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國際行動者的實踐」側記

2021-06-15

5/10演講「國際行動者的實踐」側記
邱映哲(陽明交大社文所碩士生)


本次演講作為「共同體如何成為一個問題?」課程「藝術行動與社會實踐」系列演講的第一場,也是系列演講在疫情爆發前得以實體舉辦的兩場之一。


劉紀蕙教授首先概括說明作為課程課程系列演講,課上在過往幾週已經討論了哪些面向。主要來說,過去幾週課堂處理了對邊界政治的反思,討論其如何以系統性的暴力區分出可被拋棄者,並從這個面向切入提問:為何總有些群體、非公民如移工落於國家權力的保護之外、甚至遭受殖民性的待遇?其又為何可能在社會中公然發生?而作為課程第三部分「社會介入、藝術介入、知識份子介入」的系列演講,劉教授指出,透過邀請面向實務的NGO、由藝術回應社會議題的藝術家、長期關心相關議題的媒體等等分享者,這門課試圖與同學共同激盪出「如何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本次演講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國際室的兩位專員前來分享在海外異地的工作經驗。除了試圖回應前述的問題意識外,本場的案例同時也是唯一一場臺灣工作者在海外工作的經驗分享,而透過這樣的獨特經驗,也或能探問為何有許多問題為何國家做不了而是NGO在做?並由此折射出國家治理的侷限。開場最後,劉教授並以期待大家化知識為行動的期許作結。


兩位講者分別是目前服務於約旦家扶中心的張齡之,以及曾於以色列、巴勒斯坦與約旦進行藝術活動的朱筱琪。張齡之從個人的生命軌跡出發,簡介起他如何接下約旦的家扶業務,以及在當地開展工作所遇到的難題。首先是從個人來說,在進入約旦前她對其印象僅僅限於流行文化作品中對約旦當地的再現,以及旅遊介紹中對約旦都市生活的描繪;然而在實際進入家扶中心提供服務的社區後,才知道那些再現遮掩了太多太多真實的生活情境。而從工作來說,作為既非社區住戶亦非約旦人的「外來者」,他們究竟要以「什麼身分」進入社區從事「什麼工作」也是啟動工作所面臨的首要難題。在分享中,張齡之強調「建立關係」在約旦當地的重要性,不只是與居民的關係,與當地權力機構建立關係更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工作的困難也在於文化差異、在於語言、在於知識落差、在於其他NGO工作的行動所帶來的阻礙等等諸多不同面向,而這些都還有待團隊一一逐漸克服;此外,COVID-19也帶來新的困難。


從實務上進一步介紹,約旦家扶中心雖也有直接辦理專案性的特色方案,但主要仍採間接服務而非直接服務的工作模式,也就是,中心挑選在地合作組織(CBO,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作為對口,並由這些組織作為當地兒童認養方案的實作者。兒童認養方案中,CBO們除了長期執行的營養改善方案,也可於中心討論後與社區提供長期的帶狀服務,譬如職訓方案(vocational training program)、能力建構方案(capacity building program)等等;此外,中心也因應社區難民、貧困兒童與家庭的需求,考量邊境政經環境導致家戶搬遷的不確定性,在特定社區以社區認養方案(community sponsorship program)取代以兒童/家庭為主體的前者。


第二位分享者朱筱琪主要介紹他從事參與式藝術創作的經驗。其受到David Jeménez的啟發及對共同體的思考,促使他進入區域呈現「真實日常」(real life)究竟為何;作為行動者到各地書寫故事,藝術創作者與公共行動者在他的行動中難以一切而論。他以炸鷹嘴豆(falafel)的食譜差異引發自身對文化的觀察說起,分享殖民與去殖民的議題鑲嵌於在地生活經驗;此外,朱筱琪亦分享其共食的藝術行動,說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在兩地人民間所造成的巨大張力如何體現於日常交往。


在QA中,兩位講者分享了關於在異地工作難以真正改善環境的無力感,以及面對政府行政程序所造成的效率不彰所做出的調適。此外,兩位講者也分享了對於在海外工作的展望,以及未來可能開展的計畫。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

許秀孟|「豬瘟」:中國/世界肉食同構的百年時空之旅(「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