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logo
Research

近期影音 Recent Video


20240412|中國左翼文學的區域模式與跨域互動——「東北作家群」的世界與視界

more

近期出版 Recent Publication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more

側記 新冠病毒的視覺想像

2021-07-11

新冠病毒的視覺想像 
馮品佳教授

側記撰寫---李宜靜


一開始講者說明新冠肺炎的期間有大量的視覺圖像輔助人們想像以及感受,並表示人類一直以來習慣用視覺化的方式想像不同的疾病,接著講者展示了這期間收集到的許多圖片,例如其中講者以一幅對霍亂的想像來做舉例,說明那時候以「惡魔、死亡、狂吠的狗兒」來展示19世紀的人如何擬人化地想像來霍亂。而這近期許多針對Covid 19 的就變成了刺刺的小球,講者認為這是很特殊的想像,因為早期的時候與其說是描述病毒,更多時候是描繪疼痛的樣子

接下來講者轉向談論疾病與流行病的表徵經常以最脆弱的人群來呈現,例如窮人、孩童,並且很容易去找代罪羔羊。講者以1918 西班牙流感為例,當時的人們以為疾病是透過蚊子傳播,並且從多個卡通圖片中可以看見,這與當時的背景正在興起的排外主義(xenophobic)有關。講者提及漫畫或卡通經常可以有意無意的鑲嵌種族主義,例如之前章魚就常被用來形容中國人,而在1920以及30年代的時候,德國人則是用章魚來想像猶太人 

分析了視覺文本如何可以乘載著當下時空背景的各種價值,講者繞回來提到Covid 19後來很多視覺意象的出現,除了讓人們理解大爆發如何進行,視覺意象也演變成一種文化空間。以醫療圖像為案例,例如將醫療人員描述成英雄,例如超人把披風批在醫護身上、蝙蝠俠將口罩讓給醫護使用,甚至後來漫畫家也開始注意到女性,刻意將hero都畫成女性的形象

講者也藉著視覺意象作為文化空間的角度,說明病毒可以如何被政治化。1918年大流行,當時一些國家有重要的選舉活動,政治人物四處拜票,因而得到了流感,許多人也不幸身亡。後來一戰開打,當時參戰國為了不打擊士氣,所以刻意隱瞞,但除了中立國的西班牙,它們首先報導了流感的嚴重性,於是儘管不是起源國,但後來還是被冠上了「西班牙病毒」。講者以1918年的案例邀請讀者思考最近北歐報社將中國國旗置換成covid 19,以及前任美國總統川普刻意將covid 19說成「Chinese virus」,作為對照組,講者也展示了許多抗疫、充滿愛國主義圖片,清楚標示出covid 19背後關於種族的討論

最後的提問時間由與談人林建廷老師先做演講的小統整,說明人們如何透過視覺以及各種再現的方式回應病毒帶來的改變,這些符號與再現也中介了各種慾望、恐懼、挫敗。這種中介有各種複雜的層次,例如政治性的,或者醫護人員裡的各種性別的、種族的關係,而這些中介也連結了現實政治,例如中美貿易戰。講者接著補充說明,再現永遠不是中立的,有各式各樣的意識形態、情感、性別都在裡面的,例如把醫護人員形容成英雄


接下來由易鵬老師提問講者是否有更進一步思考疫情跟文學之間的關聯性?講者回覆自己正在研究武漢的封城日記,注意到台灣很快出版了封城日記,並且各國也出現了翻譯本,這是很政治性的。現在也有很多之前未出版的也跟著出版了,所以文學作品跟視覺作品是有速度上的差異性的,我們現在看到的文學作品很多都是之前出版的,所以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

問答中有人提到,中西方都會看到把醫護人員英雄話,但對於中國經常被解讀成是為了掩蓋過失,但西方就是正常的。對此講者回應很多人都會覺得歐美就是受害者,中國就是加害者,這是政治帶風向的結果。在中美貿易戰的時候,政治陣營的對立又使問題更加嚴重,很容易自然化特定的意識形態。
 

近期新聞 Recent News


側記|4/15放映場 - 2024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巡迴場次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NYCU tour

2024-04-25

more

【側記/Sidenote】Creating Emancipatory Futures: Filmmaking and Activism

2024-04-19

more

黃健富|移動/中國的移動(「中國當代」關鍵詞共筆工作坊)

2024-04-18

more