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側記 : 王萬睿《一一》:懷舊的奇觀

2021-07-07

王萬睿《一一》:懷舊的奇觀

紀錄:吳俊賢(清大台文所碩士生)

本次講座邀請到來自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的王萬睿教授,與課堂同學一起對話本周電影教材──楊德昌的《一一》。

開場王萬睿老師首先為本次講座標題作了補充:「《一一》:懷舊的奇觀,或影像的迷戀」,為我們揭示本日講座大綱將直指電影在特定時空下的影像表現,和對於凝視/再現這些影像所帶來的情感。

王萬睿老師首先簡列了楊德昌的生平,1947出生上海,隨即來到台灣,於台北長大後赴美攻讀電子工程,再前往南加大研讀電影,卻因為對好萊塢電影失去興趣而休學。1952年楊德昌與陶德辰、柯一正、張毅共同執導《光陰的故事》,完成《指望》,正式揭開台灣新電影的序幕。之後二十年一系列作品拍攝不輟,直到2000年以《一一》拿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聞名海外,隨即罹癌,於2007年離世。

接著,王萬睿老師以「製片策略:千禧年的跨國電影」為標題,說明楊德昌最後一部的劇情長片《一一》的拍攝背景。在千禧年前後,台灣藝術電影進入全球市場的中介者,主要是來自歐洲(特別是法國)與日本的中型電影公司,而不是好萊塢或是好萊塢周邊的美國電影公司,這正是魏玓所謂的台灣「藝術電影的生產和消費國際化」的現象,如:侯孝賢的《南國再見南國》(1996)、《海上花》(1998)、《咖啡時光》(2004)等都獲得松竹公司資金的挹注。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2001)、《天橋不見了》(2002)、《天邊一朵雲》(2005)則是由法國電影公司出資。
而《一一》的拍攝出資來自由岩井俊二長期合作的製作人河井真提出的亞洲電影Y2K計畫,日本Omega Project和Pony Canyon投資,由岩井俊二、關錦鵬和楊德昌,各拍一部描述城市與青少年成長的影片。分別是關錦鵬《有時跳舞》(1999),楊德昌《一一》(2000),與岩井俊二《關於莉莉周的一切》(2001)。跨國產製空間的變化,或許提供了電影跨界敘事的可能。更有學者認為《一一》所參與的Y2K計畫不只代表了「東亞電影業的新興方案」,更認為《一一》和其他兩部作品表現了「製片包裝的意圖,旨在向西方和亞洲觀眾再現『亞洲』」。

楊德昌的電影相當關注城市空間,或許可歸類為城市電影(city film)的類型,也就是是一種外景拍攝多於攝影棚拍攝的類型片,同時,透過外景拍攝的角度和畫面,觀眾大多可以清楚的理解影片的地理空間。而《一一》的城市空間構成元素相較之下更為複雜,王萬睿老師引導同學集中思考跨國都會空間(transnational urban space)中的動態影像(moving image)、玻璃折射空間(glass reflection) ,以及電子空間(electronic space),並認為這些空間中在敘事中形成了三種「東亞懷舊」的奇觀模式。並透過電影片段,逐一分析這三種空間的呈現方式,思考如何與敘事結構產生對話的關係。並檢驗跨國性(transnationality)在東亞區域跨國電影製作和敘事的寓意,究竟是消除了民族電影自我認同的疆界,還是重新開啟尋找主體性的認同欲望?

最後,王萬睿老師悉心為本次講座歸納出了四點小結:
《一一》封閉的敘事框架中,隱含台灣與日本的文化符碼,並非是殖民懷舊的欲望投射,而是針對一種跨國共時性的「視覺結構」,提出協商與對話的可能性:
1.承襲了台灣新電影以降的寫實主義美學與人文主義;2.超越了民族電影的模式,標示東亞區域性抵抗全球化現象的文化立場;3.創造了兩座城市之間跨界敘事與空間的後殖民想像;4.提供了一幅深具批判力的東亞多重現代性的圖像。
最後,並與修課同學在提問的對談中,期許這樣的「懷舊景觀」,能為當下觀看電影的我們,提供更深遠的創新風景。為本次講座留下精彩句點。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