展的思想契機。

    本期收錄之影像論文《來自「水之島」》的攝影師濱田康作(Hamada KOUSAKU),從奄美大島的經驗,談水與島嶼的關係。濱田認為「水」除了具有普遍性且為生物賴以為生的重要性,由克里歐由主義(Criollismo)的啟發,濱田也關注到「水」帶有混雜混合、表現人們生存樣貌的意涵。例如,1609年和1957年,奄美大島先後為薩摩藩附庸、美軍佔領,在奄美大島攝影師的眼中,海洋翻起的海浪是國家的邊際線,具有國境的意涵。然而,水帶來的國家邊際線並未隔絕島嶼的關係,島嶼之間共享著文化的相關性,例如台灣與沖繩相似性的祭典服服飾。

    「離島並非孤島」。今福龍太(Ryuta IMAFUKU)認為離島的「離」指的是一種關係,島與島間遠離,卻會考量到彼此的存在,但也不是一種緊黏彼此的擁有式的關係。群島的思想並非由認同構成,有別於國族主義底下「島」的單一認同,是由關係性、彼此相互遠離又相互連結的方式而形成。談到期刊中「群島憲法」的篇章構想,今福龍太認為憲法是一種條文式,由特定人所界定為可能變成真理位置的律則,但此種條文化且生硬的語彙卻不存在於日常生活經驗中。以2015年日本和平憲法為例,其原作為日本放棄戰爭的憲法,改動後又讓日本可以「合法」派遣自衛隊至其他國家,重回可戰爭的國家的位置,此舉讓許多日本人民覺得憲法被蹂躪了。和平憲法的案例促使川滿信一(Shinichi KAWAMITSU)起草《琉球共和社會憲法草案》,嘗試喚起日本民眾對憲法合法性的質疑、設計社會形態的主體意識。在這個憲法草案的基礎上,今福龍太再創群島憲法,在政治上的反抗外尋找其他的反抗方式,他連結奄美大島、沖繩和台灣地方上人和跟社會產生的經驗,以奠基於生活與情感的「水」作為道理泉源,嘗試開展更高層次的法則。今福指出在〈群島響和社會平行憲法〉一文中,「平行憲法」意指憲法誕生於思想與實踐之間的共鳴,並非特定空間的人必須遵守的律法,因此,凡事可以共鳴這個憲法的人都是可以共有這個憲法的。 

    島與島之間還隱含著一種說故事的關係。自許為吟遊詩人的今福龍太以「說故事」作為媒介來表現世界,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Syaman Rapongan)則以生活經驗創造出島嶼的知識論,引言中,夏曼講述在生命經歷中如何重新獲得作為蘭嶼達悟族的知識體系,又如何不被排除在知識體系之外。他認為島嶼的知識不是從西方、日本或中國的知識而來,而為生活所創造,以地質、生物、人類的生與死及其儀式、島嶼的DNA和神話故事來認識世界。走訪南太平洋群島的經驗中,夏曼看到群島人們共同的知識是由植物學習而來,從樹木上學習的造船技能構成一個群體 ; 捕捉飛魚的次序顯示尊重海洋母體(水)觀念 ; 男人女人使用木盤的差異體現了「自然法則」下相似的物質文化。「自然的律則叫做群島關係」,夏曼體現了在群島關係中,從物質文化詮釋出的海洋觀、哲學觀及人生觀 ; 傳承依地質、山川而生的生活方式與技藝,藉由以上的實踐創造島嶼的知識體系。

    郭佩宜教授講述收錄於本期思想翻譯中,泰瑞西亞·提艾瓦(Teresia TEAIWA)的二篇詩作。在〈追尋Nim’anoa女神〉一詩中,透過對Gilbert島的神話發現擁有航海知識,指引人們從薩摩島遷移至Gilbert 島的Nim’anoa女神的存在,女神象徵了島民對未知開創的探索性以及傳承。郭老師認為詩人由此反思自己需重拾知識,因為詩人覺得語言的失去是一種破碎,重拾的過程也就是找回破碎的心。詩末語氣一轉,從尋找女神的嘆問轉至「或許 她(女神)會找到我們」,反映了人與神靈力的連結和力量,表現了詩人對靈力的敬意。依此,郭佩宜解讀「她會找到我」末句呈現出的海洋知識並非知識論的層次,而是本體論,將海洋知識作為人的實在(reality),真實的存在。
    郭佩宜認為〈無人是孤島─給喬吉〉中,泰瑞西亞·提艾瓦對島嶼的觀點是孤獨的,「海洋」隱含了殖民、全球資本的力量,島嶼看似脆弱,但其實是有奮鬥的主體性。泰瑞西亞·提艾瓦由太平洋小島至北美「大陸」求學的生命歷程反映出地理位置對島嶼想像的不同,相對於大陸視角,大洋洲的人們很少討論島嶼是不是大陸的延續,從大洋洲的研究來看,島嶼是海洋與土地(不僅是土地的物質性)兩者之間的協商,此協商決定了島嶼大小、形狀和性格,以索羅門群島為例,人們會從舊的島拿石頭作為移居至新的島的基石,基石象徵了祖靈的力量,意涵人們在海洋中可以生存、永續,是一個不斷跟海洋協商的過程。上述所指的土地是斐濟語中「土地」之意,談得不是土地的物質性,而是土地跟文化的關係,更隱含了土地跟祖靈的關係,斐濟語中的「土地」同時是情感的,也是一套秩序的,所以島嶼是海洋跟「土地」不斷協商的結果。因此,郭佩宜解讀詩人面對海洋的重要實踐,是透過關係的建立,如從說故事去建立和維繫關係,以此讓「群島」永續。

    演講最後,黃心雅教授以海洋生態學談水與土地的關係。水與土地的接觸(interface)是生物產生的起源,海洋生物源起於印尼群島與水產生的接觸,島嶼的流動性、海洋的流動性造就了生命的起源。雖然在國家主義下,西方殖民者以國家、民族給予島嶼劃界,但山脈、河川並非阻隔而是給予的生活經驗的流動性。黃老師以與夏曼·藍波安相識的經歷,以及《黑色的翅膀》一書、紐西蘭詩人Robert Sullivan所著《Star Waka》書中的意象詩,闡述了島嶼作家的世界觀,在Robert Sullivan的意象詩中,並非以人為移動的主體,而呈現了島嶼主動參與人的航程,其中,船和人的意象是不動的,以第三個島嶼和天上的星辰作為參照,來測量移動的時間和位置。同樣的世界觀表現在夏曼的航船過程,作家隨著船隻航行過程中參與的宇宙景物而吟唱,歌曲裡的星辰和島嶼蘊含的神話故事表現出了島嶼的流動性。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