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文學論戰與記憶政治:亞際視野」國際研討會側記

2020-03-05

「文學論戰與記憶政治:亞際視野」國際研討會側記

蔡孟哲

    本研討會於2019年9月7-8日假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召開,邀請來自日本、韓國、沖繩、馬來西亞和臺灣本地的學者三十餘人與會發表或擔任討論人,學者們藉由重返東亞及東南亞各地歷史中的文學論戰,重探殖民與冷戰時期的歷史和文學論爭,直面迄今未熄的(後)冷戰效應,以及反思各地文學所構築的冷戰敘事。研討會的主題包含南韓當代思想的文學與政經溯源、戰後日本國民文學論戰的思想探索、沖繩文學與日本本土的千絲萬縷、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的國族與地方想像,以及戰後馬華文學在左翼現實主義、冷戰與建國局勢,以及中華/中國想像的思想與行動。

    第一天揭開序幕的是南韓仁荷大學國文系榮譽教授崔元植的主題演講「燭光之後,歷史的歸還──為什麼現在要談文學史」,崔教授藉由南韓三一革命運動的百周年時刻呼籲歷史回歸的重要性,透過扼要梳理韓國文學史如何書寫新文學運動,沿著歷史軸線展開思考民族文學、普羅文學、人民文學、現代文學接連到七十年代的文學史爭論,不僅反思冷戰格局下韓半島的分斷體制,並推進我們對於北韓、乃至東亞其他地區的關注。在第一場次「以文學為界面的南韓當代思想史」,首爾大學統一暨和平研究中心白池雲教授即以崔元植先生提出的東亞脫冷戰觀點反思南韓的當代思想運動中社會主義與民族主義之間的競逐關係,並以此第三條取徑思考近年來北韓核武議題與香港反送中等區域性議題。而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延光錫博士則是在後冷戰的政治及經濟語境下,比較197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支持者胡秋原的「民族資本」,與南韓學者朴玄埰的「民族經濟論」概念,思考兩地步入「民主化」轉型後因應資本主義全球化引發經濟危機的結構性策略。

    下午的場次來到東北亞的日本。《人間思想》編輯委員池上善彥先生以「重訪戰後日本國民文學論戰」為題,討論竹內好和伊藤整兩位思想家討論近代主義、國民文學及民族主義所引發的論爭──其整體面向含括了文學、歷史、政治、國際關係等日本戰後思想的重要議題──帶給我們關於迴響學校、生活作文、兒童文學、小型社團與刊物、版畫印刷等在歷史階段中的特殊文藝及文化生產形式,以及從文學所展開的關於戰後日本面對戰敗的集體意識、美軍佔領與社會重整等危機的辯論。第二場次「日本國民文學、沖繩文學與戰後東亞」,明治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教養設計研究科宮本司先生延續池上先生的討論,深入探討竹內好的國民文學論及「民族」與「文學」的概念。沖繩大學法經學系若林千代教授則透過分析1970年代東峰夫的小說《沖繩少年》及其在1990年代如莫拉斯的文學評論,檢討韓戰後的冷戰軍事體制對沖繩的空間與政治所造成的深遠影響。琉球大學琉球亞洲文化學科吳世宗教授以「慰安婦」及在日朝鮮人的視角,比較金在南的《鳳仙花之歌》與崎山多美的《黃昏幻視之行》兩部小說,以及紀錄片《沖繩的慰安婦》的再現,細膩探究東亞冷戰歷史與國家暴力中的身體與自我。

    第二天議程開始由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榮譽教授施淑發表基調演講「從第三國際到第三世界」,分析1930年代日據時期的台灣文藝論爭以及1970年代冷戰期間的鄉土文學論戰,為接下來兩場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討論拉開了歷史與思想的幅度。施老師強調二次論戰都蘊含社會主義文藝運動的思考。第一次論戰是在1930年代無產階級文藝運動的世界性脈絡中,關於把臺灣作為特定鄉土在創作觀點上的歧異,以及臺灣話文與中國漢字在語言工具及文藝大眾化的辯論,黃石輝、廖毓文、郭秋生及賴明弘等人分別展開論戰。第二次論戰體現了臺灣文學場域的二個斷代,一為五四新文學的斷層(當時翁鬧與呂赫若以日文寫作),另一為三十年代文藝,而七十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開啟「左眼看世界」的文學視角,並且打開第三世界的窗口。她指出論戰的重要性一為批評現代主義,二為現實主義的誕生,並簡述論戰發生的國際局勢與在地脈絡,以及後續對於文藝領域的深刻影響。

  而接連兩場共六篇文章的「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的記憶政治」探索鄉土文學論戰中所蘊含及集聚的多種矛盾與張力。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徐秀慧教授聚焦討論「三十年代文藝」的文化/政治記憶在19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運作及影響,梳理它在兩岸「分斷」的政治史觀下的詮釋權競逐與變化過程,以及它所蘊含的「民族」與「階級」解放理念與「第三世界」視野之間的關聯。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宋玉雯博士以青年陳映真為對象,探究其書寫行動與現實主義的關聯,論述陳的文學主張乃結合他對中國民族脈動的思考,與他的世界觀和歷史認識相扣連,並支撐其書寫行動包括出版。中研院歐美所劉羿宏博士則討論鄉土文學論戰另一名作家王拓的文學-政治經歷,說明其身分轉變體現臺灣社會內部動力與雙戰結構角力之下,國家與個人交互作用的結果。中研院歐美所的王智明教授藉由回顧胡秋原〈中國人立場的復歸〉及其重新闡釋三十年代文學對鄉土文學的影響,反思批判臺灣意識形態在論戰之後的歷史構成及政治效應。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林麗雲研究員重訪論戰期間的重要平台《文學季刊》、《草原》、《龍族詩刊》、《雄獅美術》與《漢聲》等雜誌,討論鄉土派與泛鄉土派論述的兩種中國想像,以及左翼運動群體之間的關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陳瑞樺教授聚焦兩次鄉土文學論戰中指涉土地的「鄉土」此概念的歷史變化,分析從1930年代的黃石輝到1960年代的王詩琅、葉石濤,尉天驄、劉大任,以及1970年代的郭松棻、陳映真到王拓等人對於「鄉土文學」概念的詮釋及使用,及其在1980年代的轉化及作用,最後以「移建民族國家」來理解論戰中的矛盾及其後續效應。

    第四場次「戰後馬華文學論戰與思想行動」開展馬華文學在複雜的身分認同及政治立場面向的激辯。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蘇穎欣博士重訪1940年代「馬華文藝獨特性」論戰的冷戰歷史及建國脈絡,分析強調書寫馬華現實的「馬華文藝」與關注民族解放的「僑民文藝」之間牽涉的在地性與主體性概念,以及馬華左翼/現實主義的文學史意涵。博特拉大學外文系的莊華興以1950年代左傾作家組織ASAS 50針對馬來文藝與文化走向的論戰,以及1960年代《蕉風》前後主編黃崖和李蒼回應現代派與寫實派之爭的筆戰為研究對象,分析冷戰如何影響論戰並形塑馬華文學的發展。蘇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學的魏月萍則關注神州詩社成員間接且迂迴地回應臺灣鄉土文學論戰的文學(政治)行動軌跡,討論臺馬兩地關乎如「鄉土」和「中國」等概念的文學繼承與批判參照的辯證可能。

    會議最後的「東亞文學論戰與第三世界視野」圓桌論壇,則由崔元植、池上善彥、陳光興引言,與會學者共同討論,總結並深化此次研討會所處理的、關於東亞各地文學論戰所面對的文化境況、知識圖像和歷史難題。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